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关税难撼动美国鞋商对中国的依赖!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7月11日消息,今年5月,一张8万美元的关税账单摆在了黑莉・帕沃内的办公桌上。身为总部位于加州、从进口鞋子的帕申鞋业公司创始人,她采取了诸多小企业主可能会有的举措:冻结招聘,并增设一项在线付款附加费,以此分担关税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帕沃内并未将生产转移至其他国家。这并非她未曾尝试,而是和许多同行一样,她发现此举并不可行。
自唐纳德・特朗普总统重返白宫、提高对商品的关税后,帕沃内考察了巴西、印度和越南的工厂。但她很快遭遇难题:这些工厂均要求更大的最低订购量,且员工缺乏培训。即便能找到拥有熟练工人的公司,它们仍需从进口关键零部件。
越南一家工厂曾试产一款系带高跟鞋,结果被指 “不够优雅”。因此,尽管4月份对其部分产品征收的关税一度达到惊人的190% 峰值,帕沃内还是决定暂时与现有供应商继续合作。
如今,美国对越南征收的关税已接近对的关税水平,这使得企业将生产转移出的动力进一步减弱。29岁的帕沃内坦言:“没有哪里能比得上。不同行业劳动力的技能和知识水平,远超其他任何地方。”

帕沃内的困境是全球范围内那些既依赖美国消费者、又依赖生产商的公司所共同面临的状况。荣鼎咨询公司表示,自 2017 年起,摆脱对华依赖的努力主要集中在纺织业、电子业、汽车业和装配业,但这些领域的企业往往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的原材料。
分析人士阿加莎・克拉茨等人在今年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没有哪个国家能成规模地复制高度优化的生产生态系统,因此企业向其他生产中心转移的步伐依然迟缓。”
产能转移的实际水平可能比新闻报道中的数据更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学者团队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自 2017年以来,若将适用最低免税门槛(价格低于800美元、可避开关税的输美商品)的商品进口激增,以及通过第三国转口的商品计算在内,美国对依赖的缓解程度比人们认为的要低,仅下降6个百分点,而非8个百分点。
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全球政策与战略学院院长、经济学家卡罗琳・弗罗因德牵头的研究团队称:“相较于墨西哥或越南在美市场取代,更多是在自我取代。”
近期贸易数据也凸显了这一变化:对美出口大幅下降,但对东南亚出口激增。同时,从东南亚到美国的货运量也大幅增加。这一现象表明,美国对来自的商品和零部件仍有巨大需求。
目前,美国和达成贸易 “谅解”,这意味着帕沃内及类似进口商不再面临极端关税。帕申鞋业公司的鞋子零售价约为每双 200 美元,关税虽在侵蚀利润,但帕沃内表示,该行业目前仍有盈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