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独家专访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 丁世忠
11月11日,新华社发布了题为《丁世忠:科技铸魂,民企担当,共绘体育强国新蓝图》的文章,对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进行了专访。以下是新华社专访全文: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9日晚在粤港澳大湾区盛大启幕。赛场内外热潮涌动,不仅彰显体育强劲实力,更成为“十五五”时期体育产业提质扩容、创新升级的重要契机。
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亲历者与开拓者,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深耕行业近35载的安踏集团以科技铸魂,以创新为本,以社会责任为使命,助力体育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 丁世忠
“在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已成为体育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驱动力,体育品牌的竞争就是体育领域科技创新的竞争。”丁世忠介绍,国家“十五五”规划提出的“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战略部署,为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而全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运动科技与体育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
“作为体育产业坚定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安踏对创新的重视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投入与成果上。”丁世忠不无感触地说,过去10年,安踏累计投入200亿元用于研发科技创新,拥有超6000项专利,在全球范围内创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携手7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攻克国际品牌垄断的关键核心技术。我们正以科技成果塑造品牌的国际形象和竞争实力。
作为2009年——2024年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和十五运会官方合作伙伴,安踏集团旗下各品牌共赞助36支国家队。“通过科技创新和品牌及零售创新拉动体育消费,让体育品牌拥有与国际比肩的自主创新能力,心无旁骛地‘做好一双运动鞋一件运动服’,推动体育从‘制造’走向‘智造’,这是民营企业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坚定决心和成长之道。”丁世忠说。
民营经济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突破7万亿元,作为全球最活跃的体育消费市场之一,发展速度与市场多元化、深度广度备受瞩目。“市场是全球体育品牌的聚焦之地,品牌在全球竞争中越来越具有独特竞争力。”丁世忠振奋地说。
他认为,体育消费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的“双循环”,“十五五”规划为体育产业指明方向,正是民营经济大显身手的舞台。“我们要以敏锐的市场洞察、灵活的机制优势和澎湃的创新活力,成为产业升级的‘生力军’与消费增长的‘主引擎’。”在他看来,创新推动运动品牌实现从晋江到全球的跨越,这也是民营经济“勇立潮头、敢闯敢干”精神的生动写照。
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体育品牌正以全产业链布局带动“赛事兴、产业强、就业稳、消费旺”的良性循环。据丁世忠介绍,安踏直接或间接带动数十万就业岗位,彰显了民营企业在稳就业、促消费中的重要作用。
据丁世忠介绍,安踏集团在回馈社会的实践中,已构建起包括体育、教育、医疗、环保、助困等“五个一”的社会责任和慈善公益体系,累计公益捐赠金额已超过32亿元。“我们希望以体育教育、体教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让体育精神超越竞技本身,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他诚挚地说。
作为植根走向世界的品牌,丁世忠认为体育品牌有三大立身之本:“一是让企业健康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国家、行业进步创造高质量增长;二是带动消费者向往和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将体育运动和体育精神融入人们的生活,满足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三是坚持‘富而有义、富而有爱、富而有责’,回馈社会,为社会文明与进步贡献力量。”
面对“十五五”新机遇,丁世忠认为,体育产业需进一步强化协同创新,构建开放、融合、共享的产业生态。共同塑造体育产业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全运盛启映初心,奋楫扬帆踏新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之中,民营经济大有可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体育产业正以科技为翼、以创新为魂,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安踏集团将以更强的使命感与创造力,向世界展现品牌与体育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