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薪酬”求职不足取
今年是高校扩招第四批大学生毕业之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不少急于找到“婆家”的同学,不得不降低最初的求职标准,有的甚至打出“零报酬”的求职口号,以求尽快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岗位。家居苏北的小夏今年从南京某高校毕业回家乡求职时,正遭遇大学生就业的“降薪”寒潮。看到学兄学姐们干着低薪水的工作,自己工作又一时没有着落,心里很不是滋味。无奈之中,小夏在向当地一家外资企业递交求职材料时,明确表示如果企业能录用自己,可以在试用期内免费为企业无偿服务。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用人单位对他“零薪酬”求职并不感兴趣,双方最终也未能达成聘用协议。
尽管一些高校毕业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期望时,提出“零薪酬”求职,但现实却给求职者泼了一盆冷水,多数“零薪酬”求职者最终还是与所求的岗位失之交臂。究其原因,“零薪酬”求职虽然受到一些用人单位的欢迎,但更多的用人单位对于这种“自降身价”的做法表示质疑。因为,求职的大学生提出“零薪酬”本身就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企业招聘的是合乎岗位要求的人,需要的是“人才”而非“人手”;而“人才”与“人手”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是否拥有自信。因此,很多用人单位并不会录用对于薪酬要求过低的求职者,尽管这从表面上看提高了用人成本,但却能够避免难有作为的人占据重要岗位。
时下,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由于毕业生逐年增多,供大于求,加上高等教育本身的结构性矛盾一时难以改变,就业难和薪金低迷的现状在短期内更难以改观。从大学生自降“期望薪金”求职的现象来看,说明莘莘学子们的就业观念正从盲目追求高薪的误区得到理性回归,能够促进用人单位量才付酬,才适其值。但若一味压低自己的“期望薪酬”,则有可能物极必反,因为任何一个有远见、有眼光的老板都不会喜欢一个缺乏自信的“人才”,哪怕你是免费试用的。可以说,高校毕业生求职时,如果缺乏明确的就业和发展方向,片面地采取“廉价”求职方式,必然会陷入“人才低薪,单位拒收”的尴尬境地。
- 上一篇:企业面试官“倒插门”传授经验和忠告
- 下一篇:去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

- ABCKIDS新品丨知“篮”而上,开启球场荣耀时刻!
- 耐克发布为越野而生的全地形超级跑鞋ACG Ultrafly
- 安踏集团首次入选恒生ESG50指数
- FILA斐乐品牌:高端运动时尚驱动超预期增长
- 耐克发布全地形超级跑鞋
- 红蜻蜓kids小皮鞋一穿,站稳开学季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