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能进能出”咋成了“买进买出”
2005-11-15 09:00:32 来源: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江苏海门市公务员退出机制已经出台,打破了公务员管理中“只进不出”的格局。根据该市规定,凡达到一定工作年限和年龄较大的公务员,符合退休条件并愿意提前退休的,将根据其提前退休时间增加1至3档的工资;对已满5年最低服务年限,自愿辞职领办、创办、租赁企业、从事个体经营、到非公企业、非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公务员,将一次性给予5至8年基本工资的辞职补偿金。
如果这就是打破了公务员管理中“只进不出”的格局,形成了所谓的“能进能出”的机制,那么倒不如说是确立了“买进买出”的机制——
先说“买出”。从提前退休增加1至3档的工资和满5年自愿辞职给予5至8年基本工资的补偿金,就能感受到很浓的花钱“赎买”公务员位子的意味,而出所付的“赎买金”还非常可观。海门市斥巨资“赎买”公务员的岗位,并非出于机构改革、精兵简政目的,而仅仅是为了让公务员“能进能出”,这种实现目标的手段无论如何是没法让人接受的:符合上岗条件的公务员,在岗履职尽责,国家给予相应待遇,这可以说是“等价交换”;你要提前退休、要辞职他为,是你主动对岗位的遗弃,停止一切待遇乃理所当然,政府凭什么花纳税人的钱“买”他们离岗辞职?他们腾出的岗位再进新人就职,为同一个岗位纳税人支付两人甚至更高的薪水待遇,天下有这样的道理么?有哪一个企业会这么干?
再说“买进”。不说别的,海门市斥巨资“买出”的公务员管理机制,本身就是一种“买进”行为:在高价“赎买”一部分公务员离岗辞职的同时,也给门外的人士以充满诱惑力的“买进”宣传——瞧,想走还以重金相送,不进是犯傻呀!出奇离谱的“买出”机制,与古代的“千里买马骨”效用一样,会“买进”无数人的求职心理。除此而外,现行公务员管理机制中,还有很多很多“买进”的新招数,就不说公务员无过有奖、有功重奖等让人眼馋的机制,只说规避公务员“生病”的手段:公家私用导致电话费畸高,用管理机每人每月定额充卡,节约归己;公车私用屡禁不止,采取卖掉公车发高额补贴的办法,不用也有;公职人员腐败迭现,推出廉政保证金制度,廉政有奖;公款吃喝“黑洞”填堵乏策,有人甚至也提出了公务招待费按职务高低配发……诸如此类的每一项改革,无不把官员利益摆在第一位,先让“铁饭碗”稳端着,再给甜头“买”其从善,如此宽怀有加,谁不想做公务员?厚禄“买进”,正是公招持续“高温”的根因所在!
可以说,上述“买进买出”的制度改革,如果交给普通百姓来审议,很难有一个得到通过,因为它们不符合基本的道理,不符合公务员的公性特征。之所以这些“制度创新”能够出笼,而且越发变得邪乎,甚至一边自提价码大搞“买进买出”,一边大叫“公务员工资水平偏低”、“公务员普遍存在亚健康现象”、“公务员的精神压力过大”等苦衷得便宜卖乖,原因就在于制定、通过这些制度的不是普通百姓,都是本身就坐在公务员位子上的官员,官事官办、官禄官谋、官话官说……一切的一切都落入“官本位”的窠臼里,真正付账埋单的纳税人被关在了门外。什么时候“官禄民定”,或者有百姓参与确定,相信“买进买出”的怪事也就绝迹了。(成彪)
如果这就是打破了公务员管理中“只进不出”的格局,形成了所谓的“能进能出”的机制,那么倒不如说是确立了“买进买出”的机制——
先说“买出”。从提前退休增加1至3档的工资和满5年自愿辞职给予5至8年基本工资的补偿金,就能感受到很浓的花钱“赎买”公务员位子的意味,而出所付的“赎买金”还非常可观。海门市斥巨资“赎买”公务员的岗位,并非出于机构改革、精兵简政目的,而仅仅是为了让公务员“能进能出”,这种实现目标的手段无论如何是没法让人接受的:符合上岗条件的公务员,在岗履职尽责,国家给予相应待遇,这可以说是“等价交换”;你要提前退休、要辞职他为,是你主动对岗位的遗弃,停止一切待遇乃理所当然,政府凭什么花纳税人的钱“买”他们离岗辞职?他们腾出的岗位再进新人就职,为同一个岗位纳税人支付两人甚至更高的薪水待遇,天下有这样的道理么?有哪一个企业会这么干?
再说“买进”。不说别的,海门市斥巨资“买出”的公务员管理机制,本身就是一种“买进”行为:在高价“赎买”一部分公务员离岗辞职的同时,也给门外的人士以充满诱惑力的“买进”宣传——瞧,想走还以重金相送,不进是犯傻呀!出奇离谱的“买出”机制,与古代的“千里买马骨”效用一样,会“买进”无数人的求职心理。除此而外,现行公务员管理机制中,还有很多很多“买进”的新招数,就不说公务员无过有奖、有功重奖等让人眼馋的机制,只说规避公务员“生病”的手段:公家私用导致电话费畸高,用管理机每人每月定额充卡,节约归己;公车私用屡禁不止,采取卖掉公车发高额补贴的办法,不用也有;公职人员腐败迭现,推出廉政保证金制度,廉政有奖;公款吃喝“黑洞”填堵乏策,有人甚至也提出了公务招待费按职务高低配发……诸如此类的每一项改革,无不把官员利益摆在第一位,先让“铁饭碗”稳端着,再给甜头“买”其从善,如此宽怀有加,谁不想做公务员?厚禄“买进”,正是公招持续“高温”的根因所在!
可以说,上述“买进买出”的制度改革,如果交给普通百姓来审议,很难有一个得到通过,因为它们不符合基本的道理,不符合公务员的公性特征。之所以这些“制度创新”能够出笼,而且越发变得邪乎,甚至一边自提价码大搞“买进买出”,一边大叫“公务员工资水平偏低”、“公务员普遍存在亚健康现象”、“公务员的精神压力过大”等苦衷得便宜卖乖,原因就在于制定、通过这些制度的不是普通百姓,都是本身就坐在公务员位子上的官员,官事官办、官禄官谋、官话官说……一切的一切都落入“官本位”的窠臼里,真正付账埋单的纳税人被关在了门外。什么时候“官禄民定”,或者有百姓参与确定,相信“买进买出”的怪事也就绝迹了。(成彪)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