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巍峰与“巨型一号”:“丝瓜大王”创业记
今年37岁的周巍峰是上蔡县黄埠镇北周庄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9年前,他就利用农闲做起了手套生意,一个月赚个5000多元钱不成问题,成为村里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但一向不安分的他,对此仍不满足。
2001年的一天,周巍峰到郑州寻找发家致富的项目,从一张报纸上看到驻马店市柴油机厂下岗职工殷世彬加工丝瓜络鞋垫产品供不应求的信息。他认为这个项目既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是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好路子。于是,他立即赶回驻马店,找到殷世彬了解情况,把自己的10万元积蓄全部投入丝瓜种植。通过咨询专家,拜访种植户,搞市场调查,他最后选定湖北的“白玉霜”丝瓜和江苏高邮的“棒丝瓜”作为试种品种。
一个晴朗的早晨,周巍峰突然发现在“白玉霜”丝瓜与“棒丝瓜”交接的地方长出了几个与众不同的大丝瓜,他一查资料才知道是品种杂交出现的基因突变。专家说,这种情况仅有千万分之一的几率。周巍峰如获至宝,对这几个超级丝瓜悉心看管,倍加呵护。等丝瓜成熟后,他把超级丝瓜种子珍藏下来,还给它们起了个名字叫“巍峰一号”,后来在很多人的建议下又改名“巨型一号”,并注册成功。
2002年,周巍峰全部植下了选育好的“巨型一号”丝瓜种,结果长出来的丝瓜一个比一个长,2米以上的就有好多个,其中一个居然长达3米,周围的群众纷纷前来观赏。更让人惊奇的是,“巨型一号”丝瓜水还能治病。那一年,“巨型一号”还登上了全国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的展台,卖到60元一个。至此,周巍峰算是掘到了种植丝瓜后的“第一桶金”。
品尝着小获成功的喜悦,周巍峰冷静思考着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一位推销保健品的武汉人。听到“巨型一号”丝瓜水治气管炎的事,这个武汉商人很感兴趣,给了周巍峰50元钱,让给他寄一瓶试用。没想到10多天以后,他打电话给周巍峰,说他女儿患了严重的气管炎,自从喝了丝瓜水后明显见轻,他决定再买10公斤。后来,这个武汉人又介绍朋友买了几十公斤丝瓜水。
周巍峰决定对“巨型一号”进行综合开发:丝瓜生长前期,以卖丝瓜菜为主;后期以加工丝瓜络鞋垫、洗刷工具为主;此外以加工丝瓜水为主,把“巨型一号”丝瓜的价值开发到极致。
于是,周巍峰筹集资金上了一套丝瓜水生产线,下工夫研发“巨型一号”丝瓜水,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实现了丝瓜水在不添加防腐剂的情况下持续保鲜3年的目标,破解了丝瓜水保鲜难题。
为了探索更好的销售渠道,周巍峰决定尝试网上销售。2003年,他带着一台破旧的电脑来到驻马店市区,租了一间房子,开始了网络经商之路。
在网络上,周巍峰接触了江苏省海门市的一位朋友,两人每天都在网上交流交易方面的经验。经这位朋友指点,周巍峰登录淘宝网并注册了店铺。
2006年5月31日是周巍峰最难忘的日子,这一天,网易一位主持人经推荐使用了“巨型一号”丝瓜水,写了一篇介绍“巨型一号”丝瓜水的试用报告,在网易《平民女子日记》栏目发表,吸引了众多网民的眼球。“巨型一号”丝瓜水由此成为知名网络美容品牌,价格从每瓶35元涨至每瓶80元。
今年1月17日,在由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人民网、搜狐网、新浪网等共同主办的一次网络品牌评选活动中,“巨型一号”丝瓜水获得美容护肤类产品“全国十佳知名品牌”称号。
周巍峰成功了,但他时刻没有忘记创业时的初衷———让乡亲们共同富裕。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注册成立了晨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汝南县罗店乡建立了40亩的“巨型一号”丝瓜种植基地,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带动近1000户农民种植丝瓜2000亩。他还与科研院所合作,改良育苗技术,使“巨型一号”丝瓜上市时间提早近1个月,丝瓜单产比常规栽培增加800公斤至1000公斤,亩均产值达4500元。前不久,周巍峰又新上了一套丝瓜水全自动无菌灌装生产线,通过提升品质、改进包装,网络销售量再创新高。
- 上一篇:“罗非鱼王” 陈煌奇的坎坷创业故事
- 下一篇:“神秘鞋王”再当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