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 无锡“人才特区”由点及面
全省人才特区试点城市工作会议日前召开,会议评价无锡市“530”计划是全省人才特区工作的典范。3日从无锡市人事局获悉,今年,该市“人才特区”建设将在新区试点基础上在全市推进。目前,崇安、滨湖、宜兴等市(县)区各显神通,争创特色,力推无锡“人才特区”建设。
2006年,无锡市制定了全国同类城市中首屈一指的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已逐步成为各类优秀人才向往的城市之一。去年全市共引进各类人才36211名,其中双高人才1383名,海归259名。在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无锡人才本体竞争力列全国第五名,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
“人才特区”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省里对各地也只是“放权”,鼓励大家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新区是无锡市“人才特区”试点先行区,在尝到甜头后,今年该区计划在创新人才投入、选拔、激励、评估、服务保障等方面有所突破,如在人才投入上,在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同时,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和人才资金投入机制,计划引进3-5家民营高新技术科技风险投资公司,以便更好地扶持和保障高科技企业和人才的创新创业。新区还将探索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投资、创业和分配,实现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收入。该区还实施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资助体系,在清华大学定点资助贫困优秀生10名。此外,宜兴将发挥环保科技园的优势,滨湖将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积极开展“人才特区”建设。作为推进“人才特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无锡市将以实施“530”计划为主线,加速推动高层次"海归"来锡创新创业。从2月份起,该市将开展新一轮“530”计划招才引智活动,争取引进领军型“海归”不少于去年。与此同时,加快国内高层次人才集聚无锡的各项工作,也是无锡市“人才特区”建设的一大举措。据悉,今年无锡市还将重点建立多项人才工作管理和服务新模式,如人才工作网络体系联席会议制度、人才工作例会制度、联络员制度和人才信息报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