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品味白领 > 职场办公室用语:无锡方言VS普通话

职场办公室用语:无锡方言VS普通话

2010-12-27 14:49:55 来源:中国鞋网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地大物博,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文化差异大,语言差异更大。尤其是对于地处吴方言区的无锡话,一些从外地来锡工作的职场人士显得格格不入,痛苦万分。

  听无锡话就像听日语

  小黄是江苏宿迁人,从徐州师范大学毕业后应聘来到无锡,在市中心一企业内上班。刚开始上班时,同事们都挺照顾她,面对一个“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新同事,大家都很自觉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然而,时间一长,同事们之间逐渐熟悉起来后,不少无锡本地的同事开始窃窃私语,用无锡话交谈,这在无意间仿佛将小黄隔膜开来,这让她很头疼,她告诉记者,无锡话听起来就像日语一样,语速很快,叽里呱啦,根本听不懂在说什么。

  不仅如此,有时候上司布置她工作时,也会无意间流露出几句无锡话。小黄说,对此,她既紧张又担心。明明听不懂领导讲什么,但是却不敢再多问,细节也不知道怎么做。就这样,在诚惶诚恐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东北人常被误解

  小黄听不懂无锡话也就罢了,毕竟她还是江苏人,文化生活习惯大致相同,而东北汉子小杨则搞不定江南文化,一直被人误解。小杨是典型的东北人,嗓门大,性格豪爽,心直口快。以前在老家沈阳工作时,几乎所有的同事和领导都说他善于沟通,绝对是好同事、铁哥们。但现在无锡一家IT公司的研发部工作后,同样处事方式,在新同事眼中成了“缺点”。

  对此,他分析北方人喜欢有话直说,语气斩钉截铁,南方人喜欢点到为止,惯用温和声色。在讨论业务时,小杨喜欢使用类似“我认为”、“你应该”、“你这样不对”等命令式的口吻。而南方人则更倾向于使用“我们觉得”、“或许这样做会更好,你觉得呢?”等缓和、商量式的口吻。“我完全被误会了。”小杨说。

  苦学无锡话

  对于语言的“障碍”,很多在锡工作的外地人都声称没办法。小孙向记者回忆了他学习无锡话的过程。他采取“脸皮厚”的策略,没事就主动加入到无锡人的谈话中去,同事和朋友之间,只要有人说无锡话,听不懂的地方他就立即提出来,要求同事翻译。同时,他还做起有心人,将一些日常用语记在心中。平时吃饭走路,只要听到有人说无锡话,他都竖起耳朵听人家在讲什么。不仅如此,他还经常收看无锡本地的方言节目,先从听开始,听完后尝试去说。他还买了一本无锡方言书,回家没事就翻出来看。一年后,他逐渐适应了无锡话,并能听懂一大半。他希望通过记者告诉所有和他遇到同样遭遇的外地人,来到无锡就要入乡随俗,从自身抓起,不能带着情绪排斥,从心底深处接受无锡话。他说,其实学无锡话比当年学英语简单,有天然的语言环境在,平时多听、多说,时间一长自然就能融入无锡话的圈子里了。

  公共场合要说普通话

  不过,专家认为,一个地方的人民传承和使用地方语言这一地域文化,是无可非议的。但无锡作为要向一个现代化特大发展的城市,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我国的发展水平,象征着一个城市的友好程度,因此不能因不分场合地使用地方语言而让外地人觉得无锡有种“壁垒”的感觉,难以融入。在公共场合讲普通话,容易交流和沟通,便于消除外来人员的陌生感和欺生感,可以增进这个城市和谐的程度。

  在公共场合讲普通话,对无锡本地人来说,应是一种常态,是持久性的。随着无锡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发挥,外地人大量进入这个城市,将是一个长期的现象。所以,在公共场合讲普通话,也应随之而持久,而不是一件应景和权宜之事。(来源:扬子晚报)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