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体育产业基地 鞋都晋江谋划战略转型
在第22届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有一个特殊的展位——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在体博会15年的历史上,以城市为单位参展,这还是首次。
2007年12月18日,对晋江而言,意义重大。这一天,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王钧率总局经济司和各运动项目中心领导,为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授牌。继荣获“世界茄克之都”、“鞋都”等13个“国字号”区域品牌称号之后,“品牌之都”晋江再获殊荣,又一次吸引了世人关注的目光。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授牌仪式引起多方面关注,除来自国家体育总局方面人士外,福建省政府有关领导、晋江所在的泉州市领导到会祝贺,众多国内外新闻媒体也就此事展开报道。
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最后一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晋江承担着进一步探索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推动形成区域性体育产业集群,带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重任。在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前,建设好“体育产业示范区”,晋江市被各界寄予厚望。
据晋江现有体育产业基础,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初步确立了“一带二地一中心”(简称“1-2-1”行动规划)的战略布局。所谓的“一带”就是在沿海大通道(晋南段)两侧20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规划和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集大众健身、竞赛表演、运动练习、商贸会展、体育生活化社区和旅游休憩为一体的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二地”就是打造全球体育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运动练习基地;“一中心”就是打造全国体育赛事中心城市。
根据项目规划,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是一个产业园区建设概念,由一个体育生态主题公园和时尚运动休闲区、体育产业总部基地及商务中心区、高尚体育生活化社区和滨海运动总汇区等四个功能区组成。晋江市希望在整个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建成后,能成为晋江城市的新地标,从而吸引国内外著名体育企业总部落户园区,并使之成为海内外成功人士的“第二居所”;晋江发达的运动鞋制造能力,虽然在国内首屈一指,但从整个体育产业的概念看,显得结构单一,而打造全球体育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计划,无论是对提高晋江体育产业的质量和整体性上,都是一个宏伟的目标。
晋江的将来,不仅需要更强的体育产业实力,还要吸引各级国家队来晋江训练、比赛,让企业和营销资源近距离接触,缩减营销成本,资源互动,强强联合,促使晋江体育产业走上跨越式发展之路。目前,国家羽毛球队训练基地已经落户晋江,接下来,晋江将眼光瞄向了篮球、跳水、沙滩排球、帆船等项目。
在“硬实力”之外,将晋江打造成全国体育赛事中心,让晋江成为“体育焦点”,从而吸引更多资源,是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晋江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在基地挂牌仪式前的专题研讨会上表示,晋江将立足于优势行业和龙头企业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际需要,选择高尔夫球、草地网球、马术运动、篮球、羽毛球、极限运动和海上运动作为重点发展的赛事,形成以单项精品赛事为支撑的赛事格局。
在晋江的体育产业发展蓝图中,利用其体育制造业这一强点带动,创造产业发展新模式,利用体育赛事这一平台,实现企业和营销资源的对接,只是其建设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具体举措。在此基础上,实现各方资源的联动,打造第一个体育城市,才是其最终目标。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晋江市赖以支撑的制造业受到各种挑战,要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体育产业是晋江加快经济发展、扩大经济总量的挖掘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着力点;是做优、做强支柱产业,形成品牌和产业新优势的发力点;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魅力的打造点;也是提高人的素质、提升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构建“和谐晋江”的实施点。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落户晋江,让人们有理由对我国第一个“体育城市”的诞生和成长充满期待。
- 上一篇:“两条腿”走路 广东鞋业蜕变
- 下一篇:同比增长近100%!襄城鞋服企业海外“爆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