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反倾销对深圳鞋业影响初露端倪
欧盟反倾销对深圳鞋品出口影响不大
深圳作为年出口量占全国的1/6鞋类出口的重要地区,在欧盟反倾销发生后,出口却不降反升。据统计,2006年向深圳检验检疫局报检出口的鞋5.2万批次,货值达7.3亿美元。其中直接出口地为欧盟的1555批,货值4617万美元。数据显示,去年尽管欧盟开征收反倾销税,但深圳鞋类出口欧盟不降反升,其中批次增长了12.36%,货值增长了14.28%。
目前,在深圳检验检疫局备案注册的出口鞋生产企业约200家。调查显示,美国是深圳辖区鞋类企业的主要出口贸易国家,占深圳出口鞋的80%以上,欧盟市场所占份额不大,约为14%,主要出口国集中在英国、西班牙、德国、奥地利等。
深圳鞋业如何应对欧盟反倾销?
1.苦练“内功”提升品质面对欧盟“毒鞋”、反倾销等壁垒,深圳不少出口欧盟的制鞋厂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力求在反倾销困境中突围。
据介绍,深圳宝凯制鞋厂年出口皮鞋1000万双,其中10%供应欧盟市场,最主要输往意大利。“毒鞋”事件发生后,该厂不断强化质量管理体系,指定专门检测机构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并要求对方客户来中方验货,该厂欧盟订单客户一直比较稳定。
深圳雅华鞋业有关负责人说,由于“雅华”有品质保证,欧盟采购商自动承担了反倾销税,出口皮鞋价格和利润没有受到影响。去年,该公司对欧盟出口皮鞋同比增长30%。
在积极突围欧盟市场的同时,深圳鞋业加大对其他国际市场和内地市场的拓展。深圳百丽皮鞋不断在美国市场开设专卖店,并在国内市场拓展营销渠道,取得了不错业绩。宝凯制鞋厂目前正积极开拓日本等亚洲市场。
2.大转型力保出口份额深圳向欧盟出口鞋品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规模小,产品档次也不高,据了解,它们多半准备放弃向欧盟出口,转而进军国内市场;有些小企业表示,实在活不了,就转产转行。大企业一般不会轻易放弃欧盟市场,除积极进行下一步的申诉外,将在利润降低的前提下继续保持对欧盟的出口份额。同时,加快改变贴牌加工的传统产销模式,积极改进技术,提升品牌,增加鞋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彻底告别“低价倾销”嫌疑。例如,百丽出口欧盟的皮鞋走的就是升级转型之路:注重创新,突出时尚化,提升技术与品牌价值。该公司有关人士自信地说,即使百丽鞋在欧盟市场上提高一些销售价格,估计消费者也不会太敏感,当能从容接受。
3.加大与欧洲零售商合作
欧盟日前对我鞋类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不仅损害了鞋企的利益,也损害了欧洲鞋类零售、批发商的利益。欧洲买家仍对产鞋类产品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依然表示在可能的范围内保持、甚至扩大与鞋企的合作。针对上述情况,深圳鞋企在市贸工局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下,通过行业协会等相关组织,以积极姿态与欧洲鞋类零售商采购团扩大合作,争取结盟欧洲鞋类零售商采购团,探寻反倾销背景下新的合作模式和出口渠道。
欧盟反倾销之于深圳鞋业的隐忧:
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下面的一组数据;
2005年深圳市出口皮面鞋产品总额约10.6亿美元,其中对欧盟25国出口皮面鞋约1.2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1.3%,涉及出口企业388家。
2006年1-5月,深圳出口荷兰的鞋类产品总额约3132万美元,相对于上年同期增长77.32%,深圳出口英国的鞋类产品也是不降反增,同比增长30.72%。
2006年1-10月,深圳累计出口鞋10.1亿双,同比增长53.7%,出口值17.6亿美元,提高了28.3%,对香港、美国市场的出口量值均扩大,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近四成。但是,对欧盟的出口实际数量仍然低迷,2006年前10个月,深圳输欧鞋远远低于对美国、香港的出口数量。欧盟对华鞋类反倾销立案后,深圳对欧盟的鞋类出口转呈回落态势,8月份、9月份和10月份的出口量值连续3个月呈下降趋势,至10月份,出口量仅相当于7月的七成左右。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下半年深圳鞋类产品的出口明显下降,这也就表明尽管去年深圳鞋对欧盟出口货值不降反升,但反倾销对深圳鞋业的影响已初现端倪。深圳鞋去年出口的增长很大程度上还是吃上半年欧盟未征收反倾销税之前的老本。
因此,尽管深圳鞋业在应对欧盟反倾销税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要赢得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也就是说,不仅要增长,增速也不能放慢,就应该彻底改变当前以贴牌生产、只赚取加工费为主的现状,加强研发、改进工艺,向中高档路线发展,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增长模式转变,打造自有品牌。同时,可以通过加强与欧盟皮鞋制造商和进口商合作,走中外合资之路,并开拓海外专业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扩大非涉案鞋的生产和出口。
- 上一篇:品牌国际化是中国鞋的最终出路
- 下一篇:增长失速,lululemon瞄准“县城贵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