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打造鞋业等四大平台工业兴县港口强县
在福州市南北两翼战略布局中,环罗源湾区域是北翼发展重点,处在罗源湾南岸的连江,应势而动,打造四大平台,走上“工业兴县、港口强县”之路。
以前从连江县城到可门作业区,一条县道一会儿沿海走,一会儿盘山上,要颠簸近2个小时,让人感觉可门十分偏僻而遥远,但16日,记者从新近修通的疏港公路走,驱车20多分钟就到了目的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根耸立在碧海青山间的巨大烟囱,连同一排排崭新的厂房和通往码头的长长栈桥——这就是由华电集团投建,规划装机容量1040万千瓦,远期计划投资540亿元的可门火电厂,是目前世界上已规划并组织实施的最大火电建设工程之一。它是连江县近年引进的最大工业项目,也是带动连江“工业兴县、港口强县”的核心项目。
那根直插云霄的烟囱,静静的,看不出有冒烟的痕迹,可是,厂里的同志告诉记者,此时此刻,火电厂1号、2号机组正在运行中。由于在建设中环保先行,传统火电厂那种烟尘冲天的“壮观”景象在这里是看不到了。
在火电厂专用码头,作业区的同志介绍说,21日,一艘7万吨货轮刚刚离开,这条船一周来一趟,它载来的煤炭,在火电厂就转化为电能,为海西注入强劲的动力。据介绍,火电厂目前每运行1小时,就可创造20多万元的产值——这就是“一根烟囱”的价值。想到这里还将耸立起6根这样的烟囱,记者不禁心驰神往!
华电集团投建可门火电厂,看中的是可门这个港口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紧随华电的脚步,福建华电储运有限公司通用码头项目来了、福建可门港物流有限公司来了、福建恒联码头发展有限公司和福建恒发码头有限公司码头项目、兴博码头建设项目来了、可门港航务基地、香港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大项目来了……
可门的发展日新月异、令人振奋,它充分体现了港口建设与临港工业的互动关系,没有港口建设这个平台,临港工业就是空中楼阁。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可门已被县里规划为“可门经济区”,这是连江县“四大平台”之一。连江县委书记刘嘉水对记者表示:“平台”就是连江发展的关键词。
发展离不开载体,建设离不开平台。为贯彻两翼战略,连江县决定把平台建设作为吸引投资、集聚产业、促进发展的重要工作。结合港口、水产、旅游、侨台等资源优势,规划了连江经济开发区、可门经济区、海西水产加工基地、温泉旅游基地四大投资平台。这些平台已粗具规模、初见成效,体现出对连江经济的强劲拉动力,2005年、2006年,在全市经济工作“六赛六比”活动中,连江县连续2年获所在组全年总分第一名,“四大平台”立下头功。
去年3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批,连江经济开发区作为省级开发区正式成立。开发区总规划用地面积近16平方公里,现已开发近7平方公里,拥有工业项目140多个,产业工人2万多人。
可门经济区拥有180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纵深达25公里。港区可供开发建设的岸线长29公里,可建1万~30万吨级的集装箱、煤炭、油品、矿石及其他通用深水泊位码头共32个,被港口专家视为少有的黄金岸线。后方4.5万亩腹地及广阔的马透平原具备承接石油、化工、钢铁、电力等大型临海工业和物流企业的天然优势。
海西水产加工基地规划面积11072亩,由道澳—长沙片区、晓澳片区、百胜片区组成,一期开发用地4296亩,其中800亩已平整完毕交付使用。
位于连江潘渡乡境内的贵安具有得天独厚的温泉旅游资源优势。连江县规划将其建成为海峡西岸独具特色的,融度假休闲、保健养生、生态观光、商务会议、企业庄园、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旅游度假区。
从可门作业区,到连江经济开发区,到海西水产加工基地,到贵安温泉旅游基地,记者看到,港发机电、清禄鞋业、冠海造船、福泰钢铁、富成氨基酸等一个个龙头项目扎根连江,形成了鞋类加工、机电和通用设备制造、钢铁冶炼、船舶修造、水产加工、生物化工等一条条独具连江特色的产业链。连江的同志告诉记者,“四大平台”上集聚的后劲,预示着连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上一篇:欧盟不会限制任何投资
- 下一篇:关税重压下,仍有中国鞋服跨境电商逆势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