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博弈鞋服行业傍名牌为何盛行?
【-行业新闻】迈克尔·乔丹将乔丹体育告上法庭,这则新闻让媒体找到了新焦点,也引起了鞋业界“假名牌”企业的注意,顿时,“傍名牌”这个词迅速走红网络。在我国,“山寨”产品层次不穷,各行各业均出现“傍名牌”企业,这让那些真正品牌企业很受伤……
“名牌鞋企”并非名牌
在国内,“傍名牌”已不再是新鲜事。众所周知,有很多中小型鞋服企业为国际知名品牌做代工生产,没有自已的品牌,也有很多企业的品牌与国外的品牌名称相同,靠着国际品牌的知名度打开市场,以获取更高的利润。浙江鳄鱼制衣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据了解,浙江鳄鱼制衣有限公司(下称浙江鳄鱼)将公司名称的拼音“ZJIEYU”申请了注册商标,作为“浙江鳄鱼”品牌的核心主题;选择“鳄龟”这一动物作为素材,创作了“龟鳄”文字与图形的商标,组合使用“龟鳄”图形与“ZJIEYU”文字商标,作为“浙江鳄鱼”品牌的区别性标记。经过努力,“浙江鳄鱼”品牌已经在国内为广大消费者所熟知,形成了“浙江鳄鱼”系列商品特有的消费群体,在北京市场“浙江鳄鱼”销售量已超过了“法国鳄鱼”、“香港鳄鱼”及“新加坡鳄鱼”。
2000年5月,法国鳄鱼向北京市高级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定“浙江鳄鱼”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并要求停止使用“浙江鳄鱼”品牌并赔偿损失。2002年年底,法国鳄鱼联合“香港鳄鱼”、“新加坡鳄鱼”,对“浙江鳄鱼”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且已为商标局初步审定公告的“龟鳄”图形商标提出异议,通过异议程序阻止“浙江鳄鱼”品牌的商标注册。
由此看出,傍名牌可以使企业搭顺风车迅速获得更高利润,而这并不是长久之计,随着消费者的认可以及知名度的提高,反而会得不偿失。
名牌鞋企很受伤
随着鞋服市场竞争的加剧,假名牌现象越来越严重,这让品牌企业很受伤,不仅要保证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原则问题,还要兼顾着“打假”工作。
当一家新兴起时,因无品牌、无知名度而被徘徊在落后的边缘,成为大多数的泛泛之辈,一些商家为获取更大利润,竭尽全力去“傍名牌”,去制造侵权方式。这就让引起了品牌企业的不满。但有时候由于实际维权成本较高,部分企业也是有心无力。特别是遇上“打擦边球”式的争议行为,由于取证和鉴定较难,面对不法商家的贴牌、套牌甚至假冒的行径,许多企业也是有心无力。
企业如果想要长久发展,应从产品品质、品牌推广上下功夫,如果一味追逐傍知名品牌,反而会输了自己,因为与著名商标存在法律上的冲突很容易被推上打假浪尖,招致围剿。还可能因为这个原因使自己的商标被认定为无效,辛苦培育的品牌顷刻而去。(-最专业最权威的鞋业资讯中心)
- 上一篇:制鞋业“苏武牧羊”式经营案例分析
- 下一篇:制鞋风暴来袭,一次打通鞋业智能化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