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鞋企下月迎来出口东盟“零关税”时代

鞋企下月迎来出口东盟“零关税”时代

2009-12-09 08:43:51 来源:东南早报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鞋网12月09日讯,下月1日,—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基本建成。按照协议,届时和东盟将相互开放市场,双方超过90%的产品(约有7000种)贸易关税将降为零,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这将是世界上拥有消费者最多和覆盖面积最大的自贸区,也是被称为继欧盟、北美自贸区之后的“未来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作为福建对外经贸的前沿城市,泉州的民营经济界早早察觉到东盟充满商机的甜美气息,制、纺织服装、食品、机械与汽配等行业企业近年屡屡采取行动进军东盟市场。然而,这些动作更多的只是市场作用下的企业个体行为,整体产业经济对东盟的融入,随着“零关税”时代进入倒计时,才刚刚要全面开始。

  为此,本刊携手省外经贸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联合发布东盟多行业市场分析,希望能给泉州企业抢占投资和商贸先机提供参考和借鉴。

  1●对闽贸易特点  一国一个样

  东盟历来是福建传统的贸易伙伴,虽然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但随着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全面展开,福建与东盟关系发展迅速。东盟各国市场特点各异,对福建的贸易情况显著分化。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是国际贸易集散地和中转地。服务业是新加坡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在高科技产品开发和制造方面拥有比较优势,成为福建技术含量最高的电子元器件类产品主要来源地;文莱、印尼、泰国保持着矿产品、初级形态的塑料、木材等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成为福建原料性产品的主要供应国;在服装、鞋类、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福建与泰国、印尼、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在国际市场上存在着激烈竞争关系。福建产品基础完备、产品性价比高,建材、车辆配件、电子设备、小型机械、纺织面料等产品具有一般贸易的出口优势。

  截至2007年,在跨国公司产业内分工的带动下,马来西亚成为福建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国和进口国,占福建与东盟贸易额的28%。新加坡是国际贸易中心,虽然目前原有的中心地位有所弱化,但仍是福建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建材和机电产品的带动下,印尼、越南成为福建对东盟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在电子元器件、塑料、橡胶原料进口的带动下,泰国跃居成为福建在东盟的第二大进口国,也是福建在东盟惟一的逆差国。

  2●福建出口东盟 机电产品居首

  虽然福建大型外资机电企业与东盟存在着密切的产业合作,但其成品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地区市场,仅有小部分商品返销东盟,对东盟市场出口的拉动作用明显弱于全省平均水平。

  上世纪80年代,东亚国际分工体系主要是雁行模式,即以日本为领头雁,“亚洲四小龙”为雁身,东盟及沿海为雁尾,并形成相应的“技术密集与高附加值产业——资本技术密集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垂直产业分工体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和市场地位的全面提升,通过吸纳来自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方的产业转移及国际跨国公司的投资,在原来垂直产业间分工的基础上,福建与东盟进一步形成了以产品差异化分工、企业内的生产工序分工和零部件专业化分工等特点的全球化、水平型的产业内分工,并且带动了产业内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贸易规模逐渐扩大。这个特点在电子信息产业尤为明显。

  东盟成为福建主要的机电中间产品来源地。福建从东盟进口的机电产品从2002年的9.04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4.03亿美元,其中90%以上为外资企业以加工贸易和保税区仓储形式进口的电子元器件,仅戴尔()、戴尔(厦门)、伯灵顿物流、嘉里大通、叶水福物流等五家戴尔生产物料配套厂家的进口额,就占福建从东盟机电产品总进口额的64%。松下电子、多威电子、夏新电子等也是福建从东盟进口机电产品大于2000万美元的企业。近五年来,福建从东盟进口的电子元器件数量大幅增长,虽然2004年以来国际市场电子元器件价格持续走低,机电产品从东盟进口的比重下滑,但仍超过四成。

  机电产品也一直是福建出口东盟的最大宗商品,其中境外投资企业占对东盟机电产品出口的半壁江山,如捷联电子的液晶监视器、冠捷电子的CRT监视器、友达光电的液晶显示板、厦门建松电器的电动机。一般贸易项下的金龙客车、车辆零配件、船舶、钢铁制品等都是福建出口东盟增长比较快的机电产品。

  3●钢铝材需求大 当地产能不足

  福建对东盟的贸易,非机电产品类的钢铝板材、农产品、纺织面料等三大商品的出口互补优势全面显现,服装、鞋和玩具等同质化商品竞争激烈、优势弱化。

  由于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东盟对钢铁、铝材等建筑产品的需求增强,而东盟各国钢材生产成本较高、产能不足,这为福建钢材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钢、铝等贱金属板材对东盟出口从2002年的0.31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4.66亿美元,5年中占对东盟出口的比重上升了9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福建对东盟出口增长的亮点。相对于东盟优质水稻、棕榈油和热带水果等农产品,福建柑橘以及冻鱼、罐头、冷藏蔬菜等加工类的农副产品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比较优势。

  在纺织面料方面,福建与东盟之间呈现的主要是一种规避贸易壁垒的区域性合作关系,企业利用关税优惠,将纱线、布料等中间产品出口到东盟,再加工成服装成品后在当地销售,或使用东盟的有利条件出口到欧美地区。服装、化学品以及鞋、伞、碑石、陶瓷等产品是福建出口东盟大于1亿美元的非机电类产品,对东盟的出口额稳步增长。不过,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福建与东盟产品同质化、出口市场相同,因此竞争激烈,比如服装、鞋类和玩具等产品。

  另外,福建开拓东盟市场地缘、人缘优势明显。闽商将在推动福建—东盟区域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资源与商品构成 具有互补性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福建产业和市场地位的全面提升,在原来垂直产业间分工的基础上,福建与东盟进一步形成了以产品差异化分工、企业内的生产工序分工和零部件专业化分工等为特点的全球化水平型的产业分工。产业分工协作形成的互补性,推动福建与东盟的经贸往来不断深化。

  福建与东盟在资源和商品构成方面贸易互补性强。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在高科技产品开发和制造方面拥有比较优势,成为福建技术含量最高的电子元器件类产品主要来源地;东盟盛产石油、天然气、木材、棕榈油、天然橡胶,以及铁、镍、煤等矿产储备量丰富,文莱、印尼、泰国、菲律宾等国保持着能源型和资源性产品的比较优势。而福建产业基础完备、产品性价比高,加工类农产品、建材、车辆配件、电子设备、小型机械、纺织面料等产品出口优势明显,贸易结构的互补性为进出口贸易额的扩大提供了直接的驱动力。

  东盟各国与福建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上的差异性为发展双向投资创造了广阔空间。

  东盟10个成员国人均收入水平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均GDP近3万美元的新加坡、文莱,具有高科技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优势;第二层次是马来西亚,人均GDP5000美元,具有中等技术及资金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第三层次是与福建发展程度相近的泰国、菲律宾、印尼,人均GDP1000至3000美元,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第四层次是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属于低收入国家,具有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

  福建与东盟在服务贸易领域也存在互补和差异性,决定了双方的合作提升空间。东盟较发达的国家成为福建外资的主要来源地,而随着福建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发展水平低于福建、自然资源丰富的东盟其他国家又为福建实施走出去战略、转移过剩产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贸易摩擦以及合作开发资源等开辟了新的市场。

  5●工程发包量增加 劳务市场升温

  东盟市场经济运行不断优化,基础设施项目粉墨登场,为福建企业开拓东盟持续升温的工程承包和劳务市场带来了良机。

  近年来,为了缩小彼此间的经济差距,努力构建东盟经济共同体,东盟各国纷纷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加大对基础设施、基础能源的投入。

  新加坡建筑业占GDP的5%—7%,填海、污水处理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陆续登场,该国劳动力缺口大,引人高水准劳务是其政府的既定政策;马来西亚和泰国对服务业和种植业的劳务需求呈上升趋势,因为亚洲金融危机被搁置的公路、铁路、港口、水电站等政府项目已重新启动;越南在今后十年将在交通、电信、电力以及供水等领域大力投资,国际招标活动频繁;菲律宾和印尼的招标重点则分别集中在建设和电力工程上,印尼每年的承包工程国家发包额在100亿美元以上;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家得益于国际金融机构的援助,每年都有上亿美元的工程投入,东盟各国承包工程和劳务市场的全面复苏以及不同需求,为福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开拓机会。

  ■相关链接

  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拥有10个成员国,分别是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2002年11月,与东盟各国签署了《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正式启动。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与东盟加强和增进各缔约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促进货物和服务贸易,逐步实现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并创造透明、自由和便利的投资机制等。

    1 ●集体备战  赴东南亚参展

    福建企业开拓东盟市场的热情持续升温。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为备战2010年“零关税”出口东盟,此前曾有100多家福建企业报名参加第六届马来西亚进出口商品展览会暨投资洽谈会,拿下该展200个展位,成为福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境外参展团。

  第六届马来西亚进出口商品展览会暨投资洽谈会在吉隆坡举行时,浙江、福建、江苏、广东等22个省份的企业组团参展。其中,福建有超过100家的企业参展,拿下了该展的200个展位。


  福建机械电子产品、家居用品及饰品、食品及饮品已成为热销东南亚市场的三大类商品。根据这个市场导向,参加该展的福建企业多集中于食品、电子信息及机械制造等领域。“泉州已经形成这三类产品的产业集群,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未来出口东盟市场,这三大类泉州货的实力不容忽视,应该说其潜力将会是无限的。”业内人士说。

  2 ●谋划在先  调整出口策略

  考虑到“零关税”之后,东盟市场将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一些企业提前调整自己的出口策略,为未来市场的新需求作充分准备。

  三■机构有关负责人魏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其公司东盟市场的销量是其全球市场的15%左右,但下个月东盟实施“零关税”之后,其出口量有望增加。该机构的生产基地位于泉州江南高新园区,主营变频器等电子产品。

  “我们公司产品出口到东盟,主要通过代理商的渠道进行销售。这些代理商都是当地的公司,他们借助自己的销售渠道,将我们的产品卖给最终用户。从我们公司的产品来看,在价格方面,对东盟市场的出口价要比对欧美市场的出口价低,但与中东市场的价格差不多;在需求方面,欧美市场的需求相对稳定,东盟市场的需求则没有连续性。我们在东盟的代理商,其采购有几个特点:一是在采购量方面比较谨慎,每次采购的量都比较小,主要是害怕造成库存;二是他们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不高,基本上就是‘能用就行’;三是他们会要求实惠的价格,价格越低越好。”魏先生说。

  他表示,东盟实施“零关税”后,其市场需求必然会发生变化,明年之后,如果其公司产品出口东盟的价格与现在一样,也就是在没有涨价的情况下,将因为不需缴纳进口关税而降低代理商的采购成本。采购成本降低之后,如果代理商不降价销售,那么他们的利润空间将增加不少,而利润增加之后,他们变得更有能力也更有空间去做产品的宣传推广,从而增加销量。也就是说,当地市场代理商的销售积极性会更高。另外,如果代理商保持原来的利润水平,让价给最终用户,也会促进其销量的增长,因为产品变得更便宜了。

  “‘零关税’之后,东盟市场将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而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们必须调整自己的出口策略,从而更好地满足代理商的新需求。当然,出口策略要如何调整,还得根据代理商的反馈。目前我们主要做的就是多关注东盟代理商采购方面的变化,以及多向他们了解当地市场的最新情况,以便于以后的出口策略调整。我想,明年之后,我们可能会加大对一些代理商的扶持力度,这包括技术及售后服务方面的扶持。”魏先生说。

  3●品牌运作   就地设销售公司

  到东南亚国家考察过的一些泉州老板觉得,—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将给福建轻工产品带来很大的发展机遇。有的企业甚至已经提出计划,要就地开设销售分公司,实施品牌运作。

  泉州一家服装公司老板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赴越南推广自主品牌的想法。他说,当年美国的“苹果”品牌进入时价格不菲,那时国内消费水平不高,但还是吸引了一大批收入比较高的人群。


  他分析:“以越南为例,虽然该国经济并不发达,但也有高收入人群。如果推广得好,泉州服装品牌进入越南会和当年‘苹果’进入一样。”


  此前,石狮近十家纺织服装企业代表考察了东盟的几个国家。回国后,一考察人员指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于国内的轻工产品而言,是机遇大于挑战。


  据分析,近年来,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欧美等地大大降低了购买力,泉州不少出口企业面临困境,急需寻找新的出口市场,而东盟将是它们进军海外市场的一个很好的窗口。“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都是免关税的,进入一国也就相当于进入了东盟十国的市场。”福建华丽服饰公司董事长蔡著龙表示,将在越南建立一个销售公司,将产品销往美国。

  “如果一个市场出现障碍,我们就转而去开拓其他市场,要主动出击。”他说。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