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业:突围冬天
前言:
2007年,1月8日,北京。
制鞋企业突破贸易壁垒的信心似乎一夜之间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因为在这一天,制鞋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力量联合起来了!
当奥康集团、泰马集团等数家制鞋企业向欧盟法院递交诉讼书的那一刻,鞋业的神经被刺痛了。2006年12月29日,递交诉讼程序全部完毕,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开始。截至目前,受反倾销影响的1200多家涉案企业中,只有数家提出诉讼,整个行业集体沉默。
在入世5年过渡期结束的时候,从“入世”到“经世”,从“与国际化接轨”到“推动国际游戏规则演变”,企业或许有更为艰巨的历史任务。反倾销作为入世后的“第一辩”正是这一时期一个特别的“样本”。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遥远吗?
鞋业:突围冬天
——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访谈录
冬天之后未必是春天
——重要的是2年以后的事情
记者:去年12月29日,所有诉讼材料递交完毕的时候,我们看到,99%的鞋企选择了沉默,奥康怎样看待同行们的行为?仅仅依靠当前的这几家企业,能打赢这场将是旷日持久的“国际官司”吗?
王振滔:加入WTO以来,许多企业对这种游戏规则还不是很懂。一些企业感到费用压力很大,另外就是对这种程序也不太了解。我想,不是这99%的鞋企不愿意起诉,而是他们还存在一些误区。
目前起诉的这几家企业在这方面可能比较详细地了解,对游戏规则也比较懂,是具有代表性的。其实,起诉不在于企业的多少,在于大家都能支持,我相信这4家同样能打赢官司。
记者:奥康率先在国内提起反倾销应诉,是得知裁定结果后的决定还是很早就有这个想法?奥康决定要起诉欧盟的时候,有没有相关方面的充分准备?比如法律方面。
王振滔:去年10月5日,他们(欧盟)的裁决下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准备好所有的法律文本。其实,早在他们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作出了这个决定。后来知道欧盟制定了为期2年的16.5%的反倾销税后,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心,必须要对他们起诉。
记者:为什么必须要起诉欧盟?国内许多企业想到了回避或者挽救的办法,奥康为什么还要坚持提起诉讼?
王振滔:我们认真看看欧盟这次为期2年的16.5%的反倾销税背后是什么就明白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尝试。也就是说,如果这2年企业能忍受,那么第二步他们就会制定5年,前后等于是7年,鞋企就将输得一塌糊涂!
当然,很多企业在担心,万一输了的话,他们将会失去更多。其实,我不这样看。
前言:
2007年,1月8日,北京。
制鞋企业突破贸易壁垒的信心似乎一夜之间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因为在这一天,制鞋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力量联合起来了!
当奥康集团、泰马集团等数家制鞋企业向欧盟法院递交诉讼书的那一刻,鞋业的神经被刺痛了。2006年12月29日,递交诉讼程序全部完毕,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开始。截至目前,受反倾销影响的1200多家涉案企业中,只有数家提出诉讼,整个行业集体沉默。
在入世5年过渡期结束的时候,从“入世”到“经世”,从“与国际化接轨”到“推动国际游戏规则演变”,企业或许有更为艰巨的历史任务。反倾销作为入世后的“第一辩”正是这一时期一个特别的“样本”。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遥远吗?
鞋业:突围冬天
——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访谈录
冬天之后未必是春天
——重要的是2年以后的事情
记者:去年12月29日,所有诉讼材料递交完毕的时候,我们看到,99%的鞋企选择了沉默,奥康怎样看待同行们的行为?仅仅依靠当前的这几家企业,能打赢这场将是旷日持久的“国际官司”吗?
王振滔:加入WTO以来,许多企业对这种游戏规则还不是很懂。一些企业感到费用压力很大,另外就是对这种程序也不太了解。我想,不是这99%的鞋企不愿意起诉,而是他们还存在一些误区。
目前起诉的这几家企业在这方面可能比较详细地了解,对游戏规则也比较懂,是具有代表性的。其实,起诉不在于企业的多少,在于大家都能支持,我相信这4家同样能打赢官司。
记者:奥康率先在国内提起反倾销应诉,是得知裁定结果后的决定还是很早就有这个想法?奥康决定要起诉欧盟的时候,有没有相关方面的充分准备?比如法律方面。
王振滔:去年10月5日,他们(欧盟)的裁决下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准备好所有的法律文本。其实,早在他们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作出了这个决定。后来知道欧盟制定了为期2年的16.5%的反倾销税后,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心,必须要对他们起诉。
记者:为什么必须要起诉欧盟?国内许多企业想到了回避或者挽救的办法,奥康为什么还要坚持提起诉讼?
王振滔:我们认真看看欧盟这次为期2年的16.5%的反倾销税背后是什么就明白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尝试。也就是说,如果这2年企业能忍受,那么第二步他们就会制定5年,前后等于是7年,鞋企就将输得一塌糊涂!
当然,很多企业在担心,万一输了的话,他们将会失去更多。其实,我不这样看。
当时的情形是,在这之前的十几天,欧盟对皮鞋征收的临时反倾销税就从4.8%上升到了9.7%。
因此,在西班牙鞋业论坛上,我演讲的主题就是“增进交流,合作共赢——开创中西鞋业发展新局面”。我说,西班牙和都是鞋业大国,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合作是双赢的博弈,合作尽管有风险,但如果放弃合作,风险会更大。所以,与其被动等待别人来撬动蛋糕,不如与之共同分享蛋糕。
记者:你认为这次西班牙之行达到你预期的目的了吗?
王振滔:当时,西班牙驻华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参赞陆凯在发言中说:的制鞋基地在广东和福建;几乎所有的鞋企都是国有、集体和三资的;年产鞋约60亿双,占世界的60%左右。我当即用事实和数据反驳他:的制鞋基地除了广东和福建,还有温州、重庆和成都等;90%以上的鞋企是民营企业;年产鞋70亿双,约占世界的70%。制鞋行业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后来,陆凯也承认,自己引用的数据已经过时。很多西班牙当地的企业和政府代表都当场表示,要派人到温州来考察。这个时候,我觉得我代表了这个行业,至少凭借这样一种“行业责任”赢得了更多的尊重。
记者:不管怎样,奥康走上了这条应诉之路,留给我们的将是更多地期待。而留给制鞋行业的恐怕就不只是思考了。那么,现在看来,这场“国际官司”将对鞋业意味着什么?
王振滔:我想我们至少知道,在以后走向国际化道路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样去做。
有人问我2006年最难忘的是什么,我说是江西农业大学一个接受过我们资助的姓郭的大学生给我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我,在这以前他极其自卑、消极,对生活几乎丧失了信心。现在,他已经变得自信、乐观了,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是这种成长和责任打动了我。
我们这次的反倾销诉讼,也许代价很大,但奥康作为最大的民营制鞋企业,我们有这个责任。我们对国家、对行业都作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对我来讲也兑现了自己“言必行、行必果”的承诺。
凤凰涅槃下的鞋业
——鞋国际化是引领潮流
记者:你曾经对公开媒体说,越是反倾销,你们干得越起劲。是不是说,这次的反倾销反而给你们带来了某些方面的机会或者可能?
王振滔:从某一方面说,每一次的打击,对温州鞋业都是一个提升。像当时的西班牙烧鞋事件,一下子就烧出了温州鞋的名声来。我到了西班牙,别人问你来自哪里?我说温州。他们就说这个地方不错,鞋子很多。结果,温州就是在这个事件当中,不花一分钱把广告打出来了。
记者:你的意思是说,这一次的反倾销将会给奥康带来一个极大的机会?这个机会是哪一方面的呢?奥康将怎样把握这场跨国官司?
王振滔:其实,这次的反倾销事件对鞋的国际化道路来说,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随着鞋企海外市场的拓展,反倾销迟早是要来的,没有今年的欧盟,也可能有明年的美国。
反倾销现在来了,虽然来得很没有道理,但制鞋企业可以借此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产业机构。有压力,有发展,从这个角度说,反倾销是件好事。
今年,我们联合浙江大学等单位研制成功了量脚定鞋机,这个机器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还可以让奥康实现“零库存”管理,提升其信息化水平、产品创新设计能力及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上个月,我们又与全球最大的华人门户网站之一的新浪网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新浪网除了为我们提供先进的网络营销平台外,还将持续关注我们反倾销诉讼,支持企业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
我认为花点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告诉他们,我们的鞋子不比他们差甚至要比他们更好。在去年9月5日上海的国际鞋业大会上,美国的零售主席就讲了这句话,现在在全世界的消费者心目中没有感觉到的鞋子比较差。我认为奥康和有品牌和影响的企业可以走出去,现在已经是时候了。
记者:你刚才讲到反倾销诉讼其实是和企业的国际化联系在一起的,那么,对奥康的国际化来说,这次的反倾销应诉对奥康意味着什么呢?
王振滔:我们的企业是1988年8月8日创立的。1987年8月8日的那场焚烧温州鞋的大火锻炼了我,也烧醒了我,如果奥康没有这把火的话,奥康也不可能做这么大。第二把火是1999年12月15日,当时我也是偶然碰到一个人说杭州要举办一个温州产品展,我说去展览的话是不是可以搞一点宣传,后来他说:王总,不用什么宣传,把产品做好就可以了。我说做产品简单,大家都知道温州鞋的第一把火,现在这么冰天雪地的,我们是不是再点一把火?然后他们说行,马上就开始行动。第三把火就是刚才提到的西班牙的那把大火。我认为这把火对我们人来讲是很重要的。奥康现在要烧第四把火。现在看来,这把火与我们在杭州的那把大火整整相隔7年。
目前,奥康与意大利第一鞋业品牌GEOX的合作,实现奥康品牌的飞跃,知名度、美誉度迅速上升;借助合作,我们实现了奥康技术、管理上的国际接轨;渠道互换也在稳步进行。奥康在欧洲、美国的渠道拓展正在进行,印度的市场也正在开辟。
从当前形势来看,走国际化道路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通过这些年来自身的经营以及不断地向别人学习,奥康已经具备了走国际化道路的基本条件,目前奥康正站在进入国际化的门槛上。所以,这把火我们也就点了起来。
记者:你认为这次反倾销对鞋业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怎样从这次反倾销中,领悟了什么?
王振滔:国际化是个大课题,的产品国际化,不但要去迎合国际的市场,重要的是要让的产品去引领国际潮流。若干年后,我们可能会感谢欧洲人的反倾销,给了温州鞋乃至鞋第二次凤凰涅槃的机会。
鞋业的春天
——我们走在阳光大道上
记者:这次数家企业联合的背景是怎么样的,它对鞋业意味着什么?这种联合会发挥怎样的效益?
王振滔:面对贸易壁垒,我们只有联合才有出路,只有合作才有发展。
我们制鞋企业应该建立共同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组织,共享信息,共担资金,共同表达自己的合法诉求。
欧盟能发展到今天,他们的贸易争端的解决也是坚持了法律的公平、公正、公开的。欧盟加入WTO这么久了,他们对企业的起诉也都有一个公平的对待。所以,我相信他们肯定会同样站在一个公平的角度用WTO的游戏规则慎重处理这件事情。
我们要明白,我们不是为哪一家企业打这场官司的,我们是为整个制鞋行业打这场官司的,我们是为的几百万制鞋工人打这场官司的,我们是为鞋业的明天打这场官司的。我们当然都想打赢,但就算是输了,我们也让欧盟国家听到了鞋企抗辩的声音,也让世界其他各国听到了民营企业的声音。
记者:你认为面对国际贸易壁垒,鞋业国际化的出路在哪里?
王振滔:我们希望更多的制鞋企业能够参与进来,整合资源,搭建一个更加良好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在拓展国际市场的过程中进行更加灵活、更加自由的沟通、交流和合作,这也有利于让世界市场包括欧洲市场增进对鞋的了解,减少贸易摩擦,推动鞋业以更积极的姿态走向国际市场。
王振滔语录
不怕本钱小,就怕脑袋空。
不怕起点低,就怕境界低。
不怕没空间,就怕没创新。
不怕出不去,就怕没胸怀。
人生要有梦想。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生。
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决定事业。
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人生处处需要充电。
松开的手比紧握的手拥有得更多。
服务无止境,微笑看人生。
与狼共舞,共建和谐。
奥运有多远,奥康就能走多远。
世上没有“不可能”,只要你想,一切都有可能,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往可能的方向去想。
要学会“与狼共舞”,更要敢于“与狼比武”。
品牌的强大对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来说,是一种威望、更是一种尊严。
一个国家只有品牌的强大,才算是真正地强大。
勤劳的双脚要站在正确的道路上。
想要实现的国际化,就要有国际化的梦想。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站得远才能看得全。
祖国才是我们最大的品牌。
只有国家强大了,才有我们产品品牌的真正强大。
品味人生,就如品味三道茶:苦茶、甜茶、回味茶。茶如人生,三道茶,代表了三种人生境界。
作为一名企业家,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还要把握好一个度,尤其要把握好“三个多”和“三个少”的问题。第一,要多雪中送碳,少锦上添花。第二,要多宣传发动,少自我标榜。第三,要多回味快乐,少计较得失。
社会责任是企业家的动力源泉。
- 上一篇:蹦蹦鞋亮相王府井
- 下一篇:一年吸金330亿,低调跑鞋卖爆中国