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翻番”关键在于提升体制外员工收入
最低工资年均增长13%以上、职工工资年均增长15%、“十二五”期间职工工资翻番人社部关于“钱袋子”的增长目标,引发社会关注。但业内人士提出,“职工增收”应与“企业减负”结合。
“工资增加”能否带来“增长感”,是个问题。近年来,各地不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但一些民众反映没有感受到收入增长,因为物价比工资跑得还快。
记者在东部地区采访发现,一些企业对“工资增长”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物价水平的走高和部分行业“用工荒”的连年出现,企业用加薪手段吸引员工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由于原材料成本增加、汇率变动、税负偏高等因素,企业又显得“力不从心”。
上海一家公司的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企业的原材料费用涨9%,人力成本涨15%;营业额为6500万元,净利润率只有0.5%左右。“只有给企业减负,才能确保职工加薪的可持续性”。
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说,“工资翻番”关键在于提升“体制外”人员的收入水平,可以有三种路径:一是政府给低收入者发补贴或者退税;二是为中小企业减税;三是加强工会力量,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让企业主与员工谈判达成双方认可的涨薪幅度。 (来源:新商报)
- 上一篇:中山南营销人才薪酬同比普涨约15%
- 下一篇:富士康的工人加班费该由谁来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