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西部鞋都:一个“狼性”的故事

西部鞋都:一个“狼性”的故事

2007-10-09 08:27:12 来源:QQ新闻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1.cn/

    在所有哺乳动物中,最有感情者莫过于狼,最有韧性者,莫过于狼,最有成就者还是莫过于狼。长于适应环境,创造环境,锁定目标,决不轻易放手,运用谋略,出奇制胜。它们懂得如何进攻,如何在自然界里做强者,它们更懂得如何去防守。韧性、勇敢、智慧、团结、奉献这就是狼的性格。

    韧性:成就所托

    2003年,是奥康集团产业跨越较大的一个时间点,这一年,最受人关注的是王振滔投资10亿元打造的西部鞋都工业园区,这是最大的制鞋工业园区,是第一个成功运作的以民营企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区,是迄今为止浙商在西部地区最大的一笔投资项目,也是第一个政企合力打造工业园区的典范之作。

    根据规划,明年5月前主体项目全部竣工,那时,一个2000多亩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将正式面世。根据产业规划,将出现上万人的劳动力缺口,总用工量将从目前的2万人上升至6万人。

    西部鞋都成功落户璧山,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一路成就所托。

    在璧山县城的南部,由于长期安置拆迁户,逐渐形成了一个农民街。2003年前,那里的房价每平方不足500元,到现在,房价已经翻了近四倍,最低也要每平方1500元。

    房价除了受房地产大环境上涨影响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农民街座落在西部鞋都边内,西部鞋都的企业老板,把农民街上的房子整幢地租下来给员工当宿舍,一度造成房价上涨。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街日益走进人们的视野,许多商家还在农民街租下店面,做起生意来了。

    据当地一位住户介绍,“现在农民街的农民富裕了,能有如此大的变化,这是我们不曾想到的,西部鞋都的落成,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啊!”

    不仅仅是当地的农民,就连的哥也对西部鞋都落户璧山感触颇深。以前打车的人很少,一打车就是到远林和名豪步行街,自从西部鞋都建造好之后,出租车的生意也红火,一时间出租车的数量翻了一番。如今,璧山县人民没有一个不知道西部鞋都的,现在打车到西部鞋都的人越来越多。

    10月1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建筑工人们放弃了休息时间正在加紧施工。据了解,由奥康集团投资10亿元兴建的西部鞋都工业园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重庆奥康大厦、精品展销中心、标准化厂房、西南鞋材交易中心二期及32家入园企业均进入施工阶段,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重庆奥康置业公司、监理单位、璧山县质监站将再次对工程基础进行联合验收。

    六个月后,占地2600亩的西部鞋都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第四届西部鞋业博览会。占地2000-3000亩的三期工程正式通过了专家组评审,预计明年5月份以后将全面启动,再过三到五年的时间,西部鞋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鞋基地,年产皮鞋将超过1亿双,产值超过1亿元。

    勇敢:翘首西部

    2003年,奥康这只“狼”进入重庆璧山后,并没有以咄咄逼人的气势出现在璧山本土的皮鞋生产企业面前,而是以一只温顺的“狼”的面目出现,与本土企业和睦相处,一个推动西部鞋业发展的育“狼”A计划正在加紧实施当中。

    “我们到西部来是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号令的召唤下,把我们先进的生产技术、营销理念、甚至市场带到西部来,带动整个西部的发展。”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说。

    事实正如此。2004年,奥康集团在璧山招收一批员工,并出巨资包机将128名重庆员工送往温州总部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管理理念、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等,这些经过培训的员工,正是为西部鞋都的另一主体工程——红火鸟鞋业有限公司培养的骨干力量。

    培训结束后,这一百多名员工就成了皮鞋生产先进技术的传播者,使先进的生产技术在璧山传统的皮鞋生产中“蔓延”开来。

    2003年5月13日,奥康集团巨资投向璧山,首期1000亩用地、3.5亿元启动资金,准备建起金都孵化区。不到两个月的时间,8家鞋企都是当地年产值超亿元的大企业:浙江温州长城鞋材公司、重庆裕华鞋业鞋材有限公司等正式入驻西部鞋都工业园区。这在璧山县的鞋业历史上,外地企业像这样大规模进入还是第一次。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为当地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智慧:深思西部

    作为一名来自东部的企业家,在投身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王振滔有许多感想和体会。他认为,对于西部的企业家来说,要想更好地把握机遇,重点是要转变观念、理清思路,胆子要大一点,目光要远一点,格局要宽一点。

    中央电视台有一句广告词说得很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曾有这样一件事:2005年,奥康集团曾提出在西部鞋都园区建筑物上为当地企业免费做广告,结果却没人做,老板们嫌喷绘花钱。但是,这样的位置,在温州,一个广告牌至少需要一二十万。

    得知此事后,王振滔这样表示:作为一个企业家,首先要想得到,其次是做得到,最后是做得好。西部经济的发展一定要打破传统发展观念,西部经济的发展首先是观念的革新。

    对西部的发展他有自己的见解:首先是企业间要增强合作意识。要发展就要合作,合作就意味发展。想发展不合作是永远行不通的事情。奥康之所以能建一百条步行街,就是建立在与数百家知名品牌相互合作的基础上的。

    其实是要加强东西部企业的互动,在相互交流中提升自己。通过东西部企业间的交流合作,进行对口支援、人才输导,不但可以帮助西部企业的发展,而且又可以扩大自身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是对人力和物力资源最大限度的整合利用。现在西部在发展,但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得更快,差距仍在拉大。所以2005年10月,奥康进行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增进东西部人员之间的了解,把东部的经营理念、工艺技术全部无偿的传授给西部鞋业,让他们更快的成长,赶上东部鞋业。

    西部的发展必须要引进先进资源,但是思想、观念应该是第一位的。而且西部的发展是一条与东部共享资源,共同发展、富裕的企业联合之路。

    团结:携狼共舞

    近几年,东西部鞋业的交流融合日益频繁。西部制鞋企业也从单一的接受东部企业投资转变为主动走出西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寻求产业对接,与东部企业合作的新出路。重庆市卓雅鞋业等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目前西部鞋业亟待迅速提升,而东部沿海的观念、技术与资金无疑给西部制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相应地,西部地区的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条件,能较好地弥补东部企业扩大生产基地建设的需求。

    2003年,奥康集团率先挥师西进,投资10亿元成功建立了“西部鞋都工业园区”。上个月,该园区二期工程项目开工,重庆、成都的32家制鞋企业宣布入驻。奥康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东部鞋企仿效。6月14日,几十家温州鞋企开始进驻成都女鞋基地,筹划大批量生产女鞋,填补温州鞋业只擅长生产男鞋的“短板”。与此同时,80名温岭老板组成两队人马,分赴重庆和成都,筹建新的鞋业生产基地。

    谢榕芳认为,温州、温岭、重庆三地鞋业联动,可以较好地优化配置各地资源——“已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温州鞋业,在经营好温州本土总部建设、品牌建设的同时,可以在西部建设生产基地,推动温州鞋业第三次跨越。”

    重庆市璧山县是十大鞋业生产基地之一,拥有80多年的制鞋历史,制鞋企业达1000多家。2003年,奥康集团在璧山投资10亿元,征地2600亩,建设西部地区最大的制鞋工业园区——西部鞋都工业园区。今年2月,璧山被轻工业联合会正式授予“西部鞋都”称号。

    根据安排,“西部鞋企温州行”考察团在一周时间内,深入了解奥康集团内部,在企业文化、战略管理、生产管理、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等方面展开学习。奥康也派出骨干力量进行一对一指导,具体内容细化到皮鞋生产的每一道工序。

    璧山县委副书记、璧山县县长向可文说,西部制鞋企业正在谋划一场产业升级的变革,奥康响应国家号召,参与西部大开发,带给西部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把东部地区先进的科技、信息、技术和管理,以及新思想,新观念带给了西部,体现了一个行业龙头企业应有的胸襟。

    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则表示,“西部鞋企温州行”活动是奥康育狼A计划的一部分,是西部鞋业探索新的发展思路、谋求新的发展观念,制定新的发展战略的一次全新的尝试,是奥康实现“穿新鞋、走新路”的一次全新的自我突破,更是奥康集团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又一次升华。

    王振滔希望通过此次考察交流,璧山鞋业能够成为西部建设的“排头兵”,“领头羊”。通过大家的努力,把西部的“兵”变成“将”,把西部的“羊”变成“狼”,最终实现东西部鞋业的共同协调发展。

    奉献:倾囊相授

    温州鞋去年年产量12亿双,差不多为每个人都做了一双鞋。实力强大的温州鞋业,再次吸引了外地同行的目光。今年6月20日至23日,重庆规模最大的44家制鞋企业专程组团前来温州、温岭取经。三地同行首次就鞋业发展格局提出了“东西融合,创造机遇”的设想。

    这是继去年6月重庆璧山县50名西部制鞋企业家一周的“西鞋东进看鞋都”考察学习后的又一次东西鞋企的碰撞交流、共谋发展的大型活动。在“东西合璧 创造机遇”——2007东西鞋业发展座谈会上,大胆地提出整合资源,东西融合的呼声。

    在座谈会上,重庆卓雅鞋业有限公司吴成云表示,新的环境下西部鞋业亟待迅速提升,学习东部沿海的观念、技术,快马加鞭地发展西部的制鞋产业。

    “原来温州人是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现在还要‘看黑板’。我们也要加强自我各方面的学习和提升。现在的世界是要看谁变得最快,谁变得最好。”座谈会上,来自温州鼓楼鞋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雄、温州龙湾永中长城鞋底厂厂长张秀龙等10家温州著名鞋企老板在探讨中指出东部鞋企也要加强自己学习,在与西部企业共同融合中发展,以变化取胜。

    种种迹象表明,如今西部鞋业从“被动求生”到“主动出击”已渐成趋势。而座谈会上,各种信息还表明,东鞋西进的趋势更是越来越明朗。

    “有一次日本的客商来温州,指名道姓要找奥康合作,这就是企业品牌的力量,说明奥康这个品牌不仅在国内已经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它也正走向国际市场。”前温州市鞋革协会秘书长朱峰说,“西部鞋企应该尽快树立品牌意识,量大价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对西部鞋都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市场前景非常看好。在他看来,西部鞋都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但西部鞋都目前所欠缺的是科学的管理、信息的获取、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思维的创新,并且,西部鞋业的“战略性发展”也亟待规划与把握。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