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业龙头逆市上扬 龙头鞋企占领高端资源
【】作为本地体育用品行业领军品牌,、等企业在2008年交出了精彩答卷———
看鞋业龙头“逆市上扬”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以超乎世人想象的速度波及国内。在这场危机中,与全国其他民营经济重镇一样,晋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相比其他区域,晋江又有着“坚挺”的一面,这其中以制鞋产业、体育用品行业的龙头品牌表现最为突出。可以说,安踏、特步、361°等领军品牌的精彩表现,是晋江民营经济实力和潜力的有力证明。■本报记者 陈发沛
【资本推动】
上市企业昂首进牛年
安踏体育(02020-HK)2008年度公报显示,该公司去年全年业绩增长54.8%。更加令人惊叹的是,股东应占溢利,也就是盈利达8.95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07年同期的5.38亿元增长66.3%。
安踏去年赚了近9亿!这无疑是晋江体育用品行业一个提振人心的消息。
之后不久,特步也发布了其2008年业绩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特步业绩大幅上升至约28.67亿元,较2007年度上升了110.0%。在大环境急转直下的2008年,特步的“翻番”表现的确令业界赞叹。
作为晋江本地体育用品行业的绝对龙头,安踏与特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后,围绕品牌升级和终端建设的一系列战略陆续展开。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资本市场的推动,这两家品牌龙头企业在提升自身实力方面如鱼得水。
据了解,安踏去年及服装产品平均售价按年分别升6.8%及6.3%至94元及57元。成本方面,鞋类及服装平均成本减少5.8%及0.8%至55.2元及35.3元。期内,共出售鞋类产品2681.2万双及服装产品3387.4万件。
安踏方面表示,产品平均售价上升是因为市场需求增加,以及公司品牌形象提升等。
此外,安踏今年将加快时尚体育用品系列的发展步伐,为追求时尚潮流的年轻人提供更多富有时代感及个性化的时尚产品。长远而言,集团将积极研究引入国际体育品牌管理业务的可能性,务求与现有业务的优势互补。
的表现一样抢眼。
据介绍,截至2008年12月31日,特步分销商及第三方零售商共经营5532家零售门店(2007年为4647家),其中特步品牌经营的零售店数目增加676家至5056家(2007年为4380家)。随着旗下分销商及第三方零售商所经营的零售网络迅速扩张,特步收益快速增长,其中来自鞋履及服装的收益分别上升71.3%及171.5%至人民币14.55亿元及人民币13.51亿元。销售终端的迅速扩展为特步带来了业绩的快速增长。
此外,在体育营销方面,特步将在2009年积极参与不同的大型体育盛事及运动项目,除已在2009年1月举行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担任服装总赞助商外,也成为2009年10月份将举行的全年最重要的国家体育盛事———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唯一体育用品合作伙伴,并还将担任香港、湖南、江苏、山东,以及人民解放军代表团的服饰赞助商。
资本市场的推动作用集中显现。令人欣喜的是,据晋江上市办透露,体育用品行业已经有一批上市后备企业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股改等工作,在未来几年内将陆续有其他晋江体育用品企业进军资本市场。
【品牌提升】
龙头企业占领高端资源
经常收看中央五套的观众可能已经发现,从今年起,该频道各类节目中主持人的服装均有“361°”LOGO。而在去年,这一资源是为李宁所占有的。
这只是361°公司品牌宣传推广战略的一小部分。据了解,在后奥运时代的今年,361°推出“多一度热爱”为主题的品牌提升战略,除了与央视进行全方位战略合作外,还继续赞助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全国跳水巡回赛、郑(州)开(封)马拉松赛等高端赛事。361°,成为媒体和赛场常见的品牌。
与此同时,晋江体育用品行业另一家龙头———乔丹公司也发出了强劲信号。携手桑兰成立乔丹快乐体育基金会,关注贫困地区孩子的体育锻炼;签约成为中央电视台赛事转播战略合作伙伴,后奥运时代的乔丹公司品牌升级进一步提速。
在月初召开的晋江千人企业大会上,因为2008年度优异的纳税贡献,361°、乔丹以及德尔惠等品牌企业与安踏一起,受到了晋江市政府的特别表彰。其中,361°去年纳税超亿元,乔丹公司纳税超5000万元,德尔惠公司纳税超3000万元。
经济危机中,龙头企业的表现给本地体育用品行业注入了强心剂,也给晋江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足够分量的筹码。
【龙头带动】
一线品牌拉动产业提升
龙头企业的优异表现,最直接的当然是纳税方面的表现。此外还有一个“隐形”的贡献不那么直白地表现出来,那就是对于整个产业的拉动和提升。
晋江本地拥有着完善的制鞋产业链,龙头成品鞋企业的业绩增长将直接拉动需求,带动上、下游企业的业绩增长。
据最新数据显示,本届鞋博会上,在总共1350个国际展位中,鞋材和鞋机展位合计占了650个,创下历年鞋博会新高。鞋博会是个窗口和信号,晋江成品鞋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对上游原辅材料的需求,培育和拉动了晋江鞋机、鞋材等配套产业的发展。
同时,在制鞋产业的下游,包装印刷行业也因龙头成品鞋企业的快速发展而受益。此外,品牌企业大型订货会的召开,也拉动了酒店、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增长。
成品鞋龙头企业对产业的拉动不仅仅体现在业绩增长方面,它们在技术质量和品质方面也提升着整个产业水平。
据了解,目前龙头成品业在加大自身科技研发力度的同时,也对上、下游配套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原辅料需求方面,龙头企业将自身要求放给供应商,让其为自己“量身定做”适合品牌发展的原辅材料,甚至这些龙头成品鞋企业派出科研力量,主动帮助供应商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这种内在的提升,对晋江制鞋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无疑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的信心来自产业链,首先来自产业链上这些龙头成品鞋企业。它们的优异业绩是晋江制鞋产业最好的信号;它们以自身要求带动整个产业链的举动,是确保整条产业链不断提升品质的保证。我们有理由保持信心,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晋江的信心之“链”将越来越具竞争力。
□链接
在晋江市政府日前公布的2008年度纳税超千万元企业名单中,制鞋产业企业(包括成品鞋、体育用品、鞋材等)占据了较大份额。在纳税超千万元的80家企业里,制鞋产业企业占到15家。其中,纳税超5000万元的15家企业里,制鞋产业企业更是占到了4家。
以下是具体公司名称:
2008年度纳税超千万元企业中的制鞋行业企业:
纳税超2亿元:
公司
纳税超1亿元:
公司
纳税超5000万元:
公司
斯兰集团
纳税超4000万元:
皮革
纳税超3000万元:
德尔惠公司
纳税超2000万元:
华利(亿力亿、快节奏)公司
恒强(美克、美克斯)公司
纳税超1000万元:
寰球公司
晋江鞋业市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爱乐公司
喜得龙公司
公司
鑫威(飞克)公司
国辉(国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