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源被断 双星众专卖店面临亏损
“所有的代理商都希望汪海和刘树利达成协议,尽快解决这一尴尬局面。这样搞下去,很多代理商都会陷入亏损。”做了11年双星专卖店的四川商人董光焰昨天向本报表示道,代理商们处境微妙,目前以保持观望态度居多,但被卡住货源现在是最头痛的事情。
货源被断 众专卖店面临亏损
“汪海和刘树利关于西南双星51%控股权争夺的事情,我在春节前就听到了风声。春节后西南双星就组织开了大大小小的会,主要是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希望代理商不要恐慌。”董光焰坦言,由于2月底名人实业停掉了对西南双星成都物流平台鞋子的供货,这样四川各地的代理商们拿不到货,他们目前主要是靠库存在维持生意。
“专卖店主要是销售服装和鞋子,服装供货没有断,而鞋要占到50%的销售比重。”董光焰称,货源被控制后,生意还是受到影响,主要是货品不好补齐。“以前一个店赚1万多,现在可能就四五千。要是接下来库存卖完了,店面租金又高,肯定就会亏损。”
在成都郫县友爱镇开了双星专卖加盟店的一位代理也表示,她两三年前借了10多万开店,没想到把账还完刚开始赚钱就碰到这挡子事情,现在也是靠库存维持。
投“刘”投“汪”“老代理”有点矛盾
董光焰估计,双星在内江的销售额一年可以达到1500万元左右。而在内江开了15家加盟店的董光焰,在当地市场中占有主导权。类似于像他这样的老双星代理,在整个四川还有不少。挺“汪”还是挺“刘”,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心理考验。
“这几天看到媒体报道汪海和刘树利之间的纠纷,我的内心里也很矛盾,因为西南双星能发展起来,实际上全靠刘树利在这边打拼。“董光焰说,毕竟是西南双星让他们这批人赚了钱,而且有很深的感情,现在要他们一下子放弃西南双星,去投奔名人实业在成都搭建的物流平台,那是非常难的。而名人实业几天前在四川召开了代理商座谈会,他并没有出席。
专卖店“出轨”西南双星默许
在控制货源的情况下,成都双星名人商贸有限公司(名人实业在成都搭建的物流平台)向西南双星的专卖店发出了要求去进货的通知。保持观望的董光焰说,他现在还不会去新物流平台,但仍然有些代理悄悄去新物流平台进货,甚至帮其他的代理捎货,新旧两个物流平台都不得罪。据某代理透露,鉴于目前的特殊形势,西南双星并没有严查下面专卖店是否到名人实业进货,因为必须要顾及到专卖店代理度过眼前货源困境的情绪。
西南双星首席市场发展官李峰透露,四川大约有1000家专卖店,西南区有大约2000家,加上有成都双星参股的济南等地,被名人实业停货的涉及到约3000家。 而在青岛双星集团此前声明中,西南地区已有近80%的连锁店到新的名人实业平台进货!对此,李峰除了认为名人实业没有这么大的销售能量之外,也强调专卖店去新平台进货和改变加盟对象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一位代理对此这样理解,代理与西南双星的加盟合同多是一年签一次,目前还没有到期。由于和西南双星签订加盟合同在先,眼下它们不能转向投奔名人实业签加盟合同,因为担心会被西南双星追究法律责任。另外,由于名人实业有将双星做高端的想法,这点也让代理有些担心,“双星几十元的低价位鞋子特别是在二、三级市场好卖,真要上了200元感觉不好卖动。这样人家还不如去做李宁、耐克等牌子。”
另创品牌 双星专卖店面临分流
李峰透露,预计在本月20日左右,西南双星即会推出走低价定位的自创品牌 “特星”,以解决下面代理缺货的尴尬。届时会组织大量的代理商参加大会。这也被外界视为刘树利和汪海博弈的筹码之一。毕竟,占据整个双星半壁销售江山的西南双星要是改换门庭,即使只有部分代理响应,也会影响到双星的市场份额。
“我们代理对双星付出很大心血,最好的愿望当然是汪海和刘树利达成和解,今后我们继续做双星。”董光焰说,如果和解不成,西南双星拿不到双星商标授权,刘树利不能做双星而全力改做其他牌子如“特星”,老代理们从感情出发也会支持。“比如说现有的一部分专卖店加入名人实业卖双星,另一部分改去卖‘特星’。”
- 上一篇:青岛双星:改革真相
- 下一篇:关税重压下,仍有中国鞋服跨境电商逆势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