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中国制鞋业“造血”功能增强

中国制鞋业“造血”功能增强

2008-01-09 08:19:24 来源:晋江经济报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鞋类产品产量已达百亿双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制鞋业的高度关注。皮革协会制鞋办公室主任卫亚非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冷静地看待这个数字。过大的产量对市场乃至世界市场都是压力,探索行业发展新模式变得更为紧迫,这也是未来几年内制鞋业走名牌发展之路。”

  产业优势与劣势

  卫亚非强调“冷静”自有她的道理。

  据悉,目前,我国生产的这百亿双鞋中有近80亿双用于出口,其余产品供国内市场消费。2007年第三季度,我国共出口各种鞋类产品64.4亿双,创汇183.6亿美元,平均单价2.85美元,分别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10.4%和15.9%。值得关注的是,受欧盟反倾销的影响,2007年,我国皮鞋出口数量连续9个月出现负增长。受国内消费升级的影响,同期国内进口鞋的数量以大于50%的速度增加。

  靠品质角逐市场

  尚未成气候

  目前,我国制鞋业已在国内外市场树立了大的形象,但要实现跨越,迈向强者行列,应该审视我国制鞋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

  据介绍,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设计理念上以复制为主,在个性化产品的推出上缺乏新意。

  同时,在工作效率上也存在差异。这包括原材料存放、物流配货、商品管理、在线生产等还处在机械管理阶段,企业盲目追求生产线的长度,而使部分生产效率损失在生产线上。

  向高附加值产品要效益

  卫亚非认为,要减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走品牌发展之路,在发展模式上不断创新,进而在国际市场叫响鞋类产品知名品牌,塑造制鞋业新形象。

  目前,国内一些制鞋企业已在这方面带了一个好头。比如,康奈通过与国际鞋业标准组织的合作,开发高档次的皮鞋产品,使出口产品的最高售价达60美元~70美元一双;2007年5月,国内皮鞋和旅游鞋生产领军企业百丽和安踏先后实现了在香港的上市,为传统产业融资拓展了一条新渠道;2007年11月,百丽又出资16亿元收购了业内知名企业森达鞋业及系列品牌,完成了制鞋业一次最大的并购,由此也传递了制鞋业将通过合作、并购等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不断开发高附加值产品,进一步做强的信号。

  已颁布并正在实施的《皮革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年~2010年)》就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皮革行业要大力“倡导自主品牌,到2010年或更长时间内争创3~5个世界知名品牌,为从皮革生产大国跨入皮革强国打好基础”。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