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五年拟招人才28万
2006-06-15 10:11:17 来源:中国鞋网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近5年高新区就业人数将增加284102人,年均增长16.9%。”为了给“十一五”发展进行合理的人才配套,苏州高新区日前发布的《十一五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研究报告》揭示,“十一五”期间新增就业岗位将超过目前的总就业人数;而其从专业到学历详细的人才规划,也引起了周边开发区的“共鸣”。
据悉,为了给园区企业集聚人才资源,苏州高新区先对全国100所“211工程”重点院校和100所东部高职院校、中科院研究所和地方各类研究所、19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三大类对象展开了调研,掌握了区内紧缺行业人才在全国的分布数据;同时历时4个月,对电子、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机械等高新区主导行业的近百家外资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发布了《苏州高新区部分职位薪酬参考价位》,为企业引才和职位定薪提供参考。经过前期丰富准备,苏州高新区最终委托南京大学调研预测形成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报告。
记者在报告中看到了非常详细的需求分解情况,其中电子人才的需求量最大。在产业结构上,高新区内环保产业、电子产业、机械制造业、材料专业、生物医药业、纺织产业以及其他产业年均新增人力资源数量分别为8667人、17891人、10676人、4453人、1667人、966人和12419人;在学历结构上,近5年高新区要年均新增博士(含留学归国人员)、硕士、本科、大专以及大专以下学历人数分别为160人、239人、4910人、6367人和45142人。
作为一个已有10多年成长经验的开发区,为什么还要如此高调发布人才战略?苏州高新区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其实经济与人才的需求逐渐失衡,已经成为不少开发区的发展瓶颈。目前苏州高新区经济高速增长已超过了人力资源的增长速度,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已形成隐患。
为把规划中的数字变为现实,报告提出,高新区将把引进高新技术项目、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发展民营高科技企业、吸引留学生创业和发展“大学科技产业园”作为下一轮发展的重点;同时大力发展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创新人才制度。这些“绿色通道”具体包括:调整高新区现行的社保以及公积金制度;设立人才奖励基金,对各类专家和项目带头人、负责人以及各级高层次人才进行奖励;加快实施“人才高地”工程,满足区内企业对各级人才的需求等。作为人才规划的配套之一,苏州高新区日前已制定并下发《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资助办法(试行)》,对来苏州高新区工作的8类紧缺高层次人才进行政府资助,资助标准最高达70万元;规定凡到苏州科技城工作可增加安家补贴费最高达20万元;引进人才的单位按政府资助额的1∶1.5以上比例进行匹配,用于改善人才的科研、工作和生活环境,扶持引进人才创业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等。
另据了解,苏州高新区的人才战略已引起了周边开发园区的反应。苏州工业园区日前宣布,将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市场体系为园区“输血”。目前该工业园区已拥有各类人力资源中介机构58家,,而5年内将再引进50家全球、全国知名猎头公司与中高端人才中介机构;同时包括全区人力资源需求指数、供给指数、匹配指数、薪酬指数等信息的人才指数体系也即将完成。昆山开发区则巧用人才网为企业、求职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目前已拥有单位会员1500多家,个人会员逾12万人,每月发布各类信息数千条,日访问量均超过4万人次。无锡高新区近日称,“十一五”每年列入区财政预算的人才经费达150万元,用于高级人才的补助、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还与同济、苏大合作成立嵌入式人才培养基地,并新建成两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
据悉,为了给园区企业集聚人才资源,苏州高新区先对全国100所“211工程”重点院校和100所东部高职院校、中科院研究所和地方各类研究所、19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三大类对象展开了调研,掌握了区内紧缺行业人才在全国的分布数据;同时历时4个月,对电子、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机械等高新区主导行业的近百家外资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发布了《苏州高新区部分职位薪酬参考价位》,为企业引才和职位定薪提供参考。经过前期丰富准备,苏州高新区最终委托南京大学调研预测形成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报告。
记者在报告中看到了非常详细的需求分解情况,其中电子人才的需求量最大。在产业结构上,高新区内环保产业、电子产业、机械制造业、材料专业、生物医药业、纺织产业以及其他产业年均新增人力资源数量分别为8667人、17891人、10676人、4453人、1667人、966人和12419人;在学历结构上,近5年高新区要年均新增博士(含留学归国人员)、硕士、本科、大专以及大专以下学历人数分别为160人、239人、4910人、6367人和45142人。
作为一个已有10多年成长经验的开发区,为什么还要如此高调发布人才战略?苏州高新区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其实经济与人才的需求逐渐失衡,已经成为不少开发区的发展瓶颈。目前苏州高新区经济高速增长已超过了人力资源的增长速度,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已形成隐患。
为把规划中的数字变为现实,报告提出,高新区将把引进高新技术项目、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发展民营高科技企业、吸引留学生创业和发展“大学科技产业园”作为下一轮发展的重点;同时大力发展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创新人才制度。这些“绿色通道”具体包括:调整高新区现行的社保以及公积金制度;设立人才奖励基金,对各类专家和项目带头人、负责人以及各级高层次人才进行奖励;加快实施“人才高地”工程,满足区内企业对各级人才的需求等。作为人才规划的配套之一,苏州高新区日前已制定并下发《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资助办法(试行)》,对来苏州高新区工作的8类紧缺高层次人才进行政府资助,资助标准最高达70万元;规定凡到苏州科技城工作可增加安家补贴费最高达20万元;引进人才的单位按政府资助额的1∶1.5以上比例进行匹配,用于改善人才的科研、工作和生活环境,扶持引进人才创业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等。
另据了解,苏州高新区的人才战略已引起了周边开发园区的反应。苏州工业园区日前宣布,将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市场体系为园区“输血”。目前该工业园区已拥有各类人力资源中介机构58家,,而5年内将再引进50家全球、全国知名猎头公司与中高端人才中介机构;同时包括全区人力资源需求指数、供给指数、匹配指数、薪酬指数等信息的人才指数体系也即将完成。昆山开发区则巧用人才网为企业、求职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目前已拥有单位会员1500多家,个人会员逾12万人,每月发布各类信息数千条,日访问量均超过4万人次。无锡高新区近日称,“十一五”每年列入区财政预算的人才经费达150万元,用于高级人才的补助、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还与同济、苏大合作成立嵌入式人才培养基地,并新建成两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 上一篇:苏州高新区发布“引才宣言”
- 下一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新人公开招聘薪酬兼顾公平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