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事业单位实行“岗变薪变”
南京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管理今年将有重大改革。南京市人事局局长管晨在3月8日的全市人事工作会议上透露,南京一季度内将组织实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年内将为千差万别的岗位设计等级标准,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为实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打好基础。
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工资标准都是比照公务员工资标准建立起来的,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工资结构繁杂。近几年工资标准虽然几经调整,但仍处于“内行记不住、外行看不懂”的状况。国家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正在进行中,其中,涉及全国130万个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明确要建立起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未来事业单位的工资将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四个项目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是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职务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别对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设置不同的岗位等级。实行“一岗一薪”,“岗变薪变”。薪级工资则由工作人员工作表现和资历而定。
管晨介绍说,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第一次从国家层面提出了岗位设置的政策规定,第一次为千差万别的岗位设计了等级标准,第一次阐明了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关系,明确了事业单位人员岗位工资待遇将根据所聘岗位而确定。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南京将抓紧拟定本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并适时组织实施,力争本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在年内平稳顺利地实现制度入轨。
“实现‘宏观管住、微观搞活’”,管晨指出,今年南京将继续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制度,重点抓好市属事业单位工资总量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并在区县进一步推广。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与财政经费拨付管理相结合、绩效工资总量管理与银行现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程序。通过加强工资总量管理,强化“统一指导、分类管理、分级调控”运行方式。市相关部门则将做好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的调整工作,确保离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收入同步增长。
除了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还体现在人员聘用上。记者了解到,南京今年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的签订,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制度,规范公开招聘工作程序,完善考试考核办法,努力提高公开招聘的质量。建立人事争议仲裁时效规定和证据规则,提高人事争议调处水平。据悉,去年,南京全市推进人员聘用制的事业单位和签订聘用合同人员的比例均超过80%,部分区县和市属单位达到95%%以上,事业单位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已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