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鞋企闯市场 一年生产5亿双

9月26日,位于雄安新区安新县三台镇的“三台鞋匠”品牌运营中心内,主播正在向网友介绍一款本地鞋企生产的休闲鞋。本报记者 曹 铮摄
□本报记者 曹 铮
你能想象吗?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小镇,竟聚集了2000多家鞋企和电商企业,一年生产运动鞋超过5亿双——这里,就是雄安新区安新县三台镇。
9月26日,记者来到素有“北方鞋都”之称的三台镇。当天,第三届河北“三台鞋匠”品牌交流会暨2025冬季鞋服展销会正在举行。活动中,第三届“三台鞋匠”职业技能大赛吸引了不少参观者。比赛现场,12台专用制鞋设备——罗拉机整齐排开,36名选手展开技能大赛。
“计时开始!”随着裁判长一声令下,鑫亿隆鞋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亿隆”)员工张大庆上好线轴、调试机器、拼接原料……手指翻飞间,皮革与衬布精准缝合。短短10分钟,一只工整的鞋面完成制作。
赛场内的比拼,根本上是为了服务赛场外更广阔的市场。赛场不远处,“三台鞋匠”品牌交流会吸引了众多来自海内外的客商。在鑫亿隆展室内,公司财务经理杨妹正向来自郑州的客商申白凯介绍着自家产品。
“三台鞋的质量过不过硬,我们客户最清楚。”申白凯与三台鞋打了近20年交道,“十几年前,质量还在爬坡,现在基本挑不出毛病。”
客户的信赖,来自于企业的不断成长壮大。杨妹介绍,2010年企业起步时,只有几十人。如今,企业员工近400人,年销售量突破200万双。“从依赖大轴皮带传动的老式机器,到脚踩的‘高头车’,再到2016年搬新厂后全面普及的数控罗拉机……每一次生产设备的升级,都为企业带来显著的效益提升。”杨妹说。
现在,数字化已应用到三台镇众多制鞋企业的每个生产环节——冲裁车间的电雕机依图纸自动裁料,电脑花样机通过模板精准缝合复杂部件。曾经需要老师傅把关的技术活,如今变得标准化、易操作。
走在三台镇街道上,不时能看到外国客商。三台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振海说:“平时,镇上每天流动客商有500到1000人,这两天有展销会,光外国客商就有上百名,都是来选货的。”
在国内制鞋行业,一直有“南有晋江、北有三台”之说。自1976年三台镇第一家鞋厂诞生,经过近50年的发展,成就了如今的三台制鞋产业和“三台鞋匠”劳务品牌。2024年,三台镇年产各类运动鞋超过5亿双。
对于未来,李振海信心满满:“我们持续推动‘三台鞋匠’劳务品牌建设,以及‘雄派’集体商标注册,从代工生产向品牌运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