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运动鞋产业的纵横发展趋势
鞋网9月25日讯 运动鞋产业在大地上经历了长时间的辉煌,运动品牌数量之多为其他行业所憾见。然而在金融危机的席卷之下,运动产业也不免寒气逼人,不少鞋企因抗击不了严霜而倒地,更多的企业则陷于外销不畅的窘境。然而经历了大半年的金融危机抗击战之后,运动鞋产业仍旧如同它所标榜拼博奋进的运动精神一样执著地行走在前进的路,横纵两方面都有比较大的提升,成为产业突破危机的领军人物。
横向:告别纯运动掀起运动潮
“运动”一向被视为运动鞋的核心元素,就产品而言,运动鞋企对运动鞋的运动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勿求使运动鞋成为助力体育竞技的运动装备,而且通过对各种体育运动的不同性能要求进行再细分,走上了运动鞋专业化的道路,专业、专业足球鞋、专业羽毛球鞋、专业登山鞋等专业鞋类纷纷冒出水面。营销方面,更是使足了劲在打体育牌,在业界掀起一场场资源争夺赛。首先是对赛事资源的争夺。大小鞋企对体育资源的渴求几近疯狂,大的急速抢占NBA、世界杯、奥运会、亚运会等高端资源,小的少量投资支持一些影响力较弱的赛事,有实力的重拳出击力抢资源,实力稍弱的亦不甘示弱小博一把。其次是对代言资源的抢夺。NBA一线明星代言动辄上千万,即使是刚出道的新秀都能标上一个不错的价码,激烈的竞逐难掩鞋企聘请巨星代言的热情。
专业的体育路线确实让鞋企过了把瘾,企业利润以成倍的速度在翻滚。然而颇有些物极必返意味的是奥运会过后,大多数运动品厂商库存积压过重,大家都被高库存压得气喘吁吁的,且民众对专业运动鞋的渴求似乎也不是那么强烈,运动鞋面临着转型的艰难抉择。在消费者对专业冷淡的形势下,什么样的路线能重新激发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呢,能取代专业成为鞋企发展急行军的无疑就是时尚,运动品牌由专业向时尚迈进成为大势所趋。运动品牌内部时尚潮流大战悄然上演。在产品的设计方面,设计师在注重运动性能表达的同时,更加注重流行时尚元素的使用,鞋款显得更时尚更新潮。在营销方面也面临着转向,不少企业在体育营销和娱乐营销的两相权衡之下,选择 了与时尚关系最密切的娱乐营销,娱乐营销的精彩上演在精确诠释了品牌引领时尚浪潮的价值取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运动品牌告别专业化向时尚迈进,准确迎合了消费者对品牌的新需求,将引领鞋业由横向方向越走越远。
纵向:力拓渠道由中低端向高端迈进
纵向突破一直以来都是运动品牌的一大梦想。尽管的运动品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数据上缔造上了一个全世界每几双鞋就有一双是产的惊人奇迹,国内品牌数量也相当可观,然而品牌定位一度处于中低端的现实却让鞋企们有点沮丧。品牌只能在中低端徘徊,国外品牌却能轻而易举地占据高端,运动品牌与国外品牌的差异在哪里引起了鞋企的深思,尽管不解但是运动品牌由中低端向高端迈进的努力却从来也没停息过,今年运动品牌在朝高端迈进过程中有了明显的突破。具体有三方面的表现:
一 勇占高端资源
高端资源对品牌形象的推动作用非常大,然而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鞋企却屡屡与高端资源无缘,现在这个局 面正在被打破,六月份安踏力克阿迪成为奥委会的合作伙伴,同月鸿星尔克赞助的朝鲜足球队勇闯世界杯。尽管 高端资源效应的显现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高端资源对本土品牌国际化形象提升的推动作用却是必然的。
二 联袂百货入高端
运动品牌的传统销售渠道主要有专卖店以及连锁商城,随着店铺资源的稀缺,专卖店的投入越来越高,鞋企亟须开僻新的渠道。象征高端的百货无疑是鞋类品牌最佳的联姻对象,然而其却始终对本土的鞋类品牌屏蔽,如何打开百货大门为品牌销售与形象提升助力成了不少鞋企共同思考的难题。经过长期的接洽,运动品牌入百货的曙光渐渐照进来。近期运动品牌在与百货的接洽中,不少百货公司对运动品牌给予较高的评价,并清晰传达与本土运动品牌合作的意愿。
三 收购国外一线品牌曲线入高端
近期,在国外运动品牌集体瘦身的背景下,本土运动品牌却开始扩张,掀起一阵国外品牌收购潮,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安踏花了近2亿从百丽手里接过斐乐。国外品牌一般定位于高端,本土运动品牌收购国外品牌不仅是企推行多经营的需要,同时也是鞋企学习高端运作的有益的尝试。
尽管运动品牌要摆脱中低端定位,跃上高端的台阶还需要一定的时日,但是随着运动中在横纵两方面开拓的日益深入,运动品牌离高端将越来越近, 国外品牌一枝独秀,独霸高端的日子将会被打破。(文章来源:鞋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