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故事|石家庄辛集做皮革的老板,爱马仕的皮料经他的手
你可能不相信 世界顶级奢侈品牌爱马仕的某些皮料 原来是从河北一个小镇里走出去的 是真的 从一间开在辛集老城区的皮革作坊里 经了他那双总是沾着一点机油味的手 再漂洋过海 进了巴黎香榭丽舍的展厅
那天是一个特别平常的下午 天气很热 风很小 我和他第一次见面是在作坊后面的小院 他正蹲在地上 修一台老旧的削皮机 旁边还放着两张看起来特别贵的鳄鱼皮
他说话慢但有劲 整个人像是那种被岁月磨过但没磨坏的皮子 你一眼看过去 觉得挺普通的 但越看越觉得 这个人和别人不太一样
01
辛集这个地方啊 其实在皮革圈子里 是个‘老大哥’级别的存在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就是全国有名的制革基地 巷子里走十米就能闻到皮味 以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现在是手艺和审美的较量
“以前是做牛皮 羊皮 后来开始有人做马皮 鳄鱼皮 现在又开始搞高端定制了”他说 “但能做高端的 真没几个”
这个“他” 叫刘志海 五十多岁了 干这一行三十多年了 他说他不算什么老板 也没注册公司 只是一个“手艺人”
他带我进了作坊 里面光线昏暗 皮料堆得像山一样 他一边翻一边说:“这个是意大利来的植鞣革 这个是澳洲的袋鼠皮 这个嘛 是法国那边的客户指定要的南非鸵鸟皮”
我问他 那爱马仕的皮料 是怎么回事
他说得很轻描淡写:“就是有一次 有个法国客户 非常挑剔 他在找了好几家不满意 后来有朋友推荐了我 我就给他做了几张皮样 结果他一看 他说 就是这个了”
就这么简单?当然不是了
他说:“那批皮 我前后试了三十多次 才调出他们要的颜色和手感 每次都得寄过去等反馈 有时候一等就是半个月 但我愿意折腾”
“愿意折腾”这三个字 在他身上 不是口号 是日常

02
我看着他手里的皮料 真的很难想象 那么柔软 那么有光泽的东西 居然是从一头鳄鱼的背上剥下来的
他说:“皮革这东西 是有‘脾气’的 你不能强硬对待 它会反抗你 它要你尊重它的纹理 走向 和情绪”
我听得有点发懵 他笑了笑:“就像人一样 有的皮子适合做包 有的适合做鞋 有的 你一瞪 它就缩了 你得哄着它 来做事情”
03
他说他这些年也见过太多浮躁的同行了 一窝蜂地搞品牌 做直播 卖故事 但做出来的皮货 看着挺花哨的 实际一点灵魂都没有
“皮是有记忆的 你怎么对它 它就怎么回馈你”他说这话的时候 手里正拿着一块拇指大的皮样 在阳光下轻轻地揉搓
我突然理解了 为什么那些顶级品牌会选中他
不是因为他有多么高的学历 或者多牛的背景 恰恰是因为他一直安安静静地 在一个不太起眼的小镇 把‘一件事情’做了三十年
这个时代最稀缺的 不是聪明人 是愿意花三十年做一件事的“傻人”
04
我问他 会不会觉得辛集太小了 施展不开啊
他说:“不会 我喜欢这里的节奏 也习惯了每天早上六点起床 晚上十点收工 中午还能回家吃口热饭”
“外面的世界太快了 快到你都来不及和一块皮子讲讲话 就要被逼着交货了”
我特别佩服他那种不慌不忙的劲儿 就像一块被时间揉熟了的老皮子 有韧性 有温度
05
临走前 他送了我一块他做的小皮牌 上面烫了一句法语 我不太懂 是他女儿帮他烫的 他说是客户特别喜欢的一句话 大概意思是“真正的奢侈 是时间做的”
我把那块皮揣在包里 一路上都觉得沉甸甸的
不是它的重量 是背后的那个世界 和那双手的分量
你说 一块皮 到底值多少钱?
可能是几十块 也可能是上万块 但如果它背后有一个人 用了三十年时间 去理解 去尊重 去等待 那它的价值 可能就不只是皮了吧!
这年头 肤浅的故事太多了 但像他这样 沉得住气的故事 太少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