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对假名鞋情有独钟?
编者按:“在一些档次较低的鞋子批发市场,所售的名牌鞋都是假的。”某国际品牌运动鞋驻公司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在的卖场都是大型的商场或专卖店,不会出现在批发市场,更不可能出现在地摊上。近年来,假名鞋在普遍存在。针对问题比较突出的假冒行为,国家工商总局于2007年9月到12月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了一次打击造假售假行为的专项执法行动,对一些性质较为恶劣、影响范围广、具有典型性的案件进行了查处,并取得了明显效果。2008北京奥运会召开在即,北京质检、工商等部门采取了更加有力的措施。但是,有的市场和商场在高“利润”的诱惑下,还在不同区域不同程度地销售假名鞋。近日,本报记者兵分三路,在北京走访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鞋类批发市场、商场。龙湫广场市场:假名鞋“泛滥”
2月27日,记者一行来到北京市龙湫广场专营鞋帽类商品的二楼。在拥挤的顾客和横七竖八摆放的鞋子的背景下,一字排开的商铺略显杂乱,每间商铺经营的商品以运动鞋和皮鞋为主,运动鞋则多为耐克、阿迪达斯、卡帕、彪马和李宁等知名品牌。
在一家商铺前,记者拿起一双商标为耐克的新款运动鞋,仔细观察发现其耐克标志是贴在鞋上的,图案不及耐克专卖店里鞋子上的标志细腻、匀称,且鞋子本身做工粗糙,一些胶状物在鞋帮和鞋底连接处若隐若现。
记者试穿后感觉鞋底非常硬,走起路来“咣咣”作响,很不舒服。
“这双鞋挺合脚的,多少钱,老板?”记者试探性地问道。
“160元。”老板应声答道。
“能不能便宜点?”
“你多少钱要?这双鞋在外面没有六七百元是买不到的。”
“这又不是真的,当然人家的贵了,60元卖吗?”
“你如果真想买就再加点,我这鞋虽然是仿制品,但是款式新。你去别的店看看,肯定还没有这款。”店铺老板自信地说。
记者以再多看几家比较为由,离开了这家店铺。
经过一番走访,记者发现,在龙湫广场二层经营鞋子的店铺基本上是以一半运动鞋一半皮鞋的模式进行销售,而运动鞋几乎都是商铺老板所谓的“高仿品”,即通俗说法的“假货”。
消费者:买假名鞋喜忧参半调查发现,游走在“假货”中的消费者多为学生和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选购“名牌”运动休闲鞋是他们来这里的最主要原因。
记者注意到,一位学生模样的男孩拿着一双“彪马”鞋和商铺老板讨价还价后,老板将鞋子装进了盒子,套上塑料袋交给了年轻人,后者则兴高采烈地往广场出口走去。
经交谈得知,年轻人姓王,经常到这里来买鞋子。
“你知道自己买了一双假名牌鞋吗?”
“来这里买鞋的人都知道,大家已是心照不宣了。”
“你这鞋多少钱买的?”
“70,老板要价200,专卖店里这个款式的鞋子没有500下不来。”
谈及经常来这里买假名牌的理由,小王告诉记者,每月家人给的生活费有限,不能在穿着上开销过大。而专卖店里的新款式鞋,这里很快就有货了,而且价钱很便宜。但他同时也承认,虽然价钱便宜,但是鞋的质量不好,穿不了几个月就会脱胶或者磨破,得花钱修理。“最郁闷的是,买回去的鞋刚穿一两天就出现问题,拿到这里换有难度,只有吸取教训,以后买鞋时仔细地挑了。”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和小王有同样想法和经历的人不在少数,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我们和假名牌市场彼此依靠,如果市场没有我们这些消费者,就面临着倒闭;而如果没有商场卖假名牌,我们就只能改变消费方式了。”
商场负责人:假名鞋已被清理
3月3日,记者就龙湫广场中的商铺销售假名鞋现象致电该广场二层负责人王经理时,他却反问记者:“你们在周围的市场看过了?”
记者说已经去过其他商场,但其中以龙湫广场售假鞋的规模、数量最大最多,并表示还拍到了大量照片。面对记者提出的问题,王经理说:“作为管理层,我们肯定会严格杜绝这种行为的出现。你还有什么问题就问陈经理吧,他是我们这里的主负责人。”而陈经理在电话中则表示已经知道商铺卖假名鞋的事情,“过完春节回公司后,我就一直协助工商局处理此事。”
“我们上周五去时,假名鞋还大量存在。”记者提出疑问。陈经理则坚持说在记者走访后的周末已经把假鞋清理了。当天下午,记者再次光顾龙湫广场时,却发现二层的假名鞋并没有像陈经理所说的“清理完了”,销售假名鞋情况与上一次见到的一样。
3月4日,记者来到龙湫广场,发现大量假名牌鞋依然存在。当记者电话联系陈经理时,对方以“有事”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律师:商场管理方监管不力
记者就龙湫广场销售耐克、阿迪达斯等假名鞋致电耐克、阿迪达斯公司总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的产品只在大型商场专柜经营或者以专卖店的形式销售,不会在像龙湫广场这样的地方和很多牌子的鞋一起销售。“龙湫广场二层商户经营的运动休闲鞋是假冒伪劣产品。”
随后,记者就龙湫广场售假名鞋现象致电北京丰台工商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假名鞋现象在市场上比较猖獗,“这既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也是工作中容易出现疏漏的地方,因为假冒产品成本低、利润大、商场容易招商。处罚后,他们又卷土重来,和工商部门打游击战。”同时,该负责人也表示,会对龙湫广场进行严格查处,为百姓提供一个和谐的购物环境。
首创律师事务所张峰华主任律师就此事明确表示,商场商户知假售假,商场管理方存在着监管不力的问题,消费者在买到假名鞋的情况下,可依据《消费者权益法》将商场诉诸法庭。
福成假名鞋大多藏暗处
2月29日,北京大红门服装商圈。
福成服装市场的鞋子专卖区设在地下一层。这里陈列的鞋子同专门批发鞋子的大伟、龙湫等市场相比要高档得多,因为在这里兼有鞋子的批发与零售。
福成的鞋子款式相对于前两者也比较时尚,在这里经营的业主大多数拥有多年的从业经验,业主们每天守着大约10平方米的店铺招揽着顾客,不时地对路过的行人说:“过来看看这些鞋子。”
记者来到一家鞋店,这里不仅摆着各种款式的旅游鞋,还有各种牌子的皮鞋。这些鞋子的质量暂且不论,单看款式,并不比北京中友、君太等商场的差。
“我想要一双高仿的阿迪达斯运动鞋,你这里有吗?”记者问。这家店的老板看了看记者,从地上的鞋盒里拿了一双高仿的耐克运动鞋说:“阿迪达斯运动鞋仿牌的很少,耐克的多,你看看这双咋样?”
记者坚持说喜欢阿迪达斯的运动鞋款式,这位老板便吩咐站在他旁边的一位营业员去仓库里去取。
等了一会儿后,营业员空手而归:“阿迪达斯运动款卖得比较好,都卖完了。”
老板无奈地说:“这次没有了,下次再来。”随手从桌子上取了一张名片交给了记者。
记者又来了一家营业面积比较大的鞋店。这家店里大部分陈列的是国产自主品牌的鞋子,只有几双是带有卡帕、耐克等商标的鞋子。
记者对老板说要“拿”这里的假名牌鞋子,他指着货架上的几款鞋子说:“就这么几款,你看好了我去取货。”
“就这些款式,太少了,没有挑选的余地。为什么你们不多准备一些款式呢?”
该老板告诉记者,现在执法部门查得紧,如果他们来查,“这里只有几双鞋,我们可以马上收拾起来,如果多了就不好收拾了。”
据该老板介绍,假名鞋现在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有的一款假名鞋一天就能卖几十双甚至是上百双,几乎占了整天营业额的一半,而且他们的利润空间比自主品牌的鞋子大,所以一些店铺一直在卖这些假名鞋,但款式不会多,每家只有一两种,款式都是看好某品牌的鞋子在市场上卖得不错后,拿着样品去南方的厂家定做的,一般一款鞋需要两个月就能发货过来。
据记者了解,在福成地下一层,大多数鞋店都用这种方式销售鞋子。
假名鞋为何备受青睐
记者走访调查过程中,一位大约20岁的小伙子正打算在一家店铺前买双运动鞋。小伙子说,现在凭自己的收入,还买不起价格在500元左右的名牌鞋,看到别人穿名牌鞋,自己也想买,于是只能到这里,花上几十元钱买假名鞋。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有的消费者并不了解这些鞋是真是假。许多消费者甚至认为自己买到的鞋就是真的名牌鞋,还以为自己花了小钱赚了大便宜。
还有消费者认为,假名鞋质量也不错,款式新颖,价格又不高,很“实惠”。
资金方面也是一个问题。“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没有资金基础,如果代理国际大品牌需要花大量的资金进行周转,而且他们对代理商的资金等方面要求非常高;如果代理国内的品牌,要做大量的宣传,才能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还具有一定的风险。”一鞋商认为,卖假名鞋就容易多了,这些品牌鞋本身就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不用做大量的宣传广告,更重要的是,这些假名鞋与国内品牌相比较,价格、款式和质量也不差,当然就很容易销售。”
业内专家认为,工商执法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对假名鞋“视而不见”,在执法过程中没有严厉打击是造成假名鞋泛滥的主要原因。
西单店铺也售假名鞋
3月1日,记者来到北京市西单华威大厦。在购物中心3层电梯口附近,记者发现几个卖名鞋的摊位正在进行销售。来来往往的人流中,不时有人停下脚步问价并购买。
在这几个摊位上,摆放着耐克、阿迪达斯、卡帕、彪马等几种名牌休闲运动鞋。售货员身后的POP纸板广告上还写着“特价鞋”三个大字,下面便是醒目的“60—120”的价格。
“这些鞋怎么都这么便宜?”
“这些鞋都是假的,但是是高仿的,质量非常好。”
该售货员还说,他们是合法做生意,是交了租金的,不会有人来查卖假鞋的。
一位正在挑选鞋子的消费者对记者说:“其实谁都知道这鞋是假的,而且人家卖方都承认这是假货,但是这些鞋价格便宜,样式又好,穿上之后和真的没什么区别,我挺喜欢的。”
“难道你不知道买假名鞋会不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吗?”
“我觉得无所谓,别人敢卖我就敢买。”说完他便付了钱,拿走了一双挑好的鞋。
在西单北大街东侧的几家名牌鞋专卖店对在西单购物中心3层有售卖假名鞋之事,负责人表示:“虽然那些鞋上标有我们的商标,但是人们都知道那是假名鞋,我们这里是真的。所以那些摊位的存在不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意。说实话,我们也不希望存在销售假名鞋现象,但是我们没有办法。”
售假行为应严打
记者就此事电话联系了西长安街工商所,工商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发现有售假现象,可以举报。但是举报人首先要去技术监督局做一项技术鉴定,证明鞋是假的,“我们按时去检查,每次去也没有发现问题,而且也没有接到过投诉或举报。”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保护知识产权,打击造假售假行为,在各个知名地点尤其重要,如果这些地点都做不好,那么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百荣大伟鞋城
在记者走访调查的几家市场中,销售假名鞋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假名鞋何时难觅其踪?百荣大伟鞋城的新貌似乎可以给出一个答案。
假名鞋踪影难觅
在本报1月份对百荣大伟鞋城销售假名鞋现象进行报道后,2月27日,记者再次来到百荣地下大伟鞋城,发现过去大量存在的假名鞋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了,仅有几家店在甩货篮里放着一两双假名鞋,且都是打折甩卖。
一个正在张罗买卖的店主告诉记者,“现在已经不让卖假名鞋了。”随后他便向记者介绍店中其他的鞋子,“你看这双,质量也很不错。”
有的店主还告诉记者,因为奥运会即将召开,工商部门对商场的监管力度越来越大,监管百荣商场的工商所就在百荣商场内,从春节假期后,工商部门几乎每天都会到这里检查销售情况。“我们现在不敢卖假名鞋了,一旦被查出就会被罚款,能罚到几万块钱。”
“我们这里主要以低价批发为主,卖假名鞋的利润高,而且销路好,但是优势有限。在工商部门监管力度加大的情况下,一旦被查到卖假名鞋,会被罚很多钱。其实很多人买鞋更注重的是样式和质量,所以我们现在都决定还是卖自己的品牌吧。”一位刚从临沂来北京做生意的店主边说边向记者介绍店中的“bushi”牌鞋子。
一家位于晋江区的店主还告诉记者:“年前我们就得到假名鞋下架的通知,所以一方面不再进假名牌,另一方面,我们以低价将库存卖掉,所以现在差不多都没假货了。”
目前,在大伟鞋城不仅难觅假名鞋的踪影,很多装修一新的店面也让人眼前一亮。记者注意到,这些店面的装修模式与专卖店相似:玻璃墙板凸出的鞋架上,摆着不同牌子鞋的样品。
很多前来购物的消费者对大伟鞋城的变化表示惊讶,一位张女士说:“这里变得太快了,春节前我来的时候,几乎每个店铺中都摆放假名鞋卖。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竟然都没了,而且店铺摆设风格也变了。”
“现在店里这些自主品牌鞋的销路也很好,除了批发给外面的鞋子商店外,还能批发给假名鞋不能进入的超市和大商场。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自主品牌的鞋子更有前途。”一位店主说,“只要好好做,即使不卖假鞋,生意也会慢慢变好。”据一位店主介绍,在百荣商场南边温州鞋城的所有业主现已全部搬到大伟鞋城。
新貌缘于严格监管
据记者了解,大伟鞋城曾是假名鞋的泛滥之地,是各种国内外的仿真、贴牌、伪劣品的集散地,北京很多小店都来此处进货,覆盖面远达北京郊区甚至河北、天津等地。“这里的假名鞋销量很高。很多消费者认为,假名鞋虽然质量一般,但是款式新颖,价格低廉,穿在脚上可以以假乱真,提高自己的形象。”大伟鞋城内一位曾经销售过假名鞋的店主说,正是这种原因,形成了假名鞋市场存在和热销的温床。
本报记者曾经就大伟鞋城销售假名鞋现象进行过报道,引起了很大反响。今年以来,北京崇文工商分局对大伟鞋城中销售假名鞋进行整治之后,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售假现象。“这反映出只要执法部门加大力度,售假名牌这个顽症完全可以根治。”一位业内人士认为。
记者手记
走进龙湫广场的二楼,映入眼帘的是成排摆放的假名鞋,假冒的品牌囊括国内外各大知名品牌。每家经营鞋子的商铺布局几乎一致,一半为运动鞋,一半为皮鞋,均以假名鞋为主,可以说是一个假冒伪劣产品的集散地。
不同的材料加上不合标准的做工,假名鞋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而消费者合法权益由谁来保障?厂家还是商铺?我想,商场管理者应该是负有主要责任的一方。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商场经营者有义务对商户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管,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如果商场监管不力,商户销售假货,给消费者的权益造成损害时,商场负有“连坐”责任,应对消费者进行赔偿。
而在记者就龙湫广场售假名鞋的事情向其负责人反映时,得到的却是自欺欺人的答复。他们称,已经对假货进行了处理。然而,至截稿时,记者再次踏入龙湫广场,却没有发现“假货被全部清理”的迹象,假名鞋仍然是商场销售的“主旋律”。
商场管理者的言行自相矛盾,难道仅仅只是为了欺骗一个记者?我认为这不仅是为了搪塞媒体的采访,也是对商户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广大消费者的欺骗。消费者是市场的试金石,商场欺骗消费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结果只能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不管是从消费者的权益出发,还是从市场自身长远发展看,龙湫广场最好的做法就是严格执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管义务,维护好商场秩序。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到来,我们希望龙湫广场以实际行动还消费者一个和谐的购物环境。
- 上一篇:石狮鞋服企业直面出口困境
- 下一篇:鞋履的流行文化具象与传承

- ABCKIDS新品丨知“篮”而上,开启球场荣耀时刻!
- 耐克发布为越野而生的全地形超级跑鞋ACG Ultrafly
- 安踏集团首次入选恒生ESG50指数
- FILA斐乐品牌:高端运动时尚驱动超预期增长
- 耐克发布全地形超级跑鞋
- 红蜻蜓kids小皮鞋一穿,站稳开学季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