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紫金山野道种带刺蔷薇 防游人野道登山
【鞋网-登山新闻】在野道周边种植蔷薇等带刺的常绿观赏树种,以防止游人踩踏紫金山山体而引发的水土流失。扬子晚报记者昨天从中山陵园管理局了解到,针对紫金山百余条登山野道造成的水土流失的情况,从本月中旬开始,中山陵启动修复工程,目前通过生态恢复等方式,共修复野道15条,面积逾一千多平方米。
野道种上椤木石楠和野蔷薇
昨日恰逢登山的大好天气,扬子晚报记者一大早就来到了紫金山。前来登山的群众非常多,记者在紫金山天文台的西侧山坡上看到,在离登山道附近不远的地方,一条登山野道的路面上被刨出了几十个坑,而这些坑就将种上具有水土保护作用的椤木石楠、野蔷薇等。中山陵园管理局有关人士介绍说,这些即将种上的树种都是带刺的常绿观赏树种,不仅可以护土固坡,还能起到绿篱的作用,有效地防止游人穿越野道,同时该树种还是观赏树种,可达到美化景观的效果。
“我们从本月中旬开始到目前已经修复了15条登山野道。”中山陵园管理局人士告诉扬子晚报记者,除了采用种植物绿篱的生物治理方式,他们还首次运用了砌挡土墙的方式来进行水土流失治理,黄泽泻挡土墙位于野道的下方,高度在2米左右,可以有效地阻止雨天上坡冲刷下来的泥土石块等,不仅起到了保护水土的作用,还可以有效避免因山体滑坡带来的安全隐患。
天文台路沿线生态破坏最重
为了方便市民登山游览,中山陵园管理局先后修建了六条登山道,也就是市民所说的“官道”。但是,一些游客出于猎奇心理,不按指定路线走,专门在林间行走,结果在林内踩踏出越来越多的“野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紫金山大大小小的野道有百余条,对森林的生态造成极大破坏。由于大量行人登山走野道,林间地表植被被踩踏致死,地表黄土裸露,径流增加,造成水土流失日益严重,雨季甚至会有山体滑坡的危险。水土流失造成树木根系裸露倒伏的现象也日益增多。特别是天文台路沿线,野道造成的生态破坏现象尤为严重。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野道对山体的破坏是非常大的。如果破坏轻、范围小的话,一条野道的自我修复也要至少几年。而如果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形成大沟的话,恢复起来则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几十年也不一定能恢复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 YOUNG新品 | 五一出游必备鞋款!绝对够吸睛,出去浪也要穿得舒适时尚!
- 卓诗尼4月集团简报
- ASICS亚瑟士正式签约中国马拉松名将李芷萱
- 福连升五一假期 出游穿鞋指南
- 快乐51,活力出击!蜘蛛侠时尚跑鞋
- 薄如蝉翼|ABCKIDS夏日 “破茧”系列 轻盈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