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冲击下 中国运动鞋产业的出口战略应对
全球贸易格局剧烈动荡,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以来,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呈现阶梯式升级趋势,2025年4月时,美国对进口商品的关税已提升至125%。美国作为运动鞋的主要出口市场,其关税政策调整对运动鞋出口产业的战略布局,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为全球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国,长期以来依托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和规模化制造能力,形成了强大的供给能力。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3年鞋类产品出口量为89.1亿双,出口额为492.8亿美元。其中,2023年上半年,运动鞋类产品占据重要份额,出口额达11.65亿美元,占体育用品出口总额的9.15% 。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商品加征关税,直接导致体育用品出口成本上升。关税大幅度提升,可能导致企业在短期内面临利润压缩、订单流失、在美国市场收入占比降低。如果企业为维持市场份额,可能不得不降低利润率,甚至面临亏损风险。关税政策对运动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造成挤压,评估美国关税政策对运动鞋出口的影响,并探讨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供需概况
从经济学理论可知,国际贸易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可通过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反映。在理论上,默认的供给曲线形式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意味着:随着价格上升,供给呈递增态势,价格下降,供给量降低。同理,默认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意味着:随着价格上升,需求呈现减弱态势,价格下降,需求数量增加。因此,运动鞋出口至美国可能呈“供给曲线价量正相关、美国需求曲线价量负相关”的市场走势。
图1是产品供需曲线,在供给曲线方面,运动鞋生产呈现出边际成本递增的特征。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标准趋严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导致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增加。这也导致企业将部分生产线开设在越南、印尼、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国家,甚至舍弃了部分低端产品,让渡给这些国家。

图 1 运动鞋出口的供需曲线图
在需求曲线方面,美国消费者对运动鞋可能出现价格越高,购买量越低的情况。
2 关税分析
在无关税的自由贸易环境下,运动鞋的供给曲线(S)呈上升趋势,需求曲线(D)呈下降趋势,两者的交点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但这里需要区分品质不同鞋类,关税导致价格变化时美国消费者的不同反应。
对于中低端运动鞋市场,一般国外消费者对价格较为敏感,价格上涨可能导致需求量显著下降,表现出较高的价格弹性;但对于中高端市场,由于对品牌和质量的偏好不易改变,价格上涨可能导致国外需求量下降不明显,从而使得价格弹性相对较低。具体如图2和图3两种图形所示。

2“低端”运动鞋供需曲线图

图 3 “中高端”运动鞋供需曲线图
在两个图中,关税的增加提高了运动鞋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价格,抑制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图2显示,美国低端消费者对运动鞋的价格变化较为敏感,价格上涨可能导致需求量显著下降,表现出较高的价格弹性。但图3显示,在中高端运动鞋市场,美国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偏低,影响较弱。
供给上,正是由于运动鞋产业过去长期面临的成本上升,面临着产业转移的压力,已经具备在短期内适度调整产能的能力,反而使得运动鞋供给的价格弹性呈现出中等偏高的特征,即在短期内具备一定的产能调整能力。
2.1 需求端关税分析
我们尝试用需求价格弹性公式,来测算关税对运动鞋出口数量的影响。

根据上面弹性公式,设定一双低端运动鞋价格为100元;中低端的运动鞋价格为200元;中高端运动鞋价格为600元;高端运动鞋价格为1000元,原关税为25%,新关税为125%。测算结果如下:
高端鞋市场,如果需求弹性为0.2,价格上涨80%,需求量变化-16%,说明刚需较强;低端鞋市场,如果弹性为5,价格上涨80%,需求量减少400%,出口几乎全部消失。中高端鞋市场,假定弹性为0.53,价格上涨80%,需求量变化-42.4%,影响有限。中低端市场,假定弹性为1.5,价格上涨80%,需求量变化-120%,需求接近为0,损失严重。汇总如下表1所示。
2.2 供给端关税分析
同样,可以用供给价格弹性公式,来测算关税对运动鞋出口数量的影响。

根据上面弹性公式,设定一双运动鞋价格为600元,原关税为25%,新关税为125%。测算结果如下:
低的产能调整能力,如果供给弹性为0.2,价格上涨80%,供给变化16%,企业产能刚性大;高的产能调整能力,如果供给弹性为3,价格上涨80%,供给变化240%,供给随价格上涨,企业调产灵活。中高调整能力,假定弹性为1.2,价格上涨80%,供给变化96%,企业调产能力较为灵活。中低调整能力,假定弹性为0.9,价格上涨80%,供给变化72%,供给刚性较大。汇总如下表2所示。
综合供需来看,美国关税上调,导致出口运动鞋价格上涨。供给弹性高的运动鞋企业,能够灵活调整企业产能,降低库存风险。调整能力较低的企业,产能刚性大,企业容易积压库存,造成亏损。美国中高端运动鞋消费者,需求弹性小,面对价格上涨,需求变化量小,对出口影响有限。低端运动鞋消费者,对价格敏感,面对价格上涨,需求锐减,对出口影响较大。
3 挑战应对
从前面可以总结提炼出,运动鞋产业中的企业,要做的是增强自身供给弹性,降低美国消费者需求弹性。
一方面,“刀刃向内”,调整生产方式,采用零库存、柔性供应链等精益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运营和生产方式,力求供给具备“较高的弹性”,避免处在“零弹性”状态,既能应对骤减,又能适应订单激增。另一方面,“品牌对外”,降低需求侧“弹性”,通过提升产品设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诉求,赞助特定体育赛事,制定本土化营销策略,建立品牌美誉度的策略手段,建立“刚性需求”市场,缓冲关税等行政和意识形态层面的冲击。
如果能够“内外兼修”,从长期来看,美国的关税政策将促使运动鞋出口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品牌粘性。如果企业在国际消费市场中站稳脚跟,将持续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品牌强国”的战略转型。
除此之外,企业也可以拓展新兴市场,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分散出口风险,建立多元化市场,降低对美国的依赖。当前,政府可建立健全的贸易救济机制,加大出口退税,增加融资支持,降低海外贸易壁垒,提高贸易自由度,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 上一篇: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陈占光一行 调研白云皮具城
- 下一篇:百计视角

- 安踏全球智慧创新产业园,2026年竣工
- 梁朝伟,出任斯凯奇亚太区品牌代言人
- 年销售330亿元跑鞋“神话”!今年中国市场再冲80亿?
- 从百年英伦到资本怀抱:Clarks品牌的中国式变局
- 中产跑鞋,又多一员?
- 李宁:成为2025—2028年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