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评论:“埃尔切事件”温州鞋何罪之有?

评论:“埃尔切事件”温州鞋何罪之有?

2005-06-15 10:30:31 来源:上海金融报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当历史进入21世纪,特别是以一个全球贸易大国的姿态加入 WTO后,针对的贸易摩擦“陡然升温”。无论是前些时劳工在俄罗斯惨遭殴打、西班牙“埃尔切事件”、钢铁企业无奈接受铁矿石涨价等等,还是最近的纺织品贸易纠纷,无不预示着“处世”之途绝非一帆风顺。虽然这些事件都不过是一些碎珠而已,但碎珠成串亦能勾勒出一幅风云之图。或许它也能告诉我们,下一个暗礁将是:技术贸易、环境问题,抑或知识产权问题? “埃尔切事件”温州鞋何罪之有? 2004年9月16日、埃尔切、皮鞋,还有熊熊的大火,这些词汇组成的是“埃尔切事件”。这一事件对于某些在西班牙经营鞋业的温州商人而言,代表的则是一个“噩梦”,而这个“噩梦”的源头就是3欧元的皮鞋差价。 其实,“埃尔切事件”并不是温州鞋在国际贸易上的惟一惨遇,熟悉温州鞋发展史的人对以下一些国际事件应该也能如数家珍:2001年8月至2002年1月的俄罗斯扣鞋事件,导致浙商损失3亿元; 2004年,尼日利亚温州鞋被列入“禁止进口商品名单”,导致损失至少数千万元;2004年2月,俄罗斯内务部出动大量警力查抄莫斯科“艾米”大市场,从而导致温州鞋商损失约3000万美元……在“埃尔切事件”中,1000多万元顷刻之间已然付诸一炬,而留给我们的则是深刻的反思:为什么又是温州鞋?温州鞋到底何“罪”之有? 众所周知,温州鞋赖以发家的四字真经即为“物美价廉”,它为温州鞋在国际市场上攻城拔寨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曾几何时,其似乎也变成了“穿肠毒药”,不断惹来国际贸易纠纷。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缘于低价竞争。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在接受采访时也指出,要从一个贸易大国转变成为贸易强国,如果单纯依赖物美价廉的竞争战略,在全球范围内肯定是很难行得通的。 确实,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01年,我国鞋类出口企业已达5043家,但出口金额在10万美元以下者竟有2249家,占44.6%,由此可见,规模企业不多。同时,不少出口企业为了打入国际市场,又多注重低价策略,忽视产品开发和品牌建设,最终使温州、乃至鞋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廉价品的代名词。而低廉的价格无疑给了贸易保护主义以口实,对鞋实施反倾销事件的多次发生也验证了这一点。据统计,从1979年到1998年,我国轻工产品共遭到国外反倾销立案调查40件,其中从1995年2月到1997年10月,欧盟委员会对我国纺织面料鞋和皮鞋分别进行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达4.5亿美元。1998年2月,欧委会裁定我国皮鞋对欧盟出口价格每双不得低于5.7欧元,而此前我国销往欧盟的皮鞋平均单价为5.47欧元,上调幅度达4.2%。 而在西班牙埃尔切,一双当地生产的旅游鞋一般在8—20欧元之间,但温州生产的同类产品售价仅为3—5欧元,这使温州鞋在埃尔切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并令当地厂商纷纷破产,积怨也由此产生。 对这一事件,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认为,温州模式的海外翻版,给我们带来新的课题,即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海外发展模式。 而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则提出,海外华商必须学会组织起来,用团体力量去影响当地的政治生态,如有意识地去游说当地政府,从而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实际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海外华商能从这次事件中有所警醒,不再是一盘散沙,坏事也许可以变成好事。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