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优势做名副其实西部鞋都
日前,记者就“西部鞋都”问题专访了璧山县县长向可文,他表示,他们将正视问题,立足优势,用3至5年时间,将璧山打造成名副其实的西部鞋都。
四大问题不容乐观
向可文认为,璧山虽然获得了“西部鞋都”的称号,但与这一称号相比,制鞋业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是总量太小。去年,璧山的皮鞋产量为6000万双,产值为40亿元,与全国其他几个制鞋基地相比,规模显得太小。去年的温州、东莞等地,皮鞋产值均接近400亿元。
其次是品牌不响。40亿元除以6000万双,平均每双皮鞋的销售价格不到70元,附加值实在太低,其主要原因就是品牌不够响。
第三是技术含量太低。现在,璧山在生产的制鞋企业有1000多家,但只有红火鸟、裕华两家采用了现代化流水线,其他基本都是手工操作,属作坊式生产,机械化程度急需提高。
第四是辐射和吸纳能力不够强。璧山虽然获得了“西部鞋都”的金字招牌,但还没形成“万流归宗”、各地制鞋企业蜂拥而至的情况,与其应有的辐射和吸纳能力相距甚远。
互补双赢的合作模式
向可文认为,“西部鞋都”最大的优势是企业与政府的合作模式,该模式可实现优势互补、双方共赢的效果。
奥康集团是全国鞋业的龙头企业,市场影响力很大,由该企业负责经营 “西部鞋都”,就可充分利用他的市场影响力和产业链条吸引大批制鞋企业及其配套企业入驻璧山。“西部鞋都”的“西部鞋材交易市场”建设的时间并不长,但影响力已非常大,去年的交易额突破了20亿元。
通过奥康集团还可搭建本地企业与东部企业合作的桥梁。要发展璧山的制鞋业,一个重要内容是推动这些企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而单单靠企业自身来完成这种转变,难度很大,成本很高。
若与东部企业合作,则可借助他们的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实现快速转变。作为“西部鞋都”,奥康集团有这样的义务,该企业已数次带领本地的企业前往温州培训,在该企业的协调下,本地已有不少企业在为东部企业实施贴牌生产。
通过龙头企业办园区,更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一个行业最了解的是代表该行业的龙头企业,由其建设的园区,定位就更准确,思路就更清晰,建成的园区也应更符合行业发展规律,园区的发展自然就更好。
当然,这种合作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对奥康集团而言,不仅可通过建设“西部鞋都”大幅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展了西部市场,还可从土地经营、市场经营等环节获得不菲收入。对政府而言,则在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收获了一个高质量的园区。
本届政府的六大目标
向可文表示,他们要在2011年本届政府期满之时完成“西部鞋都”的六大目标。
一是完成三期建设任务。明年中旬,“西部鞋都”二期工程预计可完成,三期工程随即启动。三期工程全部完成后,“西部鞋都”的制鞋企业将超过100家,其2011年的产量将达到1亿双,产值达到100亿元。
二是完善鞋都功能。今年将启动建设3万平方米的鞋产品精品交易展示中心,加上以前建好的鞋材交易中心,璧山将成为西部最大的鞋产品和鞋材集散中心。今年,县政府还将联合市工商局建设西部唯一的国家级鞋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该中心建成后,对新产品研发、质量提升都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他们还将引进一批鞋产品研发、设计专业公司入驻璧山,并创办培训中心,为“西部鞋都”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撑。
三是创建东西合作示范园。进一步深化东西合作,争取将“西部鞋都”创建成为东西合作示范园。
四是培育一批鞋业品牌。目前,政府和奥康集团都拿出了大笔资金,以引导和培育制鞋企业争创名牌产品。
五是组建销售联合体。现在,璧山的皮鞋一半出口,一半内销,因大多企业个头太小,销售渠道有限。为此,政府将引导这些企业组建成立一个销售联合体,共同开拓市场、培育市场和培育品牌。最近,他们将以政府引导、企业投资的方式,在新疆喀什建设璧山轻工产品城,为企业开辟中亚市场搭建平台。
六是加快构建服务体系,其主要内容分金融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三大类,在为“西部鞋都”的发展提供资金、人才保障的同时,用好用活国家各种扶持政策,推动“西部鞋都”更快发展。
- 上一篇:韩国高档鞋进军广州
- 下一篇:一年吸金330亿,低调跑鞋卖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