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鞋业城货运垄断引起行业争议
早上7点多钟,一辆单排座货车悄然停靠在洛溪大桥底下的路边。车一停稳,早已守候一旁的工人便三两围了上来,押货的头头吩咐:趁那些人还没来,快点卸货…….一件件打包的鞋子很快从车上搬下,接着直接被放到三轮车上———这里离华南鞋业城还有2里多路,趁着鞋城的管理人员还没上班,所有的货还要马上转一道三轮车,才能被送进鞋城。杏顺货运服务部,这个已经在华南鞋城经营了10年的货运公司,自去年4月份鞋城采取货运新制度后就被赶出市场,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方式维持着经营。
茂胜是另外一家货运公司,它们的货也进不了华南鞋业城。每天茂胜送货的车只要一驶入广州境内,就会有几个来历不明的人赶到离鞋城几里外的下货地点,守在旁边,默默注视着卸货、接货人的一举一动。装满货物的三轮车一开动,就有一辆同样来历不明的面包车慢慢跟在后面……货物最后也没有送到档主手中,在鞋城门口,市场管理人员以非法经营为由,将货物暂扣,三轮车没收。
惠州市惠东县银基商贸城,著名的女装鞋集散批发市场。这天,一个许久不见的中年人出现在批发市场,各经销商一见纷纷冲他打招呼,“三哥三哥”喊个不停。这个叫三哥的人,是惠东当地一货运公司负责接收货物的主管,银基市场300多家档口的经销商就是他货运公司的主要客户。走在市场里,不时有经销商问三哥几乎同样的问题:“怎么不送货啦”、“几时重新送货啊”。三哥把手一摊:“没办法,华南鞋业城不让进啊!”苦恼的不止三哥和他的货运公司,银基市场里几百个靠华南鞋业城供货吃饭的经销商,因为目前惠东只有一家货运公司可以进入华南鞋业城,而只能选其为自己送货;也正因为如此,该货运公司层层上涨的运费让所有经销商叫苦连天。
一个经营红火的批发市场将数家货运公司清理出场,声称是在规范市场;证件齐全但受排挤的货运公司生意一落千丈,纷纷指责华南鞋业城是在控制物流价格、搞货运垄断;鞋业档口、经销商和生产厂家则因为一家经营造成的运费暴涨而怨言不断……批发市场、档主和货运公司,原本依存、互惠互利的几方,为何闹得如此不可开交?是规范还是扰乱市场、是存优汰劣还是行业垄断?本报记者就华南鞋城引发货运行业的危机,深入采访,试图揭开该事件背后隐藏的种种内幕。
1货运公司:十年经营一朝被赶
近日本报接到一货运公司报料,称广州市华南鞋业城从去年开始,将数家已经长期经营的货运公司清理出场,导致其客户的货物无法送抵,生意一落千丈的局面。记者按照对方所述,赶到距离广州华南鞋业城几里外的一块空地上,见到了该货运公司的负责人冯先生。“原本可以到我们公司在华南鞋业城的办事处里见面的,但去年我们被赶出来了。”见到记者,这是该名负责人的第一句话,他指了指脚下的空地,“现在这里是我们的办公场地,也是卸货的地方。”
据这家叫作杏顺货运服务部的货运公司介绍,它们是最早进入华南鞋业城的货运公司。因惠东制鞋业发达,鞋城多数档口都从惠东批发市场进货,早在1996年,杏顺就成为惠东至广州线主要的货运公司。从前货运车进入华南鞋业城上货、卸货只需交纳一定的停车费即可,但2006年4月份的时候,华南鞋业城内的整合规范管理委员会就通知杏顺公司,因为要规范批发市场,现在货运实行“一点一条线”制度,即一个地区运出、运进的货物由指定的一两家货运公司来做,其他的货运公司将被禁止入场。
之后不久,杏顺公司的车进入华南鞋业城时被拦,冯先生得知情况后急忙打听,原来已经已有货运公司和华南鞋业城签订了合约,惠东地区以后的进、出货业务由该公司经营。由于无法进入市场,档主的鞋送不到,杏顺公司损失惨重。这时冯先生找到华南鞋业城协商,被告知如果想进场,需挂靠之前签约的公司。冯先生又找到那家已被允许进入的货运公司,得知每月不算其他费用,光挂靠费就是6万元。
杏顺公司无法承受高额的费用,一度只能采取先将货物卸在市场几里外的地方,然后用三轮车拉进市场的办法。但很快,连这个费功费时又费钱的办法也行不通了。“现在每天都有几个人守在这里,一看到我们来了就马上通知鞋城那边,我们运货的三轮车在前面走,他们的面包车就在后面跟着。我们运的哪种鞋,用的哪辆三轮车,运到哪家档口都会有人一路盯着,所以货物一拉到鞋城门口就会被拦住,货不让下,车被扣,通过我们送货的档口也被人警告……”冯先生坦言现在做货运生意像在坐牢一样,处处受人监视。杏顺公司表示以前他们的业务不但是从惠东送货过来,同时每天还有很多货要从鞋城拉回惠东的批发市场,现在公司连鞋城都进不了,原来在里面的经营场地也没有了,往回拉货的业务更是无从谈起。
在华南鞋业城的遭遇,让杏顺公司在经营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冯先生说从前杏顺每天有3台车来往华南鞋业城,运的货物几百上千件;现在被排挤出市场后,生意量大减,现在情况好时每天也就一车货,然后趁着早上或晚上的空隙送货进去。现在光华南鞋业城这条线的损失,使公司整个业务额减少了60%。
像杏顺这样经营着从惠东到广州货运业务的公司还有四五家,前面提到的茂胜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老板毛女士告诉记者,华南鞋业城是公司业务的主要来源,原来每天的运货量达到四五千件。但自从去年开始,华南鞋业城便不再给其货车进入,连三轮车运货也不被允许。因为丢了华南鞋业城这个市场的生意,茂胜公司的营业额下降了4成。就在采访当天,茂胜还因为向华南鞋业城运货而被扣压了3辆三轮车。
2经销商、鞋厂:“一家经营”导致运费上涨近一倍
杏顺公司表示,华南鞋业城对货运采取的“一点一条线”经营,不但把经营多年货运公司赶出了市场,可能还会对货运的客户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一探华南鞋业城采取的“一家货运公司经营”是否对鞋业经销商、档主和厂家等货运客户造成影响,记者前往惠东的批发市场和部分制鞋厂家,进行了实地采访。
4月4日,记者首先来到惠东当地最大的鞋业批发市场———银基商贸城进行采访。据了解,该批发市场有档口300多家,有大半是华南鞋业城商户的主要供货商。一家名为伟×鞋业的陈老板(化名)告诉记者,他代理着某品牌的女装鞋,经常要向广州发货,华南鞋业城是其中的一个大客户。原本在此经营的货运公司有很多家,每件货因大小、规格不同,价钱大概在3到5元左右。“那时每天去广州的车次很多,因为打了多年交道,他们货运公司的服务也很好。”陈老板反映从去年开始,因多数货运公司的车都不能进华南鞋业城,就没车去了。现在只有一家叫合通的货运公司在做,但是运费价格却定得很高,先是5块一件货,后来是6块,现在是7块钱了。他给记者算了笔帐:他平均每天要向华南鞋业城发二三十件货,而现在每件货的运费比过去升了至少3块钱,这样他一天的运输成本就增加了六七十元,一个月下来他光运费就增加了一两千元。陈老板曾向现在的货运公司反映过情况,但对方的回答是“送不送随你们的便”。
惠×鞋店的黄女士(化名)表示,因为华南鞋业城是全省鞋业的集散地,品种比较多,她经常会向那边的档口要货,目前店里的鞋100%是华南鞋业城批发来的。以前那边档口发一件货过来,也就是3.5元,但现在其他货运公司不能在华南鞋业城里上货,鞋城里档口只能选择指定的一家公司送货。黄女士曾听见华南鞋业城的档主向其抱怨运费已经涨到7元一件,已经无利可图。采访时黄女士接到她先生的电话,之后她告诉记者,因为有部分鞋要退回华南鞋业城那边,她先生在办理托运时得知,运费刚刚再次涨价,现在是8元一件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断上涨的运费已经让这里很多的店家吃不消了。有经销商透露,现在一双鞋批发的利润也就在三四毛钱左右,一件货大概可以装二三十对鞋,这样算起来现在光是运费上涨的幅度,就已经吃掉了小半的利润了。5月之前是鞋业销售的旺季,大家都还有钱赚;等到5月后鞋业进入淡季后,鞋价一降,运费对利润的影响就会特别明显了。还有档口由于从华南鞋业城进货已无利可图,已经开始减少从广州进货,从而转向从惠东当地温州鞋的代理商那里拿货。“其实从当地代理商手里拿货,比广州华南鞋业城要贵一些,但现在运费这么高,算来也差不多了。”黄女士表示。
批发市场的情况如此,那货运市场另一大客户———制鞋厂家那里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记者来到兴×鞋厂,其负责人谢老板(化名)介绍说,整个惠东少数也有两三千家鞋厂,其中大概有半数以上和华南鞋业城的档口有供销往来。目前自己厂对华南鞋业城的业务还不算很大,每天平均有30件货。根据该鞋厂提供的送货单据显示,在2004年4月1日这天的鞋是由杏顺公司送到广州华南鞋业城的,其价钱是5元/件;而两天前,也就是3月30日由合通公司送货的价钱则是7元/件。谢老板表示,光是每件多出来的这2块钱,就让他一个月多掏了1800元钱。“钱虽然不是很多,但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却还是要白白多花的这几千元,想起来真是不值。”
由于以前合作多年的杏顺公司不能进入华南鞋业城,让谢老板不得不选择了另外一家价钱更贵的货运公司。在惠东的采访中,像兴×鞋厂这样的反映的制鞋企业比比皆是,有鞋厂曾找到已经得到华南鞋业城许可,专门经营惠东这条线的合通公司询问,得到的答复是“这就是现在的规定,不满意可以不送”。
3进场“高门槛”:每月6万挤跨竞争对手垄断市场?
据了解,华南鞋业城自2006年采取货运“一点一条线”的经营后,前后有光华、华裕两家货运公司签订了合约,从而拿到惠东这条线的经营权。杏顺公司透露,这两家公司签约的代价,就是6万元的押金,另外每个月6万元的线路费用。而据自2001年就在华南鞋业城经营的茂胜公司介绍,实行“一家经营”前,4、5家在华南鞋业城经营惠东线的货运公司,每月只需交纳2000元的停车费便可自由进出;而相对现在每月6万元的费用,其收费的标准定得太高,这样的进入条件实在不合理。
茂胜公司毛女士还向记者透露了货运行业的游戏规则,其实货运公司进入批发市场需要签约的规矩由来已久。像茂胜公司在进入广州沙河服装市场、中大布匹市场,以及现在被赶出的华南鞋业城时都有和市场签订合约,因为只有这样才有资格在批发市场内开展业务,即向档主收取货物送至异地;但像外地送到批发市场的货,向来都是自由出入,不需特意征得批发市场同意,更不用额外签约。而茂胜最初在进入华南鞋业城时,曾与对方签过合同,所以开始时在此的经营没有受到阻挠,茂胜在这里还租有自己上卸货的场地。但去年华南鞋业城改变了行业通行的规则,将之前双方的合同废除,还以没有签订新的合同为由,将茂胜的场地收回。现在华南鞋业城不但不允许茂胜在市场内收货,甚至不给茂胜的货车进入市场送货。后来茂胜采取场外卸货,然后靠三轮车送货进场,但还是受到市场一方的阻挠。这种不让送货进入市场的“待遇”,茂胜反映从没在其他市场出现过,只有在华南鞋业城才存在。茂胜指责华南鞋业城破坏了行业规则,“如果批发市场和某家货运公司为了控制市场,利用手中的平台,通过这种恶意设置的“高门槛”,来排挤、打压市场上其他竞争对手,制造一家独赢的局面,其做法不能让人信服。”
曾经占惠东线最大市场份额的杏顺公司,也曾想过以挂靠的方式进入华南鞋业城经营。据悉,上面提到的合通公司,就是通过挂靠,交纳大笔费用后才分得了一杯羹。但杏顺公司分析过觉得,以原来送货的收费标准,保持一定利润不成问题,但绝对负担不起华南鞋业城要求增加的6万元;如果说采取出钱挂靠做生意,则只能是通过涨价,将这笔不小的开支转移给客户了。对于挂靠与否的两个选择,杏顺公司认为都不会是善果:首先如果挂靠,货运公司采取高价经营,原有稳定的货运市场和价格都会被扰乱,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经营鞋业的档口、经销商和鞋厂,其经营成本的增加,经营效益下降,导致其运货量的减少,最终受害的还是以此生存的货运公司;如果不挂靠,则公司就无法在华南鞋业城立足,长期经营的市场就会断送。“如今华南鞋业城采取的“一点一条线”,实际上就是批发市场在一个地区只允许存在一两家货运公司,从而垄断这个地区的所有市场,而其他公司就只能坐以待毙。”冯先生如此表示。
4职能部门:那是批发市场内部的行为无权干涉
为什么做了十年说被赶走就赶走呢?为什么市场整顿前就能经营,整顿后就说不符合条件呢?杏顺公司还是不能明白其中的缘由,而市场也不能给到合理的解释,于是杏顺公司的代表就去了有关的职能部门,希望能有个说法。记者以旁观记录者的身份,跟随了杏顺公司的代表跑了海珠区南州街道办、华南鞋业城管委会、海珠区交通局、省交委。其中华南鞋业城管委会的朱主任和海珠区交通局的钱站长都表示,华南鞋业城以前在货运问题上发生过一些纠纷,而这次市场整顿就是希望能净化市场的秩序。作为货运公司,如果要进入市场,就必须证件齐全,需要在广州当地注册,有营业共商执照。另外还需要与市场本身协调,挑选哪支货运队是市场本身的经营问题,只要不在违法的情况下,职能部门无权干涉。如果杏顺想进去,需要与市场协商。
对于鞋厂、经销商投诉现在的运输价格狂涨,增加了经营成本,有垄断市场之嫌,海珠区交通局的钱站长表示,杏顺可以投诉到物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