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博会用科技做运动产业升级助推器
10年来,鞋博会对于晋江体育产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是一个品牌展示、技术交流和商务拓展的极好的平台。
据了解,现在企业参展鞋博会,更多的是为了形象展示、商务拓展,以往晋江是鞋都,更多的是停留在制鞋加工方面;而现在晋江产业升级,发展为体育产业基地,那么鞋博会也应当升级,成为晋江体育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切实的成为产业基地推动的有力工具。
体育产业处在产业链的高端,辐射、拉动作用非常大、赛事对交通、餐饮、酒店业等的拉动为1:5。对于晋江而言,对体育产业的期待更为宏大。早在2007年9月,晋江便提出了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见。按照其思路,未来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将布局为"一带二地一中心"。"一带"即大众健身、竞赛表演、运动训练、商贸会展、体育生活化社区、滨海休憩为一体的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二地"即全球体育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运动训练基地。"一中心"即全国体育赛事中心城市。
毕竟,深圳和成都都是多元化大城市,不太可能把体育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轴;而晋江GDP的18%来自体育产业(运动鞋服)等,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鞋博会应当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
可是怎么推?这应当很好的分析下当前运动鞋服或者体育用品市场现状。
目前,的运动休闲鞋市场份额基本上被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两大军团平分,其中,耐克、阿迪达斯、李宁、安踏是市场的主要力量。而晋江有3000多家企业,但是能算得上品牌的企业则寥寥无几。
众所周知,仅晋江一个产业集群就为全世界代加工60%的鞋类产品,加工设备也是世界一流的,而之所以只能靠争取微薄的代工费生存,就是因为大部分企业只是在简单地"依样画瓢",即使有了自己原创品牌也还是这个模式,可都在长期的加工过程中会学到一些弧线的分割和结构框架等方面的"表面设计",但仅仅只是做到了"知其然",而并不知其"所以然",并不了解那些国际品牌设计背后有强有力的人体工学研究成果的支撑,研究会得出诸如怎样组合各种材料才会让运动产品更加舒适的结论,而材料配置和设计工艺两方面都是为了实现"舒适"这一最终目的。
可以这么说,不单单是单个的企业,放大到更高的层面,该科技领域的发展决定着我国运动产业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毫无疑问,科技就是品牌增值的助推器,是品牌抗外力的反冲器。"在科技称雄的时代里,没有科技创新就意味着被动挨打,品牌就会失去持久的竞争力。"
现在晋江政府为企业搭建了极佳的推广平台和产业环境,发展的政策和导向已经提出来,关键是怎样落实到实处;近年来,企业品牌意识和科技发展的理念,已经开始大大抬头,那么鞋博会在科技理念、技术交流、科研探讨方面下工夫,促进晋江产业升级,为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作者系: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科技开发中心主任庞晓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