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鞋反倾销应诉者寥寥
2006年,温州鞋遭遇的欧盟反倾销事件已经成为加入WTO以来,对温州影响面最大的一次反倾销事件。
鞋革行业是温州第一大支柱产业,现有鞋企近4000家,从业人员40多万,年产皮鞋6亿双左右。温州鞋革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温州皮鞋出口4.38亿双,总出口额15.84亿美元,其中出口到欧盟的5.34亿美元,占了1/3强。而在出口欧洲皮鞋总量中,温州鞋企又占到1/4以上。欧盟开征16.5%的反倾销税,对温州鞋业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10月23日,奥康集团正式聘请律师,向欧盟一审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欧盟理事会对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不符合欧盟相关法律。成为国内第一家起诉欧盟理事会的制鞋企业。此后,泰马鞋业有限公司也正式宣布加入原告队伍。在全国范围,广东、大连的10家制鞋企业,也自发组织了“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准备委托欧洲的律师,直接向欧盟法院提起诉讼。
尽管如此,国内鞋企应诉的比例还是不到1%。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欧盟法律并未对审理时限作出明确规定,加上举证责任、调查等程序繁杂,诉讼至少要两年才有结果。这意味着,这次欧盟裁定对鞋企实施为期两年、税率16.5%的反倾销措施,极有可能出现“制裁已经实施完毕,而法院诉讼尚无结果”。此外,有企业表示,高额的诉讼费用也是企业对起诉却步的重要原因之一。
市场经济地位:全国68家,温州1家
从2002年到今天,温州乃至全国的企业经受各国反倾销困扰数不胜数。但是,获得了欧盟认可的市场经济地位的企业还只有68家,温州仅东方打火机1家。
对于市场经济地位,欧盟为企业设立的5条苛刻标准:成本、价格和投入是依据市场信号做出的,没有严重的国家干预;有一套符合国际会计标准、独立审计的会计审计报告;生产成本和财务状况未因以前的非市场经济体制受到严重扭曲;企业受到破产法和财产法的管辖,确保公司运营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汇率转换依据市场汇率确定。
国内企业在应诉欧盟反倾销过程中,往往抗辩“市场经济地位”要花去一半以上的时间与费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应诉企业往往放弃了抗辩“市场经济地位”。这非常不利于企业在应诉中争取到较好结果。
尽管在“市场经济地位企业”标准的设置上,连欧盟的一些专家都觉得很难实现。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却存在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心得。已经成功通过审核的68家企业,足以成为其他企业的标杆。
“其实很简单,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规范的经营,规范的竞争成为我们取得市场经济地位的关键。”广东南海金履鞋业是国内唯一取得欧盟市场经济地位认可的制鞋企业。“与大部分鞋针对欧盟的中低端市场相比,我们走的是相对高端的路线,虽然前期投入比较大,但收获也明显。”金履鞋业董事长刘旭说。
温州的东方打火机对此也有不少心得,2002年9月,他们填写了市场经济地位调查表,9月9日,欧盟官员到“东方”核查。“东方”利用欧盟官员核查的机会,巧妙周到地安排了一些细小的活动,让欧盟官员不经意间见识了在温州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经过改制的国有企业。“这样,欧盟官员对温州的市场经济环境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东方打火机总经理李中坚说。
除了这些,积极地到欧盟参加各种相关活动,展示自己企业的成就也为东方取得了不少印象分。2002年,李中坚参加完中欧反倾销论坛并在上面发言之后,欧盟官员找李中坚交换意见,他问李中坚,为何1994年美国CR法规出台的时候,你们不抗辩?李中坚笑着回答他:“那时刚刚改革开放,打火机是一个新兴行业,那时我才三四岁嘛,哪懂什么WTO规则?哪里知道能申诉?”欧盟官员回答李中坚说,这是国际法规,做生意的应该都懂。李中坚说:“别着急,我先跟你们打了招呼,接下去我还要跟美国人应诉。”第二天,欧盟官员口头通知他,他的公司已经获得了市场经济待遇。
除此之外,每个被承认市场经济地位的企业,在财务制度上都花了大量的精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抗辩过程,对于企业的财务制度要求,并不亚于企业上市所经历的财务改革。
反倾销调查基本来自于政治的因素,单个企业的影响或许很小,而获取市场经济地位则是企业能起到最大影响力的渠道之一。
- 上一篇:特价鞋质量差商家应予退换
- 下一篇:买大的安踏们,崛起的第三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