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冬练” 迎接“春天”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诗人雪莱的这句诗,曾温暖鼓励了无数身处逆境的人。温家宝总理日前在珠三角考察时,以此激励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企业,意味深长,情暖人心。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给素以加工贸易著称的珠三角地区带来了寒冬般的感觉。记者近日在这里采访时感到,外需下降、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多重压力,叠加出严峻的生产经营环境,使珠三角众多外贸企业正经历着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酷的考验。
面对危机,不少企业选择了坚守,把经受危机当作机遇。东莞华坚集团华宝鞋业有限公司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公司的美国订单占85%,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可想而知。对此,该集团董事长却说:“海外市场需求会下降,但需求一定会有的,经过行业洗牌,公司近来的订单不减反增。我坚信,好的企业必将做大做强。”
面对危机,一些企业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增资扩产大力开拓国内市场。东莞南星塑胶有限公司欧美订单有所下降,但这家企业老总说:“每个产品乘以13亿,是个多么广阔的市场前景啊!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面对危机,珠三角地区各级政府纷纷表现出了“有为”的态度,为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应对危机出谋划策。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说:“坚定推进转型升级,东莞必将在阵痛中脱胎换骨,求得新生!”
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洗礼,珠三角地区已经积累了应对危机的坚实基础,一些地方早在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就迈出了转型的步子。佛山市南海区去年就实施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雄鹰计划”,拿出大量资金重点帮扶200家有市场、有技术含量的民营企业。如今危机袭来,这些企业中已有不少显示出新的活力。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以这样乐观的心态面对当前严峻的外部环境,寒冬正是强身健体的好时机。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在冲击面前不仅能够生存,而且可以在冲击过后获得更大的发展。
- 上一篇:国际运动品牌淹没中国市场
- 下一篇:全球性并购潮下,鞋企的增长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