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市场 > 十大典型案例 警示消费陷阱

十大典型案例 警示消费陷阱

2011-12-29 09:52:38 来源:深圳商报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消费市场】记者日前从福田区消委会获悉,该会今年认真履行社会监督职能,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年受理投诉3021宗,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06万多元,不仅日常消费调解工作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大运期间的涉外来宾咨询投诉处理工作也得到了市消委会的肯定。12月27日上午,福田区消委会正式向媒体发布2011年十大典型案例。据透露,该会从全年受理的3000多宗消费投诉中,遴选出十个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通过还原投诉事件、分析调解过程、点评消费案例,以期对广大消费者起到提醒警示的作用。

  【案例一】

  发票未标品名

  三包遭遇打折

  2010年6月13日,白先生在华强北购买了一台惠普笔记本电脑。今年9月,电脑键盘无法正常使用,白先生到惠普金牌服务中心要求保修,但由于发票上没有写“惠普”两个字,遭到拒绝。调解中,该中心先是表示,“没有发票或丢失”,只能“按出厂日期延后两个月算起,给予维修”,随后又以电脑无法证明是个人使用为由拒绝维修。消委会认为,电脑出厂时间是2010年3月20日,按国家三包规定,虽然整机过了保修期,但主要零部件的两年保修期并未超过,三包规定中也没有关于使用人的规定。最后,该中心同意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维修一次。

  【点评】白先生的电脑得到了一次免费维修的机会,但商家并没有完全履行应尽的义务。可见,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特别是电子产品时,一定要让经销商在发票上写明商品名称、型号、金额、日期,并加盖有效印章,避免日后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案例二】

  网购私下交易

  遇假难以索赔

  杨小姐通过某网络平台上的店铺购买手机。为获得更多的优惠,杨小姐同意私下付款,并选择货到付款。当杨小姐收到货付款后,发现手机是假货,再次联系商家时,电话已无人接听。由于杨小姐与商家属私下交易,第三方平台无法作出处罚,消委会也无从调解。

  【点评】网上购物应通过第三方平台付款,切忌与商家私下交易,付款同时应保留相关凭证。

  【案例三】

  未尽核实责任

  双倍赔偿费用

  林小姐报名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经典俄罗斯金环9天之旅,一行六人费用共计53800元。出发时,旅行社没有办好林小姐的手续,导致她一人不能成行。事后,她向旅行社提出赔偿,对方愿意承担责任,但表示无力赔偿。调解中,旅行社表示只能退回9600元,因为投诉人也有责任,其身份证明书与护照很像,致使经手人误认。消委会认为,旅行社没有认真核实证件,责任不在消费者;事后将消费者一人留在码头,后续服务也不到位。最终,旅行社双倍返还了消费者的团费。

  【点评】经营者在具体操作中出现的失误和事后所持的态度,说明部分旅行社的业务素质还不够成熟,管理者的服务意识还有待提高。

  【案例四】

  干洗衣物受损

  责任难以分清

  许小姐将价值2700元的羽绒服拿到某干洗店干洗,取回时发现里布涂层出现掉损,要求赔偿时,干洗店只同意退回洗衣费40元。许小姐称,羽绒服里布使用了具有保暖效用的涂层,损坏会影响保暖效果。洗衣店则认为,里布经常穿着也会磨损,并非全是洗涤所致。最后经洗衣店与羽绒服的经销商、生产商沟通协商,生产商同意为消费者更换一件同等价值的羽绒服。

  【点评】经营者收取了费用,就要提供相应的服务。对于消费者和洗衣店,珍贵衣物洗涤前都应了解相关注意事项,确保各自利益不受损害。

  【案例五】

  网上报名旅游

  当心上当受骗

  徐州的韩先生一家六人网上报名参加了由深圳某旅行社组团的港澳四日游,报名费共18000元。韩先生等人没有港澳通行证,但被告知可用护照过关。在香港顺利通关后,却被澳门警方遣返,最后从香港乘火车到广州,再飞回徐州。事后,韩先生提出退还未发生的相关费用时遭到拒绝。后经该旅行社证实,有不法分子假冒该旅行社名义,通过网上报名来欺骗消费者。

  【点评】假冒正规旅行社名义欺骗消费者的投诉,今年以来已有数宗。参团的基本都是内地消费者,不法经营者常以不需合法证件即可过关为诱饵揽客,致使游客不得不临时脱团,未完行程的费用也无法索回。


  【案例六】

  驾校只管收款

  却不安排学车

  邹先生在某驾校交费3380元报名学车,对方承诺1个月考理论,4到6个月拿驾照。但该驾校一直没有作出学车安排,最后安排考试的承诺也没有兑现,消费者多次要求退款未果。调解中,该驾校负责人称会直接与消费者解决,但依然应付了事。另据了解,驾校在协议中承诺3个月拿证不切实际。但不能安排学车时间则违反了协议约定。

  【点评】该驾校今年以来屡遭消费者投诉,如长时间不能安排学员考试,要求退学时又退不到款,甚至让学员出钱加油等等。此类投诉纠纷时有发生,且难以解决,主要原因在于该驾校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缺失,且涉嫌非法经营。

  【案例七】

  购房合同不同

  调解结果各异

  刘先生购买了龙岗区一套售价2002998元的现房。售楼人员称按揭贷款利率要上浮10%,消费者必须预付5万元定金才可看房。刘先生于是刷卡支付了定金,并与发展商签订了《深圳市房地产认购书》及补充协议。刘先生得知按揭贷款利率要上浮15%后,认为开发商存在欺骗行为,要求退还定金。

  赵先生与该开发商的售楼处签订了购房协议,并交付5万元定金,事后咨询发现,自己无力承担银行贷款利息,便提出终止协议,要求退回定金。

  经调解,因赵先生只与开发商签了普通样本的购房协议书,并未签订正式的房地产认购书,开发商同意退回定金。刘先生与开发商签了正式的房地产认购书,要求退还定金时又缺乏充分理由,开发商也不愿接受调解。

  【点评】消费者与开发商所签合同不同,法律效力也不同。赵先生签的是购房预约合同,合同中没有确定有关权利义务,开发商同意退回定金。刘先生签的是正式的房地产认购书,出现纠纷时,开发商不会轻易退款。

  【案例八】

  培训机构收款

  迟迟不能开课

  杨小姐在某教育机构为儿子报名学习英语。现场报名学费12980元,免费赠送7060元教材。报名后,由于不能按时开课,杨小姐提出退学遭到拒绝。教育机构的说法是,报名人数较少,暂时无法开课,随后又称教学地点还未谈妥。消委会认为,培训方不能按时开课,属违约行为。培训方最终给杨小姐退还了全额学费。

  【点评】一些不具备办学资质的机构招收学员举办各类培训班,收费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福田区消委会今年已接到相关投诉逾百宗,被诉方总以各种理由推脱不予退款。消费者选择培训机构时要了解对方资质,签订合同时仔细阅读相关条款。

  【案例九】

  商家口头承诺

  未入购车合同

  王女士花50多万元购买了一辆宝马轿车,商家承诺赠送保险、汽车贴膜等项目。事后,王女士计算发现,票据金额总和比其支付的总费用少了2万多元,于是怀疑商家暗中收取了保险、贴膜等费用。消委会调查发现,商家在消费者购车前的各种口头承诺并未写进合同,因此有义务对多收费用给出合理答复。最终,商家同意退回全部多收费用。

  【点评】有关汽车方面的投诉正逐年增长,其中许多涉及购车时的合同纠纷。商家为规避责任,往往在合同上动脑筋,用“订金”代替“定金”、不写交车日期、附送产品不写入合同,一旦无法按时交车就以合同无约定推脱责任。

  【案例十】

  团购美容套餐

  被骗将近3万

  周女士在拉手网订购了58元的丽姿美容套餐,前往梅林购物广场接受美容服务时,一个叫良子的气功大师称其能治疗周女士腿脚不灵活的毛病,收费原价198000元,现只需29800元,同时配送价值5万元的治疗箱。周女士被游说得心动,最终一次性付款29800元另加100元红包。然而,气功师给周女士做了三次治疗后便不见踪影。期间,美容院为周女士做了13次所谓的辅助治疗后,称如需继续治疗得再交钱。调解中,美容院以消费者已接受完服务为由不予退款,后来竟称该事与美容院无关,拒不接受调解。

  【点评】因周女士未与被诉方签订书面协议,致使被诉方对口头承诺不予认可,投诉难以调解。类似的网络团购投诉屡见不鲜,如美容、用餐、摄影中出现的货不对板、广告宣传与实际不符等等,消费者选择网购时须保持清醒头脑,理性消费。(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