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部对接长三角“桥头堡”
上饶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上游,是赣、浙、闽、皖四省交界的区域中心,为通闽入浙之要冲,史有“八省通衢”之称,是江西省对外开放的东大门。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与交通优势明显,欲打造中部地区对接长三角、闽三角和珠三角的“桥头堡”。
去年12月,江西省委书记苏荣曾到上饶县“白鹭洲”森林公园,被蓝天、碧水、青山的美丽画卷深深吸引,对自然生态美景赞叹不已!此前,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新雄在此调研时,也由衷称赞这里是绿的海洋、鸟的天堂、人的乐园!
生态文明建设是上饶县这片热土上演绎的众多精彩中的一幕。
一幕精彩,幕幕抢眼。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先进县、江西省首届投资环境最佳县、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县、全省引进省外资金先进县、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全省农产品(000061,股吧)加工先进县、全省扶贫开发绩效考评先进县、全省民生工程先进县、全省平安县……
诸多荣誉无不显示着,一个充满生机的上饶县正在发展大潮中勇争一流,在赣东北这块红土地上续写着新的篇章。
自东汉建安初年置县以来,上饶已有1800余年的建县历史。全县国土面积2240平方公里,总人口73万,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辖20个乡镇、2个街道,195个行政村。
上饶县素有“富饶之州”、“信美之郡”的美誉,因“山郁珍奇、上等富饶”而得名,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历代名流辛弃疾、朱熹、陆羽、夏言都曾客居于此。境内风景优美独特,省级风景名胜区灵山气势磅礴,唐宋时期被道教典籍《云笈·七签》列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目前正积极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五府山风景秀丽,是享誉全国的中华蜜蜂之乡。
浙赣铁路复线、320国道、上分公路、宁上公路穿境而过,沪瑞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周边1-3小时车程内有南昌、衢州、萧山、武夷山、景德镇等5个机场,5小时经济圈内有福州、上海、武汉、苏州等大中城市。
占尽天时、地利的上饶县,又兼有73万名干部群众的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去年以来,该县围绕建设全省工业经济强县、新型工业化生态园林城市、全省绿色生态大县和优美宜居家园、全省和谐平安县、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五大目标,团结拼搏、不断进取,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
2007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3.84亿元,同比增长18.54%;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4亿元大关,达到4.366亿元,同比增长33.5%;农民人均纯收入3537元,增长13.8%。今年1月-6月,全县预计完成生产总值24.07亿元,增长17.8%;完成财政收入3.03亿元,增长26%。
一、以建设“江西省工业经济强县”为目标,发展块状经济,培植特色产业,经济实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在新一轮学习浙江、对接浙江的热潮中,上饶县不断强化“工业立县”意识,按照平台、产业、企业、发展环境全面开放的思路,深入实施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大开放战略,培植有色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科技等特色产业。
去年以来,上饶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先后引进了一批质量优、效益高、影响大、带动强的工业大项目。据统计,该县目前已有世界500强合作企业英腾化工、亚洲最大的电脑插件企业一舟电子、链条出口基地恒久链条、全球知名袜业生产企业梦娜袜业、女鞋出口重点企业欧美意鞋业,以及圣达威、加威、德晟等投资亿元以上大型企业项目落户。其中江钨集团与华丰铜业共同投资的铜钴合金分离项目,技术含量高,建成后将成为江西省有色金属加工业的新亮点。2008北京奥运合作企业——浙江梦娜控股集团投资10亿元的项目,年底即将进入试产阶段,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纯棉纱3600吨,各类袜子1500万打,年产值约20亿元。
块状经济活则工业经济强。华丰铜业公司是上饶县有色金属加工板块经济中的龙头企业,在县政府的扶持下,该公司的销售额由2002年的2000余万元上升到2007年的近10亿元。在其带动下,全县共有有色金属加工企业36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7家。而以枫岭头小五金为基础的机械制造产业,以梦娜袜业、欧美意鞋业为首的纺织服装产业,以加威、德晟为首的新能源材料产业,以英腾化工为首的生物科技产业板块也初具雏形。
据统计,五大特色板块经济去年实现税收1.55亿元,对全县GDP的贡献率达78.3%。
上饶县充分利用接轨浙江的前沿优势,从创优环境、强化服务入手,承接来自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如今的上饶已成为投资者的“热土”和创业者的“乐园”。近几年来,仅浙江客商就在上饶县创办企业近300家,总投资超过30亿元。
二、以建设“新型工业化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提高建设标准,加快推进步伐,在市中心城区建设中有更大作为
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上饶县城,总让人想起“从南到北一条街”的“戏言”。如今的上饶县,可谓风景这边独好,日新月异的城市新貌让人目不暇接。漫步于上饶城西,处处新增的绿化园林景观,新栽植的街边树,令人赏心悦目。投资过亿元的信江樱花公园,每到花开季节,樱花竞相怒放、争奇斗妍,如云似霞,把信江河畔装点得分外娇美多姿。槠溪河岸边,风轻云淡,碧波浩渺;夜幕降临,旭日广场、春江公园灯火辉煌,游人如织……
上饶县牢固树立县城就是市中心城区核心板块的理念,始终站在中心城区的高度来谋划城市建设,主动承接中心城区的大型功能性项目,力求在做大中心城区上有更大作为。
在打造商业特色街区上,目前已培育形成了金峰商城、旭日新世界(600628,股吧)、财富广场为龙头的旭日南大道商业购物街区,以赣东北游乐园、京都国际酒店为龙头的休闲娱乐街区。同时还启动了10万平方米的香港名城大型综合商城项目,已有世界500强企业如家乐福、肯德基、华纳环球影院等品牌签约入驻。
在城市绿化上,该县提出要按照“大树栽成森林,小树栽成苗圃”的高标准,积极实施城区绿化改造工程。仅2007年,该县城区新栽大小乔木就达4万余株,绿化30余万平方米,总投资达3000余万元。在县城10平方公里内,目前已建和在建的有春江公园、惟义公园,樱花公园、槠溪湿地公园、旭日公园、北麓公园和元杰公园等十大城市公园,县城正逐渐成为中心城区生态优美、宜居创业的城市新板块。
上饶县按照产业积聚为支撑、完善功能为重点、塑造精品为特色的思路,提升了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近两年来,该县共实施市政功能项目60余个,累计完成城市建设投入超过20亿元。
“十五”时期以来,该县县城面积由原来的6平方公里扩展到10.9平方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6.22%,绿地率达31.7%。集旅游、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赣东北游乐园,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占地4.8万平方米的旭日广场,植物配置由花、草、乔灌相结合,建筑小品、城市雕塑充分展示了城市特色与历史文化风貌,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集会的好去处。
三、以建设“江西省绿色生态大县和优美宜居家园”为目标,发展现代农业,创建生态文明村镇,促进乡村和谐发展
上饶县是一个拥有63万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县。近年来,该县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抓手,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扶持力度。“十五”时期以来,该县仅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和重点农业企业建设资金就达2000余万元,建成农业项目24个,建成了毛竹、油茶、苗木、水产等优质农产品为主的种养殖基地120万亩。
远泉集团、茗龙公司、恩泉油脂等一批龙头企业蓬勃发展,年销售收入过4亿元的企业有1个,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3个。同时,上饶县以招商引资为主渠道,吸引省内外、国内外资金合作兴业。靠苗木种植起家的远泉实业集团,与浙商、匈牙利客商合作,现已发展成拥有种植、生态开发、茶叶三家控股子公司和两家参股公司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建成了1.6万余亩的苗木、茶叶、果业、水产等十大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当地及周边县市1.8万余户农民发展林果业。该公司即将股改上市。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后,上饶县迅速作出决策: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建设农村新貌、发展生态经济为抓手,在全县195个行政村全面开展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活动中,县四套领导班子和全县数万名干部群众走上街头打扫卫生,上山植树造林。声势浩大的创建活动带来了喜人的变化。田墩镇荷家村在生态文明村镇创建中一马当先,投资80余万元在村里建600平方米的篮球场、1100米的灌溉渠道等,如今,建设示范点陈团坂已完成村庄农户85%改水、60%的改厕工程,农家庭院绿化2000平方米,村道绿化4.2公里,新架设的23盏路灯,照亮了山村黑漆漆的夜晚。
在灵山旅游资源保护上,上饶县依法整治和关停了灵山周边的101家矿山企业和石材加工企业,使灵山这一“信之镇山”免遭破坏。日前,江西省建设厅、省国土厅、省旅游局等10余家单位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在灵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经过数天实地的考察,认为灵山是世界罕见、国内惟一的花岗杂岩环状山体地质构造奇观,完全符合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条件和要求。
至此,市县两级将灵山打造成一个集度假休闲、观光体验、宗教朝觐为一体的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决策又推进了一步。除此之外,该县五府山又获国家森林公园、中华蜜蜂之乡、中华蜜蜂蜂种原产地保护等称号。“山郁奇珍、上等富饶”的上饶县,处处呈现出一幅幅“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优美画图。
四、以建设“和谐平安上饶县”为目标,强化综治意识,发展社会事业,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加快经济发展是政绩,和谐稳定也是政绩,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更大更好的政绩。”上饶县委书记张鸿星如是说。平安与和谐交织着的一幕幕华彩乐意,正伴随着上饶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同奏响。
“平安是福,和谐是金”,这世世代代沉淀出的老话,是岁月的结晶,是生命是真谛。近年来,上饶县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方针,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可防性案件的发生。
去年8月,上饶县在全省公众安全感测评中名列全市第一,全省综治与和谐平安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该县进行实地观摩。2008年,该县成功创建“江西省平安县”后,不断自我加压,又确立了“争创全国平安县”的奋斗目标。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不仅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更为上饶县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上饶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共同心声。在上饶县,民生不只是一个靓丽的字眼,更是鲜活的实践,百姓真切的体验。
去年以来,上饶县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组织实施了八大“百姓幸福工程”,不断增强社会的和谐度和群众幸福指数。同时,该县还不断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去年以来,在旭日广场先后举办了第二届环沪港国际自行车大赛、奥运火炬手选拔赛晚会、“艺举成名”颁奖晚会等大型文体活动。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好戏连台、精彩不断。
农民收入多了,日子好了,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此,全县有186个乡村建起了文化图书室和资料室,培养出农村文艺骨干近百人,“乡土文艺宣传员”在乡村独领风骚。闻名全省的上泸镇“文化大院”红火非凡,10多支文艺小分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唱老百姓的歌,跳庄稼人的舞,演农民自己编写的戏。在旭日街道办事处,由100余名年过花甲的婆婆们成立“巾帼夕阳红活动队”一直活跃在精神文明建设一线,她们走街串巷,扬新风,传美德,送政策,把文明新风宣传到千家万户。
五、以建设“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为目标,突出创新载体,强化保障意识,开创工作新局面
能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关键在人、在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上饶县把党的建设摆在事关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地位来抓,把抓干部学习作为进一步解放思想的突破口,采取主体式轮训、引入式培训、异地式办班、“超市”式教育等方式,去年来,共举办领导干部双休日新知识讲座10余场,参训人数5000余人次,同时外派干部300余名到浙江等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帮助干部“洗脑”、“换脑”,实现干部思想观念与发达地区的有效对接。
作为中央组织部和省委组织部确定的“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调研试点县,上饶县建立了乡镇党委书记、县直重要部门主要领导初始提名二次推荐、科级班子年度绩效考核、对比排名等十三项干部选任新机制,得到省市组织部门的认可。在推进“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中,该县建立了代表接待日、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等八项制度,为党代表在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作用作出了有益探索。通过试点,创建了干部选人用人新机制,提高了任用干部公认度,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平台。
上饶县还深入推进“三级联创”、“三项创建”工作,创新开展了“五岗三会”、“三评一审”、“一推一联一审”等新举措。还通过健全惩防体系和强化监督制约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建立了“1234”工作机制:建立一个公共资源交易站平台;实行“村账乡代理,村财乡代理的"双代理"”;实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的“三公开”;创新四条群众监督渠道。其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
去年以来,上饶县就先后接待了抚州、新余、乐平、修水等地20余批学习考察团前来观摩交流,《纪检监察报》、《江西日报》等媒体先后进行了专题报道。
“围绕发展抓班子抓好班子促发展”。如今的上饶县,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每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党员们日益成为带领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中坚力量。以前负债60余万元的花厅镇花厅村,由本村能人党员谢联文担任支部书记后,组织从事运输、煤炭加工与商贸流通的村民成立协会,并在协会中建立党小组,发展运输户100余户,煤炭加工厂40余家,个体工商户70多户。该村党支部还抓住煤炭开采和早梨开发这两个主导产业,实现煤炭资源重组,全力打响早梨品牌,使村年集体收入达6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4000元。
千帆竞发敢为首,百舸争流勇当先。“十一五”时期,既是上饶县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又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经济国际化、市场化进程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上饶人坚守梦想,抢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