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业园区鞋业发展成效显著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省确立了以工业化为核心,依托工业园区办工业的发展思路,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最近我们就江西工业园区发展问题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全省工业园区发展的回顾和分析,探讨进一步推进工业园区更好更快发展的对策。
江西工业园区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1年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建揭开了工业园区发展的序幕,1991年-1999年全省共设立开发区21家,其中省级开发区19家、国家级开发区2家。此后各地掀起了依托园区办工业的高潮,2003年底全省工业园区迅速发展到137个。经过2004年对工业园区的治理整顿,至2006年底全省工业园的数量为98个。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促进了经济发展。2000年-2006年,全省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由42亿元增加到453.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由139.4亿元增加到1520.4亿元,上缴税金由5亿元增加到95亿元。工业园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使江西经济发展不断提速。2001年-2006年全省GDP的增长速度分别为8.8%、10.5%、13.0%、13.2%、12.8%和12.3%,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
推动了产业集聚。一是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逐渐集聚相关配套企业落户。如吉安市永新县城北工业区依托赣龙鞋业的品牌和市场优势,一年内吸引近30家皮鞋、皮革生产企业进区发展。二是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带动相关配套厂家落户。井冈山市瓷城在改制激活原会师瓷厂、龙江瓷厂的基础上,通过引进11家生产日用瓷企业,带动陶瓷机械、烤花、花纸、彩印、陶瓷材料等8家配套企业落户,逐步形成以生产日用陶瓷为主的特色产业。三是归属同一行业,生产不同种类产品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带动相关配套产品形成集聚产业链。如峡江、永丰、泰和、遂川等县工业园区已引进了30家医药企业,不少企业进行了GMP改造,使制药业成为工业园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事实证明,通过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产业配套、产业集群和产业特色,是增强工业园区发展后劲的潜力所在。
带动了城镇化建设。2006年全省工业园区实际开发面积达293平方公里,相当于2000年全省21个城市建成区面积的54%;全省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27.7%提高到2006年的37.1%。
增加了就业岗位。2006 年全省入园投产工业企业达到6820个,比上年新增1006 家;安置从业人员116.36万人,净增就业岗位25.91 万个,增长28.7%;其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5.1万人。
提升了开放水平。2006年全省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15亿元,世界500强企业有20多家落户园区,国内500强企业达到49家。工业园区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提升,极大地推动了全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步伐,2006年全省工业园区出口贸易达到37.53亿美元,增长53.8%,出口额在全国排名同比上升5位,增幅居全国第二,中部第一。
- 上一篇:第九届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凸显三特点
- 下一篇:一年吸金330亿,低调跑鞋卖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