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鞋企开辟出口“绿色通道”
鞋网5月19日讯,哈洽签约台
项目名称,中俄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项目;时间,2006年6月第十七届哈洽会;签约方,浙江康奈集团、东宁吉信集团、东宁县政府、俄罗斯乌苏里斯克政府四方;金额,3亿元。
项目进行时
合作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亿元,入驻国内企业17户,形成了以木材加工和鞋类生产为主的产业集群,建设鞋业生产线28条,年可生产2000万双鞋,入区各企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达7亿元。
仅仅三年时间,从一个签约项目发展成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2亿美元,中俄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走出了一条从哈洽会上延伸出的辉煌之路。
2006年6月,在第十七届哈洽会上,浙江集团、东宁吉信集团、东宁县政府、俄罗斯乌苏里斯克政府四方正式签约建设中俄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项目,开始了艰难而愉快的合作区建设历程。
几年下来,合作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亿元,入驻国内企业17户,形成了以木材加工和鞋类生产为主的产业集群,建设鞋业生产线28条,年可生产2000万双,入区各企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达7亿元。2009年,入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2亿美元,并成为俄乌苏里斯克市第一纳税大户。实现出口贸易值7600万美元,拉动东宁县进出口贸易增幅6.33%,使东宁成为龙江对俄贸易降幅最小的口岸。合作区通过了由商务部委派的国际咨询公司建设工程质量验收,成为八个中标合作区中四个合格之一。
作为国家扶持的企业走出去的平台,中俄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为中小企业提供保姆式的服务,使他们克服了单打独斗的局面,组团走出国门。俄罗斯近些年不断加大打击“灰色清关”力度,合作区采取跨国加工连锁模式,在境内生产半成品,在俄罗斯组装成品,将劳动力价格优势和俄罗斯制造进行“嫁接”,为技术、劳务和商品进入俄罗斯开辟了“绿色通道”,完成了从“制造”到“俄罗斯制造”的华丽转身。
迅速发展中的中俄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规划占地2.28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0亿元,吸引60家国内企业入园,重点发展鞋类、轻纺、木业、建材、家电、皮革、日用小百货、汽车组装等产业。
日前,北京一家制衣公司正式落户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成为首个进驻合作区的制衣企业,标志着中俄合作区拓展了新的跨境加工领域,合作区又开辟了新的征程。
- 上一篇:泉州鞋企抱团酝酿在俄罗斯设厂
- 下一篇:李宁成为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

- YOUNG新品 | 五一出游必备鞋款!绝对够吸睛,出去浪也要穿得舒适时尚!
- 卓诗尼4月集团简报
- ASICS亚瑟士正式签约中国马拉松名将李芷萱
- 福连升五一假期 出游穿鞋指南
- 快乐51,活力出击!蜘蛛侠时尚跑鞋
- 薄如蝉翼|ABCKIDS夏日 “破茧”系列 轻盈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