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运动鞋产业发展既要“专”也要“博”

运动鞋产业发展既要“专”也要“博”

2007-12-07 09:32:11 来源:消费日报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拿下“红双喜”,对李宁公司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出于奥运战略的需要,二是专业化的需要。“红双喜”是顶级乒乓球运动器材商,而“李宁”则是综合性运动品牌,“红双喜”的专,与“李宁”的博,正是当前体育运动品牌两大发展潮流的代表。 

    双方的结合关乎当下体育用品产业的转型 

    11月中旬,体育品牌企业李宁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已与四位卖方达成协议,以总代价人民币3.05亿元,收购著名乒乓球品牌“红双喜”合计57.5%的股权。 

    作为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体育用品企业,李宁公司的产品一向以“博”著称,从运动鞋、衣服到装备,几乎无所不包。但是,在细分专业领域,“李宁”的名气并不响。比如,乒乓球领域不如红双喜,羽毛球领域不如yonix,足球、篮球领域不如耐克和阿迪达斯。 

    红双喜则恰恰相反,已经是乒乓球领域顶级设备制造商,但在其他方面建树不多。 

    因此,在谈到此次收购时,李宁集团董事长李宁直言不讳:“红双喜多年以来一直以其高品质的乒乓球产品闻名于世。这次收购红双喜,不但显示我们致力实践成为多品牌营运商的策略目标,更有效地加强李宁集团在快速增长的乒乓球、羽毛球等室内运动产品市场的地位。鉴于一直在各项世界级乒乓球和羽毛球赛事中名列前茅,预期2008年奥运会将进一步刺激人民对这两项运动的热爱。这为集团带来极佳的机会。” 

    李宁表示,将抓住新机遇,让两个知名品牌在品牌营销、市场推广、赛事赞助、渠道优化以及公司管理等各方面实现互通有无,产生协同效应,令集团整体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其实,李宁没有明言的还有一点,那就是李宁公司在奥运赞助商的争夺上失利于阿迪达斯,这使得在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成为竞争对手的舞台。为了在奥运战略上有所突破,李宁控股红双喜是最佳的选择。向专业化渗透 

    早在1961年,红双喜便被国际乒联批准,作为国际比赛用球。2000年,国际乒联通过改革乒乓大球动议,宣布以红双喜标准作为国际标准,当年10月举行的世界杯上,首次使用红双喜40毫米乒乓球。由此,红双喜确立在世界乒乓领域的龙头地位。 

    李宁公司CEO张志勇说,李宁公司花费3.05亿元人民币,“一半买了品牌,另一半看好红双喜管理团队的经验和成熟度,相信通过合作,能将乒乓球项目真正国际化”。 

    上海红双喜董事长黄勇武则说,这次出售股份,是红双喜历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资本运作。“这么多年来,红双喜一直要打造世界级品牌。作为国产品牌,又面临奥运会,我们再不动,就有可能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红双喜要走出自己的一条路,真正打造国际化体育器材品牌。在北京奥运会上,红双喜是乒乓球、羽毛球、举重3个项目的奥运指定器材商。这样的优势,肯定也是李宁公司所看中的。” 

    据透露,下一步,李宁公司将提供其4000多家门店中的1400家,作为红双喜品牌的销售终端。而此前,红双喜所有的销售点,刚刚超过700家。一下子增加一倍的终端,红双喜的产品销量值得期待。 

    业内人士普遍看好收购后的红双喜,“第一,红双喜品牌会越做越大;第二,保持高端市场的占有率,确保专业化程度在世界领先”。

    不仅要博大更要精深 

    北京奥运的脚步越来越近。而在此前被看好的李宁,却在与阿迪达斯争夺奥运赞助商的地位时失利,这使得李宁公司有点尴尬。业内也一直期待李宁有所反击。收购红双喜,正是李宁打响反击战的第一步。国际著名投资银行美林表示,由于李宁仍有高达5亿元的手头现金,预期公司陆续会有类似的收购交易。 

    分析人士认为,李宁收购红双喜,不仅是出于奥运商机的考虑,也有对竞争对手综合分析后的精心盘算。作为李宁的竞争对手,阿迪达斯和耐克在其涉足的所有领域都以专业化闻名。以跑步鞋为例,耐克已经把跑步鞋作为一种艺术来做,传统意义上的面料、质量等,不再是耐克考量最多的因素,而是研究如何适应脚型、地形,如何保护跑步者的脚步,如何提升速度。这种专业化,正是李宁所欠缺,或者说急需提高的。 

    “主要是资源互补,李宁公司生产运动服装等,而红双喜是国内遥遥领先的乒乓器材生产商。人的体育类消费中,乒乓球项目排第四。李宁如果不与红双喜合作,要在乒乓球领域重新起步,比较困难。”张志勇的话,印证了李宁试图在广博的基础上向专业化迈进的战略。 

    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型 

    在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的围攻下,5年来,李宁公司的策略,就是“农村包围城市”。张志勇说:“要用世界的眼光,发扬本土的品牌文化。耐克和阿迪达斯可以攻占一线大城市,但他们未必能到达地级、县级市,那里可以让李宁品牌站稳脚跟。” 

    而黄勇武曾开玩笑地说,与上海红双喜的合作,是李宁公司“重新进城”的标志之一。李宁在国内拥有4000多家零售店,红双喜拥有700多家,其中不少还不属于零售店。红双喜的海外市场比较成熟,欧洲、日本、东南亚和美洲都是其传统的稳定市场,海外市场占总销售额比例达近25%%,而李宁的海外市场较小,尚待开发。 

    按照双方的合作计划表,到明年4月份,将推出“李宁+红双喜”品牌的明确战略。奥运会期间,李宁在6个奥运城市的旗舰店,都将出售红双喜产品。而北京奥运会后,双方将有一个为期5年的战略策划。 

    有关专家表示,李宁的“博”与红双喜的“专”能否成功结合,不仅是这两家企业的重要转折点,更关乎整个体育用品产业转型。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