库存耗尽,关税压顶!多家鞋业巨头发出警告

注:配图为AI生成
近日,《华尔街日报》报道:
美国鞋企警告:为规避川普关税而提前进口的库存已逐渐消化,鞋价或将迎来新一轮上涨。
缓冲用完,高额关税开始直接传导到市场,女鞋首当其冲。
未来一年,鞋价大概率继续走高。诉讼和退税是变量,但前提是关税维持不变、消费需求未明显下滑。
关键数据(集中放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 8 月鞋类价格同比 +1.4%,其中女鞋 +2.8%。
美国鞋类分销与零售商协会(FDRA)发出警告:约 500 家会员往年合计缴纳关税约 30 亿美元,2025 年或膨胀至 50 亿美元,增幅近 67%(2025-09-15)。
鞋价上涨的背后:
企业的警告
Footwear Unlimited 总裁 Pat Mooney 表示,公司综合成本在过去一年上涨 15–20%,批发价已上调 5–10%。他直言,眼下的涨幅“只是冰山一角”。
头部品牌也在预警:
Adidas 估算下半年关税将增加约 2–3 亿美元成本,考虑对新产品提价(2025-07-30)。
Nike 预计额外负担约 10 亿美元,计划秋季对部分产品实行“选择性涨价”(2025-06-27,Business Insider)。
无论是行业组织还是品牌巨头,口径趋同:关税压力已无法靠库存或内部消化来完全对冲,零售价上涨只是时间问题。
库存见底
关税直接压到消费者
2024 年,很多品牌拼命囤低税库存,希望拖一拖涨价。
但到了 2025 年夏天,这批缓冲几乎耗尽。新进口鞋必须缴纳“互惠关税”,税率最高可达 50%。
于是成本开始传导。先是批发价上调,接着零售端跟进。
一句话:旧货卖完了,新货全是高税。价格上涨,从仓库直达脚下。(注:对应上文 BLS 数据,女鞋分项领涨。)
为什么女鞋涨得最快?
《华尔街日报》指出,女鞋受时尚周期影响更大,品牌几乎没有提前囤货的空间。款式更新快、单品寿命短,意味着“锁定低税成本”的机会极少。一旦补货,就只能面对高关税。
这已在数据上体现:
女鞋分项涨幅显著高于整体(见“关键数据”)。而男鞋和运动鞋的涨价紧跟其后。
法庭上的另一条线:
能退还是白缴?
2025-09-09,最高法院同意合并审理两起关税案——Learning Resources v. Trump 和 Trump v. V.O.S. Selections。
两家企业的诉求一致:
质疑总统能否依靠《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绕过国会长期加税,涉案“互惠关税”区间 10%–50%。
他们认为,2025 年支付关税将花费他们 1 亿美元,几乎是 2024 年支付金额的 45 倍。(scotusblog 9月9日报道)
联邦巡回法院在 2025-08-29 判定政府确有越权,但判决被暂缓执行。也就是说,在最高院最终裁决前,企业还得继续交关税。
行业层面正在评估潜在的“退款预期”(见“关键数据”中 FDRA 口径)。很多公司开始找律师,琢磨“能不能把这笔钱要回来”。
但“退税预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真能退,零售端可能短暂降价。如果退不了,先期让利就会变成利润黑洞。
谁最脆弱?
大型品牌还有议价能力,能与工厂、渠道分摊。
真正危险的是中小零售商:现金流紧、负债高。
如果 2025 年圣诞季卖不动,到了 2026 年一季度,这些零售商可能只能靠更激烈的打折求生。
对消费者来说,也许能捡便宜。对行业来说,这更像一场“伤筋动骨”的清算。
鞋价未必一路走高
也有人认为,鞋价不一定涨得那么猛。理由有二:
需求会压制涨价——价格涨得太快,销量会立刻下滑(FDRA 亦有此警告)。
促销文化拖延传导——美国零售商以折扣抢客,短期可抵消关税压力。
若最高法院在 2025-11 释放有利信号、退款预期升温,大卖场甚至可能选择“先稳价,后补贴”。前提是就业与消费信心不塌。
看三件事,判断走势
BLS 鞋类 CPI(月度):环比是否转正,女鞋分项是否继续领涨。
最高法院案情:是否维持“执行暂缓”,是否明确退款机制与适用范围。
FDRA 与企业口径:会员缴税额轨迹、批发价调整幅度、库存去化速度(是否再现囤货窗口)。
收尾
眼下的格局很清楚:
库存见底 + 关税持续 + 女鞋先行。鞋价往上走,比往下掉更有把握。
问题是:如果关税真的能退,你更希望鞋子直接降价,还是希望品牌用更好的做工和材料,把那部分成本“做回到脚上”?
- 上一篇:走进惠东深化区域协作,加速“一带一路”市场开拓
- 下一篇:买大的安踏们,崛起的第三极

- 戈美其TOP精选 | 必买的时尚“反绒”款
- 戈美其秋日暖阳,穿它再合适不过了!
- Costco首度跨界与耐克联名
- 戈美其深秋的第一双靴子 戈美其新品登场
- New Balance 携手 Songmont 山下有松推出 471 合作设计鞋款
- 戈美其人生如戏,我就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