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品牌鞋企首次结盟中国奥运代表团
【鞋网】昨日下午,一场由奥委会和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共同举办、题为“彼此激励,共同成长”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纪念暨双方合作关系发布庆典,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隆重举行。奥委会副主席王钧向社会各界宣布:安踏公司成为2009—2012年奥委会合作伙伴。
赞助金额“创纪录”
据双方介绍,签约的项目包括“2009—2012年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和“2009—2012年体育代表团合作伙伴”两大项,未来安踏将为体育健儿出征的包括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等在内的11项重大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提供冠军装备。而其中引人注目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奥运代表团的领奖装备将首次出现安踏的标志。
至于合作的赞助金额究竟是多少,安踏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具体多少只有老总一人知道。”有消息称,阿迪达斯为了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代表团的领奖服赞助商,付出了6000万-8000万美元。安踏的这次四年打包大订单,金额想必不会少于这个数字。安踏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也没透露具体数字,只是表示将是创纪录的数字。
泉州品牌首次结盟
奥运代表团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曾引来一股奥运营销热。虽然奥运合作伙伴的门槛高、资源有限,但在营销手段上善于创新、屡次突破的泉州企业纷纷采取各种变化手法,借助国内外各种奥运资源“曲线入奥”。其中,结盟境外奥运代表团成为泉州运动品牌最热衷和有效手段之一,先后就有鸿星尔克、康踏、匹克、露友、野力、特步等品牌与朝鲜、立陶宛、伊拉克、塔吉克斯坦、斯洛文尼亚、白俄罗斯等国家的奥委会签约成为合作伙伴。北京奥运会期间,这六个品牌的运动装备也随着所赞助国的运动员站在奥运会领奖台上。
然而与以上方式不同的是,此次安踏结盟奥委会后,泉州品牌将首次随奥运选手站在领奖台上,也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易手阿迪达斯后,体育代表团指定领奖服再度回归品牌。而在此之前,李宁先后成为1992年、1996年、2000年和2004年体育代表团惟一专用领奖装备。在安踏与奥委会签约后,也将意味着国内品牌原来由李宁垄断的局面被打破。对于与李宁的竞争,安踏方面并不愿正面地回应,而是强调代表的体育形象将是安踏要坚持的一个战略方向。
和以往领奖服仅针对奥运会不同,此次奥委会首次将2009年至2012年的奥运周期打包。
上市带来雄厚资金
危机影响竞争对手
其实早在2008年,当众多国内外运动品牌纷纷砸钱奥运会时,刚在香港成功上市一年的安踏并没多太大动作。拥有上市后融资而来的雄厚资金,却避开北京奥运时期的“砸钱纷争”,外界猜测2009年的安踏必有大动作出现。进入2009年,安踏就签约世界网球顶级女选手扬科维奇,宣布进军网球市场。从现在看来,这个动作只是安踏2009年体育营销的一个热身活动。结盟奥委会,才是安踏潜伏一年后推出的重磅炸弹。
对此,丁世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早在去年5月企业就开始了此次签约的准备,并在去年9月份提交了计划。他强调,安踏有着自己中长期的战略规划,投资都不是拍脑门的决策,而是经过前期长时间的谋划筹备。
记者了解到,国内知名体育运动品牌大多参与此次奥委会四年合作伙伴的竞争。“企业最终能获此殊荣,除了近年来能力与实力的提升外,另一重要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机遇。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国际品牌面临多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导致资金无法集中在市场。”
■链接
历届奥运会代表团领奖服
1984年梅花牌
新第一套参加夏季奥运会的领奖服为纯红色,上衣胸前的黄色汉字“”尤为经典。
1988年爱世克斯
由日本品牌赞助的领奖服是迄今为止奥运代表团唯一一款将蓝色作为主色调的领奖服。
1992-2004年李宁
红、黄两色简单明快,让代表团在巴塞罗那的亮相惊艳无比。1992-2004年的四届奥运会,国产品牌李宁的领奖服堪称经典。
2008年阿迪达斯
因为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和51块金牌的完美表现,让这届奥运会的领奖服也很受追捧。
■新闻延伸
新奥运周期
奥委会征集6—8家合作伙伴
北京奥运会后新的奥运周期开始,奥委会启动企业合作计划。据记者了解,在礼仪服装合作项目落实后,奥委会还会陆续展开其他类别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的征集工作,包括6至8家合作伙伴、10至12家赞助商、15至20家供应商。
合作伙伴将提供给奥林运动、体育代表团资金、实物、服务支持和推广,进而享有奥委会赞助计划中的全部赞助权益。
这个“赞助权益”包括以奥委会品牌为核心,配合奥委会及体育代表团的徽记及称号使用营销权、体育代表团成员集体肖像使用权、奥林匹克主题活动优先谈判权、获得反隐性营销保护权以及赛事款待等多方面权益。
赞助商提供给体育代表团的资金、实物、服务支持和推广,享有奥委会赞助计划中体育代表团全部赞助权益。
供应商提供给体育代表团的资金、实物、服务支持,享有奥委会赞助计划中体育代表团部分赞助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