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业组织联系会成立借密切交流谋行业发展
8月24日,鞋业组织联系会成立大会在京举行。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皮革协会联合香港鞋业商会以及囊括鞋业主要生产基地的其他9家地方级鞋业商协会共同签署协议,建立鞋业组织联席会机制,共议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升行业竞争力。
这场主题为“推动鞋业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推进鞋业品牌战略”的会议还包括轻工商会首个鞋类出口基地(浙江温岭市)的授牌仪式和商会鞋类专家委员会成立等一系列议程。这些行业内的首创性活动将鞋业的业内交流合作推至一个全新的起点。
据介绍,在鞋业组织联席会机制下,各方除了定期向外推荐会员地区的出口品牌目录,组织各类鞋业贸易促进活动之外,还将代表行业共同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轻工商会与浙江温岭市政府共建的鞋类出口基地,将整合行业商会和地方政府资源,完善出口服务和协调体系,引导当地企业自主品牌的培育。而此次成立的由业内学者、专家、企业和政府官员组建的鞋类专家委员会将为行业提供研发、设计、质量控制、产品检测等所需的公共技术支持及相关的咨询、培训、推广等服务。
在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看来,在鞋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行业间联合,行业与地方政府间合作,并借助“外脑”,无疑是共同推动鞋业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重树鞋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
鞋产量和出口量均已占据世界首位,但伴随其快速增长,企业规模较小、整体利润偏低、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营销方式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频发、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增加、退税下调等环境变化,使鞋在产业结构问题之外,更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外部形势。轻工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0~2006年间,鞋产品出口量由39.7亿双增加到78.5亿双,但在数量近翻番增长的同时,出口单价仅提高了..3美元。而自1979年至今,累计已有12个国家和地区对我鞋产品提起过反倾销指控,涉案金额超10亿美元。
轻工商会会长王汉江表示,这样的背景催生了此次大会,以加强行业间的凝聚力,并通过全新的工作机制的建立,细化、强化中介组织对行业的协调服务职能,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王汉江透露,商会正在积极筹备“品牌鞋在欧洲”项目,将利用此前与欧洲采购商交流与服务组织签署的框架协议中的合作内容,推动部分有潜质的鞋类企业和品牌进军欧洲市场。
- 上一篇:石狮鞋服周边同类市场后生可畏
- 下一篇:增长失速,lululemon瞄准“县城贵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