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发布“引才宣言”
2006-06-15 10:10:32 来源:中国鞋网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苏州高新区人事部门于近日正式对外发布《苏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十一五”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研究报告》,该区引才工作在十一五期间亮点频现。
亮点之一:人才向主导产业聚集
苏州高新区位于苏州西侧,是一座集现代化园林生活城、开放型经济集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大功能为一体的锦绣新城。经过十多年时间的开发建设,苏州高新区已逐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和新型家电等主导产业。与此相适应,这些行业聚集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其中,电子、机械、计算机等高新区支柱产业所拥有的专业人才所占比重最大。
“十一五”期间高新区人才总量将保持稳步增长:在学历结构上,2005年到2010年,高新区要年均新增博士(含留学归国人员)、硕士、本科、大专以及大专以下学历人数分别为160人、239人、4910人、6367人和45142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7%、18.9%、17.2%、17.6%和16.8%,即到2010年高新区内博士学历为1410人,硕士学历2061人,本科学历44804人,大专及以下学历为475810人。
在产业结构上:从2005年到2010年,高新区内环保产业、电子产业、机械制造业、材料专业、生物医药业、纺织产业以及其他产业年均新增人力资源数量分别为8667人、17891人、10676人、4453人、1667人、966人和12419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8%、17.2%、17.2%、16.0%、14.8%、15.6%和17.0%,即到2010年,高新区内以上产业人员总量分别要达到80174人、163821人、97414人、42395人、16689人、9375人和114217人。
亮点之二:实施“人才高地”工程
十五期间,高新区重点建设部省共建的苏州科技城、苏南工业技术研究院等重大科技创新载体,为高新区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级人才发展创造了条件和提供了保障。为更好地满足区内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高新区将加快实施构筑“人才高地”工程,主要包括:1、高新区人力资源中心和培训中心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重点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型、外向型、复合型和高级技工人才,并逐步完善人力资源队伍管理政策措施,从而推进构筑区域更高产业平台。2、进一步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对省“333”工程培养对象项目、外国专家项目申报、留学回国人员科研项目经费采取择优资助。3、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鉴证工作,组织好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申报和职业资格考试工作。4、成立高新区留学归国人员协会、技职校就业指导研究会、企业人士经理协会等网络组织,拓展了对各类人才的服务渠道和服务手段。
亮点之三:畅通人才引进渠道
畅通人力资源引进的绿色通道,对高新区紧缺、急需和特殊人才实行责任制和办事限时制,对人才到高新区工作学习实行“柔性流动”,并设立了人才开发基金和政府特殊津贴,逐步建立起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激励机制,为各类人才创造宽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高新区还与南京大学、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苏州职业大学等四所高校签定协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长期密切合作,与高新区培训中心一起成为区内人才继续教育的“双子星”。
亮点之一:人才向主导产业聚集
苏州高新区位于苏州西侧,是一座集现代化园林生活城、开放型经济集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大功能为一体的锦绣新城。经过十多年时间的开发建设,苏州高新区已逐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和新型家电等主导产业。与此相适应,这些行业聚集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其中,电子、机械、计算机等高新区支柱产业所拥有的专业人才所占比重最大。
“十一五”期间高新区人才总量将保持稳步增长:在学历结构上,2005年到2010年,高新区要年均新增博士(含留学归国人员)、硕士、本科、大专以及大专以下学历人数分别为160人、239人、4910人、6367人和45142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7%、18.9%、17.2%、17.6%和16.8%,即到2010年高新区内博士学历为1410人,硕士学历2061人,本科学历44804人,大专及以下学历为475810人。
在产业结构上:从2005年到2010年,高新区内环保产业、电子产业、机械制造业、材料专业、生物医药业、纺织产业以及其他产业年均新增人力资源数量分别为8667人、17891人、10676人、4453人、1667人、966人和12419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8%、17.2%、17.2%、16.0%、14.8%、15.6%和17.0%,即到2010年,高新区内以上产业人员总量分别要达到80174人、163821人、97414人、42395人、16689人、9375人和114217人。
亮点之二:实施“人才高地”工程
十五期间,高新区重点建设部省共建的苏州科技城、苏南工业技术研究院等重大科技创新载体,为高新区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级人才发展创造了条件和提供了保障。为更好地满足区内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高新区将加快实施构筑“人才高地”工程,主要包括:1、高新区人力资源中心和培训中心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重点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型、外向型、复合型和高级技工人才,并逐步完善人力资源队伍管理政策措施,从而推进构筑区域更高产业平台。2、进一步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对省“333”工程培养对象项目、外国专家项目申报、留学回国人员科研项目经费采取择优资助。3、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鉴证工作,组织好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申报和职业资格考试工作。4、成立高新区留学归国人员协会、技职校就业指导研究会、企业人士经理协会等网络组织,拓展了对各类人才的服务渠道和服务手段。
亮点之三:畅通人才引进渠道
畅通人力资源引进的绿色通道,对高新区紧缺、急需和特殊人才实行责任制和办事限时制,对人才到高新区工作学习实行“柔性流动”,并设立了人才开发基金和政府特殊津贴,逐步建立起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激励机制,为各类人才创造宽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高新区还与南京大学、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苏州职业大学等四所高校签定协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长期密切合作,与高新区培训中心一起成为区内人才继续教育的“双子星”。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