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企接连上市 布局并购成重点动作
昨日上午10时整,男司仪话音一落,香港联交所企业上市仪式LED大屏幕上顿时闪出这样一个数字:3.70,这就是匹克上市的开盘价。这是最近两个月来,在港交所上市的第三家泉州企业,标志着泉州企业进入密集的上市期。
三泉企接连登台港交所
虽然雨一直下个不停,但是港交所内热气腾腾。匹克上市吸引了来自境内外的近百家媒体。进入上市仪式发布大厅,无数个长枪短炮在追逐许氏家族成员的身影。在交易大厅,匹克集团主席许景南激动地许下这样豪迈的诺言:赞助国际顶级体育赛事,提升品牌形象,加强研发、销售能力,增加市场份额,打造国际领先的体育用品品牌。开盘价在上午10时整终于揭晓:定格在3.70港元。据此,可测算出匹克体育共募资15.85亿港元。面对媒体对开盘价的追问,匹克首席执行官许志华显得十分淡定,他说:“匹克20年专注于打造专业化、国际化运动品牌,成就证明了匹克是最具影响力、最专业的体育运动品牌,也必将让投资者更加看好匹克的未来。”
当日,除许氏父子仨之外,还有一位嘉宾同样引人注目。他就是NBA大中华区的总裁陈永正。“你们泉州最近很热闹啊,企业接二连三地上市。”接过本报记者递送的名片,陈永正如此表述自己的泉州印象。事实的确如此,港交所交易大厅从来没有如此密集地出现泉州企业家的身影。9月25日,利郎成为首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内地男装品牌,首日即成交2.36亿股,涉及金额8.98亿港元。此前,361度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超过20亿港元。
布局和并购成重点动作
查阅匹克的招股说明书,不难发现这样的条款:所得款项的48.3%将用作媒体广告、品牌推广及营销活动;15.6%作为分销商折扣,用作其扩展匹克销售网络的补贴,以及作为超额完成销售目标的奖励。营销渠道将是其融资最大的开支方向。匹克首席执行官许志华更是在港交所当场表示,今后每年将以新增1000个网点的速度拓展销售渠道;细化产品,增加产品线;新推网球、足球和跑步等运动领域的系列产品;在产能、研发、企业信息化运作等方面加大投入。
布局渠道或并购品牌将成为泉州上市企业今后的重点动作。记者统计发现,已登陆港交所的安踏、特步、361度等匹克同城竞争者IPO募集资金大部分用于品牌推广,其中安踏花费11亿港元用于提升品牌,占31.68亿港元募集资金的37.7%;361度虽然品牌推广总费用为7.8亿港元,但占募集资金总额比重达到了39%。而至今年6月底,匹克品牌零售店总数达5667家,安踏更是多达6129家。利郎副主席兼行政总裁王良星在上市当日也表示,公司每年均会开店300-400间,除发展三四线城市外,亦有在北京及上海施展拳脚的发展计划。
风投可提供经验
其实,与同城对手相比,匹克的资本化起步晚了很多。
在赴港上市之前,匹克用风投融资的方式弥补了差距。2007年8月,红杉资本投资匹克,获得7.8%股权;2008年,匹克引入了建银国际、深圳创新投资等私募基金,完成第二轮集资;2009年4月,匹克完成了引入红杉资本、建银国际和联想投资三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近6000万美元的第三轮投资,完成了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此前我们对资本市场不了解,风投机构帮助很大。”对于这三轮融资,许志华昨日总结说,风投机构不仅解决了融资问题,更大的价值在于帮助企业补了一堂资本市场知识专业课,并传授了上市操作的丰富经验。
本土企业上市财务顾问王宗清也持相同观点。在谈到企业上市准备工作时,他建议企业不仅要及时完成股改,更应该认真选择财务、律师、风投等诸多中介机构,要善于借助外脑,弥补本土企业家在资本市场操作方面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