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鞋企老板做生意 璧山政府掏百万
下月举办的鞋业博览会邀请意大利、巴西等国际制鞋巨头参加
5月18日至20日,第四届西部国际鞋业博览会将在璧山县开幕。此次博览会首次设置了国际馆,以加强国内外制鞋企业互相交流。
提高自身素质,抓住机遇引进外资,正是璧山县建设“西部鞋都”的发展思路。
设立国际展馆寻求合作
璧山县鞋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截至昨日,本次博览会的展位已预定出500个。以前主要是国内各省区市和本地制鞋企业参展,此次博览会专门设置了国际馆,已有来自意大利、巴西等国的12家外资企业确定参展。
“设国际馆的目的,主要是邀请他们过来看看,寻求合作机会。”该负责人称,目前,璧山县生产的鞋出口到中亚、南亚、欧洲和非洲地区。但是,璧山鞋近三成出口是转口贸易,即通过中介再转给市场客户。经过这一过程,鞋企不仅利润减少,且始终处于二级批发市场地位,没有自主权。
该负责人说,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本地企业没有相对成熟和固定的终端客户群。“这次博览会就是给他们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
抓住沿海产业转移机遇
昨日,巴西派诺蒙亚洲分公司负责人来到璧山县,与有关部门商讨新厂建设问题。“该公司是亚洲鞋业巨头,今年准备投资1.6亿元建设新厂。”县招商局负责人说,目前还有8—10家外资企业有望落户璧山。
璧山县共有1300多家鞋类企业,吸纳了本地及周边地区甚至浙江、广东、福建、四川等省6万多熟练工人。每年出口鞋6500万双,年产值45.7亿元。另外,作为西部鞋材交易中心,璧山县的各类生产配套市场齐全
“这样完备的配套,加上土地、劳动力资源优势,才促成这些外资企业选择璧山。”县招商局负责人说,这正是璧山县抓住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通过自身努力而得到的效果。
政府掏钱培训企业老板
另据璧山县经委负责人介绍,5月23日,璧山县“现代企业高级管理研修班”将开班。
研修班面向本地规模企业和农业产业老板,专门邀请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教授授课,学习内容包括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营销,现代企业管理以及投资策略等。
“学费由地方财政负责,预计支出100万元,其中70万用于学费。”该负责人介绍,璧山县民营企业多,不少老板是当地农民,往往从一个小作坊起家,生意做大后经常遇到经营瓶颈,为他们举办研修班,就是为了增加他们的经营知识。
据了解,去年10月中旬,璧山县曾组织了54位企业老板去北京学习,15天的培训让他们受益匪浅,“有两个老板中途几次回来处理事情,然后又搭飞机再过去上课。”该负责人说,“所以我们今年把老师请进家门,就是为了方便企业老板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