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鞋企开拓新兴市场分流销售压力
鞋网9月22日讯 在深圳宝安区龙华镇,像cryst&craft这样的小礼品厂一样去参加环球资源礼品展的企业并不多。
“除了稳住以前老客户之外,老板还想开拓新市场。以往七八月前,海外年底节日消费的订单基本上已经敲定95%了。”该公司赴港参展的工作人员说,“一般情况下,前7个月是争取欧美订单的时间,第三季度以开拓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市场为主,不过今年我们开始转内销。”
这样的订单周期下,今年cryst&craft上半年仍与上年业绩基本持平。而下半年以来,订单持续同比增加,以前每年业绩10%-20%的增长,今年第三季度与往年同期差不多。
对于全年业绩,该工作人员预计,“今年海外订单来得迟一点,而亚洲市场的业绩同比去年要好。关键是今年我们开始做国内市场了,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的业绩效应在下半年才开始体现,所以估计全年总量是增长的。”
cryst&craft的年出口额约1000万美元,若将其今年的走势用线条描出,酷似广东省今年总体出口贸易轨迹。
海关广东分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8月进出口降幅不断收窄,进、出口逐步回稳。今年前6个月,广东加工贸易进、出口降幅均在20%以上,自7月起收窄至20%以内,8月延续这一态势,出口额下降19.1%,进口额下降17.8%。
新兴市场的胃口
与cryst&craft一样开始寻找新市场以替代欧美市场损失的,还有家电企业深圳创维。创维公司助理总经理甘士奇对记者表示,公司今年有六七成的销售来自新兴市场,如东欧、俄罗斯、印度、南美和非洲,因此即使全球经济萎缩,出口压力仍较小。
新兴市场对广东企业的吸引力已蔓延到各个行业。据广州海关统计,前7月,广东地区鞋业对东盟、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市场出口保持较高增长态势,分别出口2.1亿双、2亿双、1.6亿双和1.3亿双,分别增长45.2%、80.7%、26.9%和41.4%,其中对以上市场出口橡胶或塑料面料鞋比重均超七成,特别对东盟、非洲和拉丁美洲所占比重高达八成以上。
一位来自台湾的鞋类贸易商表示,该公司与美国销售商合作的订单今年下降50%,而中东只下降10%,“要削减生意的话,首要考虑是美国和欧洲,而不是新兴市场。”
尽管今年以来皮面鞋出口量明显下降——出口2.8亿双,下降25.6%,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个百分点——但出口均价为9美元/双,增长14.2%。此外,纺织面料鞋出口2.1亿双,微降3.1%,但均价为3.7美元/双,增长3.5%。可见,皮面鞋和纺织面料出口更趋高档化。
“新兴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欧美市场的萎缩,但新兴市场在短期内尚无法完全取代欧美市场的主要出口地位。”广东鞋业厂商会会长何贵玲认为,“欧美消费需求萎缩下半年仍可能继续,因此鞋企出口欧美市场表现仍不明朗。”
因此,一些鞋企正在加大拓展内销力度,缓解出口压力。
一位国外运动品牌国内代理商透露,运动鞋品牌代工之王“台湾宝成集团”也开始加入了代理销售的行业,目前,宝成已经在内地开设了2600家直营店和3000家合营店,没有自有品牌,主要是分销其代工的几家大运动品牌产品。此外,另一家台湾制鞋企业东莞兴昂也开始在国内开设高级女鞋精品店。
诱发这些制鞋厂走进国内市场的动因就是业绩。几大鞋企在香港公布2008财报显示,星期六2008年业绩增加了26.8%,百丽业绩增加了52.9%,达芙妮增加了37.4%,安踏增加了54.8%,李宁增加了53.8%。
“我们的企业以前仅仅依靠欧美市场就能吃得很饱,因此很多代工企业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到国内市场培养品牌,而今年开始,向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分流销售压力的企业越来越多,广东的制造业正在金融危机中进行一轮淘汰与整合,那些生存下来的有实力的企业必然会向更广阔的市场发展。”何贵玲说。
内销模式初探
“现在内销外销就像企业的左臂与右臂,两者都很重要。但对于长期依赖欧美市场的企业来说,新兴市场与内地市场消费者对质量、价格的要求和香港地区及海外都不一样,不论是开拓新市场还是出口转内销,都并非易事。”何贵玲认为。
以电器产品为例,厦门华侨电子北美区销售主管李建英就认为,南美和印度的买家大部分只对老式的显像管电视机和32英寸以下的液晶电视感兴趣。由于新兴市场消费者购买力有限,因此,出口策略的调整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公司的毛利率。而出口转内销对来料加工企业来说还需要逐步适应的过程。
本月底,由长春市政府、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和东莞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东莞服装鞋帽推广会将在吉林举行。
“东北的鞋厂不多,东莞鞋业企业可以趁此机会,看准市场,在当地设立办事处,东莞做的鞋在东三省还是有很大的市场,应该长期‘潜伏’下去。”东莞皮革鞋业协会副秘书长、世界鞋业总部基地副总经理张鸿说。
这是东莞第二次冲向内地市场。今年6月,东莞市政府组织家具企业在武汉举办类似的展销活动。
“现在,东莞各口岸都建设有东莞特色的‘两仓合一’的保税物流中心,来料加工厂无需将货物出口至境外再进口内销。”张鸿认为,以前出口货物需要先在“香港一日游”,再进口内销,现在只需在监管仓过渡就可以直接内销,既节约运输成本,又提高运作效率。
此外记者了解,广州黄埔海关正制订扶持外资企业扩大内销的若干措施,如建立内销“快速通道”、试行内销“集中申报”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