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调查银行业薪酬水平:工资和福利均让人羡慕
宝玉入职保险公司后,又见黛玉,问:“妹妹可曾拉过保单?黛玉道:“不曾拉过,只做过一年银行职员,办过几张信用卡。”宝玉又道:“可拿过千万年薪没有?”黛玉便忖度着可能他有千万年薪,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千万年薪是件罕事,岂能人人都能有的。”宝玉笑道:“在金融业,这不是件罕事。”
五大行长年薪总和不敌肖遂宁
2010年监管层对银行频下限薪令,国有大行首当其冲。从披露的信息看,五大国有银行"一把手"税前薪酬多在100万元左右;相比之下,股份制银行高管收入则要丰厚很多。其中,深发展银行董事长肖遂宁、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薪酬分别达到825万元和715.48万元,兴业银行高建平、华夏银行吴建则分别为304万元和260万元。
如表所示,大行高管间薪酬差距不大,而且与股份制银行相比普遍属于较低水平。在已公布高管薪酬的银行中,薪酬最高的是深发展董事长,达到825万元,行长薪酬最高的是民生银行,684.48万元,均超过了五大国有银行同职位高管薪酬的总和(488.23万)。
如果按照所有银行披露的个人薪酬数据进行同一排表,在股份制银行薪酬前10位当中,民生银行占据5个席位,在整个上市银行薪酬排表中,民生银行也占据前10位中的4位。
银行员工薪酬高处不胜寒
金融业的高薪已经成为市场的共识。根据智联招聘近两年发布的薪酬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和2010年,金融行业都以平均薪酬20余万占据薪酬榜单的榜首。上市银行的年报也验证了这一数据。银行在A股上市公司中向来是最赚钱的企业,上市银行员工也以平均26万元的年薪处于高处不胜寒的地位。
京华时报记者统计了16家上市银行的薪酬状况。在员工薪酬方面,上市银行员工平均年薪达到了26万元,处于A股上市公司各行业的领先地位。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员工薪酬虽然也处于上市公司高位,平均约16万元,但是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商行平均31万元的薪酬相比,仍然显得较低。
晒银行福利:隐形收入羡煞人
除此工资外,银行的高福利也是很多人向往的原因。据了解,除薪酬稳中有增外,一些银行的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也高于其他行业。
浦发有住房借款
近日腾讯公司传出低息贷款一事,被坊间热议。实际上低息贷款在银行亦存在。记者调查了解到,少数银行曾在前两年为员工提供一定额度的低息贷款福利,利率甚至低过当时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目前低息贷款基本已经消失,但是银行在住房方面的福利仍然好于其他行业。浦发银行2010年年报显示,截至2010年末,浦发银行给员工提供的住房借款余额还有3969.2万元。
招行员工房补8.4亿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银行为正式员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一般按照社保规定的上限缴纳,还有一些银行在住房公积金之外,会采取房补的形式来作为员工住房福利。虽然以住房补助的名义下发,但是员工实际上的用途银行是不管的。还有一些银行是给不同级别的员工一定额度的住房补助,随着职位提高额度上涨,分若干年补完,但只有买房的时候才可以提取。
招商银行2010年年报显示,2010年该行支付给员工的住房津贴共计8.4亿。
常发购物卡、券
此外,大多数银行都有置装费等费用,会以购物卡、提货券的形式下发到员工手中,一般来说额度超过员工需要使用的额度,因此也被当做是一种福利。
年薪超300万者达38人
在高管薪酬方面,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高管虽然在监管层的限薪令下控制了薪酬,但也仍处于上市公司高位。
具体而言,京华时报记者统计了各银行董事长和行长的薪酬。五大国有银行中,众多"一把手"的税前薪酬多在100万元上下。相比之下,股份制银行的高管收入要丰厚得多。据统计,上市银行高管中,薪酬在300万以上的就达到38人之多。事实上,这一薪酬也许未必反映了上市银行高管真正可以获得的薪水。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大部分银行按银监会的规定,对高管人员绩效薪酬中按照50%左右比例计提风险基金,进行延期支付。就拿此次上市银行"薪酬王"深发展董事长肖遂宁来说,他2010年薪酬为825万元,这其中还不包括187万的递延奖金和200万的一次性特殊奖金,如果全加上,肖遂宁薪酬共计1212万元。民生银行的董文标也是如此,如果加上延期支付部分,他的总薪酬可能达到1000万元。
除了可能延期支付的奖金降低了目前高管薪酬的"账面金额"之外,部分股份制银行的薪酬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审核。也就是说,年报披露的薪酬仅是部分薪酬,还有一部分薪酬待确定后再披露。
中小行员工薪酬两倍于大行
京华时报记者统计,五大行中,交行员工平均年薪为17.12万元,位列5大行之首;农行较低,平均年薪13.78万元;工、中、建行员工平均年薪分别为:15.62万元、15.83万元、15.32万元。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浦发银行以35.47万元再次摘取银行员工平均薪酬第一名(该行去年就以36万的平均薪酬位列首位)。虽然浦发银行夺得平均薪酬第一,但是其他股份制银行的平均薪酬也没低多少,第二名的华夏银行达到35.35万元,第三名民生银行也有34.25万元。此外,北京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去年员工平均薪酬分别为33.92万元、32.98万元和31.63万元。员工平均薪酬相对较低的是兴业银行、深发展和中信银行,其中兴业银行最低,为21.42万元,深发展次之,为23.8万元,中信银行为27.3万元。
大行高管受制于限薪令
大行的高管薪酬明显低于中小银行,主要是由限薪令所致。受政策影响,2010年国有控股银行的高管薪酬发放必须获得相关部门确认,因此其2010年年报仅仅公布了部分薪酬总额,不过由于2009年报公布的也是部分薪酬,因此亦可以大致看出薪酬趋势。
"政府有关部门,对国有控股金融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有一些限制性的规定。业绩越来越好,高管的薪酬越来越少。"去年我就说,我很平衡,比如说我们跟财政部的领导比,他们水平不比我差,他们的工作不比我轻松,但是他们的报酬比我现在的水平已经低了很多。"银行行长李礼辉近期曾表示对这种薪酬水平非常理解。
信贷风险总监年薪652万
京华时报记者发现,尽管国有大行的薪酬水平整体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但也有个别高层的薪酬很高。例如往年薪酬屡创辉煌的银行信贷风险总监詹伟坚,虽然今年其工资大幅缩水,由2009年的1100.57万元迅速减少至2010年的652.54万元,但排名依然居前。在全行业中排名第四。据知情人士透露,詹伟坚是全球招聘的风险总监,2007年以来薪水一直是中行管理层中最高的,他不属于国家有关部门限制薪水人员的范围。
金融从业者的意外死亡
金融行业的高薪酬一直为投资者所诟病。但是,金融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意外突发状况也同样令人担忧。
25岁研究员猝死
近年来,金融从业人员意外死亡的例子已经不在少数。2011年的新年小长假刚过,加入中金公司仅一年多的一名25岁研究助理猝死。虽然中金公司方面称,该员工供职于中金公司上海办公室的研究部门,为农业食品行业组研究助理,具体死因目前尚不清楚。但是不少从业人员反映,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长期睡眠不足、频繁出差倒时差等,往往严重影响着个人身体健康
杨骏英年早逝
健康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压力巨大的投研部门并不鲜见。2009年6月22日,前君安证券有限公司总裁、深圳晓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杨骏,因病在上海逝世,正值壮年的他曾放言"6000点是这辈子再也见不到的点位",不幸成为他的"现实"。
投资经理跳楼
除积劳成疾进而猝死,跳楼事件也引起了关注。申银万国证券衍生投资部研究员于今年4月28日下午跳楼自杀,对于自杀原因,有消息称是该投资经理操作公司的股指期货业务出现爆仓。
女投资顾问跳楼
此外,2008年底招商证券投资顾问丁某跳楼也曾轰动一时。投资者王先生在招商证券开设股票交易账户后,营业部安排女顾问丁某提供股票交易服务,后产生了巨亏,丁某跳楼。
■资本论
在去年国内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前十榜单上,金融业又一次毫无悬念地风头尽出,一共占据6席,并且连续囊括了2006年以来这张耀眼榜单的前三名。这样的成绩虽然相比起前几年动辄包揽前十大高薪名额已“收敛”许多,但面对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动辄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天价年薪,人们还是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又是凭什么。
其实在2009年初,财政部下发《关于金融类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限定国有控股金融企业负责人最高税前年薪为280万人民币以后,国有上市金融公司高管的薪酬近几年来均普遍维持在200万元以内。
但是诸如银行业中的民生银行,保险业中的平安,证券行业中的广发证券等公司股权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非国有金融机构,仍然在高管薪酬榜上独领风骚。在2010年国内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总额排名前三的正是广发证券、民生银行和平安,分别为7209万元、6828万元和6820万元,平安和广发证券还“贡献”了2010年十大高薪高管的前三人。
这类上市金融机构高管“肆无忌惮”的表演也最为人们所诟病。在2007年初,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就曾公开怒斥保险公司高管薪酬不合理,可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2007年度国内上市公司前十大高薪者中有8人来自平安,整个榜单几乎被包圆,其董事长马明哲创纪录的4600万年薪外加2000万奖金的总薪酬更是令人咋舌。而这些公司高管薪酬的不合理性,其实不仅在于“高不可攀”这一点,更加关键在于目前国内金融行业是具有较为严格市场准入行政限制的不充分竞争市场,也就是说这些公司的盈利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行业相对垄断的特性。对于这类上市的非国有金融机构,监管部门虽然无法像对待国有控股金融企业一样从组织纪律上对企业高管薪酬加以限制,但是完全可以从行业规范上对其高管薪酬方面多加管束,比如多约谈约谈拿着明显不合理高薪的高管们,或者督促其建立完备、平衡的薪酬设计和审核机制。
而在国有控股金融企业方面,很多公司目前针对高管薪酬实行的是“分而治之”的办法,虽然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受制于财政部的“限薪令”,但是对于关键岗位的管理人才,比如银行的信贷风控总监、保险公司的总精算师、证券公司的投资总监等,还是舍得花大价钱的,这也是保持行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是在这类金融企业中,容易被人所忽视的“隐性福利”等问题也往往出在董事长总经理等“被低薪”的高管们身上。目前正在筹划上市的新华人寿,在去年年底就被媒体爆出曾为包括前总裁孙兵在内的公司47名高管购买了一份补充养老保险,按照保险协议,孙兵可以在退休后每月领取9万元的天价养老金,堪称史上最丰厚的国企老总退休福利。针对这种情况,监管部门应该要求国有金融企业扩大高管薪酬的披露范围,比如高管的职务消费、补充福利等内容,还要相应配备“有牙齿”的监管措施,可以对公司以及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处罚。
另外,对于非上市国有金融机构高管的薪酬,有关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因为这些公司没有相关信息披露的义务,往往给高管开出更加“不着边际”的年薪,应该让这些缺乏公众监督的高管们把自己的工资单晾出来晒出来,毕竟阳光才是最好的杀毒剂。 (来源:京华时报)
- 上一篇:浙去年年均工资超3万金融业超10万
- 下一篇:富士康的工人加班费该由谁来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