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都晋江拉链独自领跑的背后
晋江拉链在全国范围内脱颖而出。(资料图片)
没有悬念,晋江再次荣膺“拉链之都”,而拉链老板们更关心的是市场突破问题———
晋江拉链独自领跑的背后
■本报记者 李瑞明/文
秦 越 郑 翔/图
去年12月26日,复评“拉链之都”的6人专家团如期抵达晋江。按照计划,第二天他们实际考察晋江的拉链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做相应评审。第三天,专家组召开专门复评会议,决定是否继续授予晋江“拉链之都”的称号。
事实上,事情并没有如此复杂。去年12月27日早晨,福建拉链同业公会秘书处主任周仪扬便告诉记者,其实12月26日专家组成员已经相互交流了意见。从交流情况来看,晋江连任“拉链之都”的问题并不太大。周仪扬敢如此自信,也是根据晋江拉链产业近3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做出的判断。
这样,复评似乎已经成为了一场没有悬念的复评会。两天时间,分析讨论拉链业今后的市场发展前景,以及晋江拉链业今后的发展面临的新环境、新突破等,反而成为每一位参会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勇敢而又坚强的领跑者
2007年12月28日,在晋江市政府宽敞明亮的会议室,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郑重宣布,将继续授予晋江“拉链之都”的荣誉称号。但张东立随后的话,却让在座的许多企业和政府代表感觉到压力所在。
他用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比赛来形容整个拉链业与国外品牌拉链之间的竞争,晋江的拉链业则是勇敢而又坚强的领跑者。
“有时候,我们在想,拉链业什么时候才能出一家像日本YKK这样的拉链企业,可能很难。也许再过10年,我们未必就能看到希望。”张东立对行业发展仍然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他认为,浔兴和福兴的发展虽然迅速,但与国外品牌拉链的差距依然巨大。拉链业要真正走出国门,出现国际品牌,路依然漫长。
“2003年,浔兴拉链的年产值就已经达到4个亿~5个亿的规模。2007年,我们年产值则在9亿元左右。随着天津、东莞,以及今后开拓中西部市场,浔兴将来的规模要达15亿元的年产值。目前拉链业要实现跨区域竞争和增加对国外的直接出口,并不容易。最近国家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控制通货膨胀,银根肯定紧缩。企业要依靠银行信贷取得发展的资金肯定更难。”浔兴股份公司总裁施能辉表示。
“浔兴上市其实是传统产业与资本市场的一种对接,对整个国内拉链制造业震动巨大。原来许多对资本市场极为抵触的做拉链的老板,也开始关注这个对他们来说陌生的领域。我相信,游戏规则的改变有可能会为这个传统产业带来新的动力。”五金制品协会副秘书长孟凡波说。他是受五金制品协会委托协助拉链分会的日常管理工作,对拉链行业也有一定了解。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增资括股等方式来获得企业急需的发展资金,这对我们传统的制造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施能辉说。目前晋江也是国内首个同时拥有两家上市拉链企业的城市。
从生产中心
向技术中心过渡
2007年12月27日上午,专家组一行参观了浔兴股份公司和福兴集团,看到两家企业都分别获得国家级技术中心和省级技术中心,都十分高兴。
对于浔兴能获得国家级技术中心,五金制品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石僧兰认为很不容易。“在两家大型的制造企业,我们都发现一个可喜的现象,现在大家都开始真正关注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前,我们喊技术创新,可能很多时候只能停留在口号上。说到实际,我们能拿多少资金去实际资助企业的技术创新,但今天我们都在系统地做这些事情。这说明我们企业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今天我们已经不得不开始考虑这个问题。”石僧兰说。
“以前晋江的拉链制造企业都是从拉链零配件加工发展起来的,生产和销售无疑都是企业发展和生存的第一要义。即使今天,很多企业依然是生产中心,技术改造都处在摸索和尝试阶段。要系统实现技术创新,只有大企业才有资金和人才去实现。现在拉链业要发展,企业从生产中心向技术中心模式转换也是一种必然。只是我们需要更长时间去实现这些转变。对于中小拉链企业,则往往是通过设备更新来迅速达到这一目的。大企业情况自然要复杂一些。”周仪扬认为。
当天上午,专家组一行还参观了福建新宇拉链织造有限公司位于英林的新建生产厂区,整齐的色调,标准的厂房,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机械制造将成为“软肋”
2007年12月27日下午,在参观了晋江溢泰织造机械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及生产加工车间后,专家组随即在该公司召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会上,五金制品协会拉链分会副秘书长王智吾神态严肃。由于长期植根拉链行业,他对国内目前拉链业发展现状可谓了如指掌。
“我们目前的拉链业是承接台湾和香港一带的拉链制造业的转移。这些年,我们靠引进设备迅速提高我们的生产技术和自动化水平。大家都感觉进步很快。但近几年,步伐却日益减缓,为什么?台湾的拉链制造基本已经转移到祖国大陆,现在机械制造也陆续转移过来。但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我们本土企业的技术改造,特别是拉链机械的制造才刚刚起步。这其实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也关系到我们行业自我发展的问题。”王智吾分析说。
晋江溢泰织造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施议章对王智吾的话也表示赞同,他进一步分析说:“目前,我们许多设备并不是落后的问题。事实上,国外许多拉链机械制造技术对我们也是封锁的。一些知名的国外拉链机械商也很少向企业出售他们的先进机械。这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虽然德国和瑞士的许多制造技术,我们也能跟上,但有时候我们甚至要面临新材料的困境。像我们从一些企业在国外制造的拉链机械上,找到的一些零部件的材质,我们在国内根本无法买到。而这些零部件往往又关系到机械的转速、震动、噪音、零配件耐磨度等关键问题。”
“有数据显示,2007年是目前国内拉链业固定资产投资最高的一年。但今后,拉链业可能要面临更为严峻的发展考验期,这也是我们拉链能够真正成长起来的关键时期。”王智吾说。
“虽然我们目前的机械制造仍然比较薄弱,但将来肯定要成为拉链业发展的最大推动力。”张东立最后认为。
- 上一篇:易建联or姚明 鞋企,你押对注了吗?
- 下一篇:鞋履的流行文化具象与传承

- ABCKIDS新品丨知“篮”而上,开启球场荣耀时刻!
- 耐克发布为越野而生的全地形超级跑鞋ACG Ultrafly
- 安踏集团首次入选恒生ESG50指数
- FILA斐乐品牌:高端运动时尚驱动超预期增长
- 耐克发布全地形超级跑鞋
- 红蜻蜓kids小皮鞋一穿,站稳开学季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