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退潮李宁掉队,性价比制胜361度领跑:运动四巨头业绩分化加剧
当消费寒潮席卷市场,曾经齐头并进的本土运动四巨头正走向分水岭。2025年二季度业绩揭开残酷现实:失去国潮光环的李宁黯然掉队,而安踏的多品牌矩阵、特步的专业深耕、361度的极致性价比,正筑起各自的护城河。
李宁(2331.HK)的颓势最为刺眼:二季度全平台零售流水仅低个位数增长,线下渠道更录得负增长。零售门店中个位数跌幅,直接抵消了批发业务的微弱回暖。这已是其连续第二个季度在低位徘徊。曾经凭借"李宁"引爆国潮的品牌,在潮流退去后显露出增长动能衰竭的底色。

反观安踏体育(2020.HK),虽主品牌二季度增速放缓至低个位数,但其多品牌协同战略正显现抗压韧性:FILA保持中个位数稳健增长,迪桑特、可隆等高端品牌更以50-55%的增速一骑绝尘。安踏用十年布局的"品牌军团",在寒冬中形成了多点支撑的生存矩阵。
特步国际(1368.HK)则凭借专业赛道的纵深突破打开局面。当主品牌特步在低个位数增长中挣扎时,旗下专业跑鞋品牌索康尼二季度狂飙超20%,成为黯淡业绩中最亮的星。这印证了其聚焦跑步垂直领域的战略价值——在消费收缩期,专业心智比泛潮流更具穿透力。

而361度(1361.HK)的业绩堪称逆势奇迹:二季度线下10%、线上20%的双位数增长,在疲软市场中格外醒目。锚定大众市场的极致性价比策略,使其成为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避风港。当消费降级成为趋势,361度用高质低价筑起了独特的竞争壁垒。
值得玩味的是,三家福建企业虽增速各异,但共同呈现出"一季度高开、二季度回落"的曲线。这与全国5月零售额增长6.4%的暖意形成反差,揭示出运动鞋服市场的结构性压力——当消费者捂紧钱包,专业功能与价格优势比品牌故事更具说服力。
李宁的困境恰似一面镜子:依赖单一文化标签的增长存在脆弱性。当国潮光环褪色,缺乏多品牌支撑或专业壁垒的品牌,终将在红海竞争中显露颓势。而安踏的集团军作战、特步的垂直深耕、361度的普惠路线,共同演绎着穿越周期的生存智慧——在运动市场的下半场,要么建立不可替代的专业价值,要么成为无可挑剔的价格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