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百丽吞并森达 资本势力提升鞋业集中度

百丽吞并森达 资本势力提升鞋业集中度

2007-11-25 07:55:56 来源:中国经营报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一则收购正悄然搅动国内鞋业江湖,在这则迄今为止最大一宗国内鞋业并购案中,主角是百丽。

    在今年斥资3.8亿元收购Fila、6亿元收购妙丽之后,百丽集团近日两度出手,斥资约22亿元收编内地著名鞋业品牌——江苏森达。这也是百丽国际(HK.1880)自今年5月份上市以来的第三起业内并购活动。此前,森达曾经有男鞋之王的称号,数十年苦心经营的王朝一夜换了旗帜,森达的所有渠道和资产尽归百丽,而素有女鞋之王称谓的百丽也终于完成了双剑合璧。

    这把剑下一步将挥向何处?鞋业市场平静的表面,由此暗潮汹涌。

    百丽的剑

    “这只是一次普通收购。”11月20日,百丽市场部某负责人轻描淡写地对记者说。

    而在这宗引人关注收购案背后的操盘手则是百丽集团CEO盛百椒。“多年之前,他就把森达视为猎物,今朝终于得以圆梦。”一位知情者说。

    今年5月23日百丽国际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当日收盘价,百丽其总市值就达670亿港元,远远超过了市值380亿港元的国美电器(HK.0493),一举成为港交所的内地零售市值王。

    而在十多年前,百丽在深圳注册成立,当时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作坊式公司。

    一位百丽的老员工对记者说,那时盛百椒和普通员工一样挤在深圳某小区一个破旧的居民楼里办公。“那个时候,盛百椒说我们要坚持品牌战略,将来我们会是造鞋的NO.1,我们都以为他疯了,谁也想不到现在一年做1000多万双鞋。”

    在百丽此后的发展过程中,品牌运作始终贯穿百丽。盛百椒创立了一种独特的管理模式,即将设计研发和补货调货的分品牌独立管理,仓储物流和渠道开拓进行打包,使得百丽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公司资源,以低成本进行多品牌运作。此外与康奈等选择开专卖店不同,百丽只进商场,而且将主打的四五个品牌一起进入,形成对其他产品合围之势。

    在收购森达之后,百丽的市场占有率将超过20%。而百丽的大肆收购和迅速发展来自于其进行资本运作后的财大气粗。早在2005年百丽就引入了摩根士丹利旗下的两家基金公司和鼎晖投资旗下的CDHRetailLimited为战略投资者。这些资本注入后,百丽获得了一个快速的上升渠道。

    为什么是森达

    多年以来,在鞋业的江湖里,一直素有南康奈、北森达之称,两者在国内市场曾争夺头把交椅,而奥康、达芙妮、富贵鸟等也不断加入。百丽一系列收购改变了这一格局。

    森达初露败绩始于2002年,那年他花了大手笔——建造上海永旭出口制造基地,此处拥有12条国外引进的全套制鞋生产线,被称为国内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制鞋工厂,仅一期工程的投资就花了4亿多元。

    在此基地建造之初,就有专家认为,森达过于冒险,因为这样迅速扩大产能的方法并不是鞋业低成本扩张的原则,鞋业说到底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成本要求高,而供货时间和物流相对要求不高,这样看来上海没有任何优势。

    不幸的是,这个预言最终成为了现实。据知情者透露,森达在把重金压在上海基地后,资金链明显紧张,这使得日后的发展限于艰难的处境,成了百丽收购的契机。

    面对百丽的崛起和森达的没落,康奈集团文化中心主任魏炎鑫表示:“虽然这件事让我很震动,但是对康奈影响并不大。”在过去的一年中,康奈完成了20亿元的销售额,这几乎是森达的2倍。

    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面对激烈的竞争,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如何为品牌创新和注入新鲜血液是每个鞋企目前所要考虑的问题。

    康奈这位昔日的大佬显然感到了危机,也在极力寻求某种突破。去年康奈把制鞋基地以工业园的形式开到了俄罗斯,到目前为止已经引进了11家企业入住,这是康奈国际化的一个积极信号。

    “森达的没落实则代表鞋业已经远去一个时代,一批传统家族制企业正在被新兴的资本运作企业所代替,而今的格局也由群雄割据演变为百丽的一方独大。”一位森达昔日的竞争对手无限感慨的说。

    被改变的格局

    “以前,我们和百丽并没有太大差距,如今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温州当地一个鞋企老总说,他认为,上市之后的百丽不仅拥有了充足的现金流,而且经过上市前的优质资产重组等过程,企业的管理被极大程度的规范化,更重要的是百丽也由此站在了国际的舞台上。

    “百丽的上市是个分水岭,它改变了鞋业的历史。”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说,百丽国际在港交所的上市,刺激了几乎所有国内鞋业企业的神经。

    而由百丽开始,的鞋业格局也被两派,一派是以康奈、森达、奥康等为代表的家族制企业,这些企业兴自上世纪80年代末,家底雄厚,渠道完善;而另一派则是以百丽、千百度、达芙妮等为首的资本运作型企业。

    一派中的康奈、奥康等在面对新资本势力的冲击,无一例外的选择了扩张海外市场,其典型表现于在海外开店,大量选择代工国外品牌以谋求稳定持续的利润来源,其中奥康在海外扩张走得更远。奥康与意大利鞋业第一品牌GEOX采取的是“双向借道”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奥康为GEOX加工产品,GEOX也借助奥康的网络,在国内生根,而在国际市场上,GEOX则帮助奥康通过其全球的网络销售奥康产品。王振滔真正的意图是,找一艘大船,借船出海,通过这艘大船尽快实现自身企业的国际化。

    一位温州鞋企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老派企业没落的不仅森达一家,像森达一样的企业很多。在自身还没有足够强大时,又向服装和发电等行业进行投资,拉大了战线。此外,新产品的开发和产销脱节,几乎没有自己的设计队伍,而销售上还一直沿用过去80年代供销人员的老路。“这导致了国内市场被分食,国外市场又打不开局面,衰败是迟早的事情。”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