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人才储备“冰火两极”
以年轻选手为参赛主体的城运会,历来都是检阅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储备的最佳平台。本届城运会赛事临近尾声,综观选手们在各项比赛中的表现,传统优势项目保持较高的竞技水准,人才梯队建设完善;而一些弱项的成绩仍与世界先进水平相距甚远,人才断层的问题也进一步突显。我国竞技体育及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发展不均,水平参差不齐”的痼疾,依旧没能得到根本改观。
名不见经传的小队员将世界级名将拉下马,在本届城运会射击、乒乓、举重等传统优势项目的赛场上,如此“以弱胜强”的场景时有发生。
男子气手枪比赛中,年仅19岁的王智伟,在资格赛就以588环的成绩领先世锦赛冠军庞伟6环之多,最终轻松将金牌夺走。看到众多新秀崭露头角,国家射击队总教练王义夫欣喜地表示:“通过城运会我看到了年轻队员的整体优势,这对射击项目的发展非常有利。”
乒乓球赛场同样“冷门跌爆”,郭跃、李晓霞接连败于新人丁宁拍下,世乒赛女单冠亚军就此无缘城运会女单桂冠。比赛过程足以表明,不少小队员已经具备顶级实力,只要经过国际比赛的洗礼,完全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世界冠军。
与优势项目“未来无忧”的好景相比,弱项鲜有新秀涌现,后备人才储备状况让人深感担忧。
“得田径者得天下”,而的田径除了刘翔之外,毫无值得炫耀的地方。城运会田径赛场也未见新的亮点的闪现,男子铅球冠军郭延祥19米22的成绩,与全国纪录有近1米的距离;女子跳远冠军李艳梅的成绩甚至未能达到健将级水平;就连相对强势的女子链球项目,冠军郝帅的成绩,也远逊于前辈张文秀4年前在五城会上的冠军成绩。
球类项目中,只有6支队伍参赛的城运会女子手球比赛,同样折射出该项目后备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手曲棒垒中心手球部部长彭宁无奈地表示:“因为选材面实在太窄,本次城运会手球项目允许各队报2名超龄2岁的球员,否则组队更加困难,整体水平更不理想。”从事手球运动30多年的裁判员门东山也认为,手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已走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因为后备人才培养不系统,队伍成绩难以提高;而糟糕的成绩又让手球缺乏群众基础,好苗子更加无处可寻。
田径与手球项目仅仅只是代表,多数大赛成绩不甚理想的弱项,都面临着越来越无人可用的困境。如何提高后备人才的训练水平,建立健全合理的人才梯队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否则,缺乏坚实塔基的弱项又怎能有崛起为强项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