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国际社会贸易保护对我国皮革出口新挑战

国际社会贸易保护对我国皮革出口新挑战

2008-05-23 08:41:20 来源:中国纺织网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纺织品贸易问题是中美贸易逆差的导火线,将进一步演化为欧盟及其他国家对的制约。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欧盟针对各种进口产品制定的详细技术标准高达10多万个,从不同层面限制外来商品,甚至还强制推行一些标志,如欧盟推行的“CE”标志,不论是欧盟内部企业生产的产品,还是其它国家的产品,要想在欧盟市场上自由流通,就必须加贴该标志。如2002年9月11日欧盟在其《官方公报》上正式公布2002年第61号禁令,即禁止使用四氨基联苯等22种偶氮染料。我国纺织印染企业为了应对欧盟的禁令,防止出口市场的流失,被迫进口德国拜耳和瑞士汽巴、山德士等公司生产的染料,并由这些公司出具其染料非禁用偶氮染料的保证书,且在客户对样品进行测试认可后,方可投入生产,产品成本明显提高。据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08年2月,WTO累计共有6490个TBT(技术性贸易壁垒)通报,而(自2002年以来)的对外TBT通报总量为364个,其中针对纺织、皮革和服装的通报总量为140个,而我国仅有5个,这反映出我国纺织品服装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受制于他国的行业标准与规则,而且,短期内这种被动局面仍将延续,我国纺织产业面临的国际贸易保护形势非常严峻。

    贸易保护措施对产品市场的影响必然会反馈到要素市场中来。受贸易保护措施的扭曲影响,原来的生产要素组合在新的保护规则下可能不再具有优势,甚至处于明显的劣势,由此可能导致我国纺织产业对自身比较优势的不合理利用,进而影响我国纺织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此外,受限产品返回国内市场必然打破原有的国内市场均衡,部分产品出现供给“过剩”,这种假象还会进一步诱发企业停工、停产,导致生产系统开工不足、人员闲置;另一方面,“过剩”假象还会影响到产业资源的重新配置,甚至还可能会出现原有生产要素的迁出。从世界纺织产业的国际转移来看,我国具有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的许多比较优势,然而,由于贸易保护措施的设限制裁以及不明朗的出口预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上述比较优势,使得许多跨国资本转投到诸如东南亚等发展家去。表面上看,国际投资转移只会影响我国纺织产业规模和对外加工能力的扩张速度。实际上,跨国投资转移也预示了国际资本对我国纺织产业整体投资环境、外贸形势和出口前景的不利,这势必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投资活动、经营行为,最终会影响到我国纺织产业的深层次发展。据我国商务部资料显示,2006年上半年,我国周边国家或地区对欧、美纺织品出口出现激增,同年1~5月从香港、韩国进口到欧盟的纺织品同比分别增长了234%和150%,我国纺织品对亚洲、拉美等非配额地区的大幅增长也引起了当地同业的警惕,并被欧、美怀疑存在非法转口。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混乱的贸易秩序只能进一步恶化我国纺织品的外贸形势。

    尽管我国已经与欧盟进一步达成了2008年8个类别的出口监管办法,但是今年年底即将到期的中美纺织品贸易尚不知走向何处。一次又一次的短期安排的确有助于缓解贸易摩擦,但是,它们毕竟未能给纺织品对外贸易带来阳光明媚的春天。2007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净创汇1568.79亿美元,占全国贸易顺差的59.83%,在这种背景下,纺织品贸易问题也就自然成了中美贸易逆差的导火线,遏制纺织品出口增长实质是将纺织品问题转换为中美贸易逆差、人民币升值、打击盗版、进一步开放电信服务和医疗器材市场等问题。由此可见,纺织品贸易问题已经关系到我国整体的对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市场开放等诸多经济问题和国家政策,值得行业和政府给予高度关注。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